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正文

王凯:明方向、促改革、寻路径——对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学习和认识

2025-07-16 19:14 来源:中国建设报

未标题-2.png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自2015年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城市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民城市理念深入人心,人居环境水平大幅提升,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时隔十年,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的意义重大。一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次会议需要“明方向”,明确城市现代化的目标与内涵;二是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以往在快速、增量发展时期形成的土地、财政、金融等体制机制已难以适应稳定、存量发展时期的需要,本次会议需要“促改革”,推动相关领域制度创新;三是我国的城市发展动力“旧力将尽、新力待生”,城市需要提供高品质的物质空间载体和生产生活服务,通过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次会议需要“寻路径”,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本次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体现了鲜明的目标导向。一是始终把“人民至上”作为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顺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总要求;二是擘画了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内涵,将其展开为“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个维度,充分体现其内涵的丰富性、先进性和人民性。接下来还需要深化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指标体系研究,实现从定性描述到定量指引,推动各地将现代化目标转化为近期行动。

本次会议深刻剖析了当前阶段和十年前城市矛盾问题的差异,提出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化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一是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二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三是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四是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五是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五个“转变”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破解当前城市矛盾问题的“金钥匙”。接下来需要在规划行业内深入学习领会贯彻,真正做到从思想到行动的彻底转变。

本次会议在延续“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优化、六个建设”共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为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描绘了“路线图”。一是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我国的疆域辽阔,自然禀赋和文化特色差异较大,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推动新型城镇化,更为重要的是,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区域经济产业格局正在快速演进,全国城镇体系需要顺应内外部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优化完善、开创新局;二是着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这既回应了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内涵,又将六个维度的分目标细化为行动和举措。在产业、土地、财政、金融、公用事业等领域提出了深化改革要求,推动城市可持续建设、运营、治理。在住房、公共服务、环境整治、绿色低碳、安全韧性、文化传承、智慧治理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完善的举措,同时也指出了各地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这些都为各地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指明了路径。

总体来看,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导向,必须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把牢社会主义大方向,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担当,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使命,以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体现了真挚的人民情怀,将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城市工作的宗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了科学的思想方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通过目标导向制定发展路径、通过问题导向明确改革举措,通过明确重点任务保障实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