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石家庄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新建小区屋顶要建花园

2016-09-09 08:52 来源:长城网 作者:张岩 王嘉禾

导语:

石家庄市日前下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阶段目标,要求以正定新区等重点区域为先导,示范带动和推广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推进全市海绵城市建设。

什么是“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应当能够很好地应对汛期从小到大的各种降雨,同时又能合理地资源化利用雨洪水和维持良好的水文生态环境。

为什么要建“海绵城市”?

石家庄市东环公园,为何被称为“海绵公园”?

8月23日,记者来此一探究竟。与其他公园一样,这里芳草萋萋、绿树成荫,但有一片绿地与众不同,比周边路面低三四十厘米。随行的石家庄市园林局副局长田利颖告诉记者,这是下凹式绿地,有30多亩,前段时间强降雨时,吸收公园内及周边小区和道路的雨水,避免了这片区域发生内涝。还有些公园建了很多渗井,可下渗、收集雨水,并在需要时提供给植物。

走出公园,眼前是“水泥森林”。高楼林立、柏油马路、硬化的广场和巷道……挤占了绿地和湿地,不透水、不透气,强降雨时,干涸的城市不仅不能“饱喝”一顿,反而会形成巨大的地表径流,产生内涝。据统计,石家庄市区二环路以内的硬化面积达80%左右。而另一方面,该市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十分之一。

若城市会“呼吸”,下雨时“吸”旱时“放”,矛盾就能得到有效解决。

石家庄市排水管理处总工办主任张凯伟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计算,二环内年降雨总量约5000万立方米。目前,能渗入地下的雨水仅占雨水总量的15%-30%,即最多渗1500万立方米。按照国家标准建成“海绵城市”,70%的降雨要就地消纳和利用,这意味着,石家庄按此标准建设后,渗入地下的雨水将增加2000万立方米。

2000万立方米是一个什么概念?

数据显示,民心河蓄满水的总量大约是200万立方米,也就是说多渗的这些雨水,可蓄满10条民心河。石家庄市城管委副主任康利君说,这样一来,不仅能给城市排水管网“减负”,也能让城市在面对长时间强降雨时,有更强的“弹性”,确保雨季不内涝、旱季有水用。

怎样建“海绵城市”

城市规划要融入海绵城市理念

按照目标要求,到2017年底,将规划不少于20平方公里区域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正定新区作为省级示范区将先行先试建设海绵城市取得成效;到2020年底,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底,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在建设海绵城市时,省会将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以重点建设区域为先导,示范带动和推广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切实增强城市防洪排涝减灾等综合能力,构建河、城相融合的城市水生态系统。

新建小区推行绿色屋顶建设

公共建筑和小区住宅在城市中占了较大面积,是汇集雨水的主要场所。如果能将这些雨水收集、利用好,对整座城市的防汛排涝作用重大。因此,意见指出,公共建筑与小区住宅要因地制宜采取雨水调蓄与收集利用等措施,建设海绵城市建筑小区。其中,要采用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低影响开发形式,规划建设蓄存雨水的景观水体和相应设施。

对于新建公共建筑和小区住宅,可结合绿色建筑建设,推行绿色屋顶或屋顶花园,增加雨水渗透、净化和收集利用设施;对于既有公共建筑与小区住宅,可对建筑屋顶、建筑与小区周边绿地,以及景观水体等实施低影响开发改造。收集的雨水,可用于绿化灌溉、景观水体补充和道路清洗保洁等,做到雨时调蓄、旱时回用。

城市绿地统筹开展竖向设计

意见提出,要结合城市绿地周边的水系、道路、市政设施等,对城市绿地统筹开展竖向设计,以消纳自身雨水径流,并尽可能为周边区域提供雨水滞留、缓释空间,提高区域内涝防治能力。

据介绍,竖向设计指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布置和处理。对绿地采取竖向设计,可有效减少绿地雨水径流的排放。

同时,结合景观要求和群众活动需求,采取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植被缓冲带、雨水湿地、雨水塘、生态驳岸、生物浮床等低影响开发技术,提高城市绿地的雨水渗透能力,增加雨水调蓄、净化功能,有效削减地表径流峰值和流量。

道路变快速汇水为“吸水”

转变城市道路的建设理念,变快速汇水为分散就地吸水,提高道路对雨水的渗滞能力。对已建道路,可通过路缘石改造、增加植草沟、溢流口等方式,将道路径流引到绿地空间。对新建道路,可结合红线内外绿地空间、道路纵坡及标准断面、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布局等,优先采用植草沟排水。

对红线外绿地空间规模较大的道路,可设置雨水湿地、雨水墉等雨水调节设施,集中消纳道路及周边地块雨水径流。对自行车道、人行道以及其他非重型车辆通过路段,优先采用渗透性铺装材料。

2018年底前,完成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科学布局雨水调蓄设施,消除城市重点部位积水问题。加快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城区易涝点整治,做好雨水管网系统与周边海绵体的有机衔接。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水体自然形态的保护和恢复,禁止截弯取直、河道全面硬化等破坏水生态环境的建设行为,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

(据燕赵晚报、河北日报、经济日报等综合)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