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10日,以“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小城镇”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学术年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本次年会特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委员、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县域规划建设研究中心王明田主任作题为《县城体检指标与方法》的主旨报告。
深度报道 2025-02-21 09:51
开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春季田管、春耕备耕,夯实稳产保供基础;提供均等服务、完善保障政策,让城市更温暖、更包容;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城乡间,活力满满,干劲正足。
深度报道 2025-02-21 09:43
一个人的一生不能不思考到底想要做什么,立志是人一生不断前进的动力。而志向往往并非一蹴而就,是伴随成长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想一步步确立下来的。之所以选择建筑事业作为一生的追求方向,与我青少年时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
深度报道 2025-02-20 15:27
在从事长期相关研究后,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也会对生活空间质量多加关注,越来越培养起了给各类城市空间“找茬”的习惯。直到有一天看到了北京大学李迪华老师的微博,发现他也在进行类似的工作,并向12345提出意见,顿时觉得找到了知己,由此,我自封为城市空间“找茬”师。
深度报道 2025-02-20 10:44
本文引入共享城市理念,对共享城市起源及发展进行梳理,明确共享城市理念及内涵,进而探索共享城市理念下城中村更新改造模式。共享理念下的城中村更新改造,强调智慧城市技术的支撑作用,其空间上具备灵活组合、功能复合、数字化运营等特征,社会治理方面探索“政府-开发商-村民/村集体-市民/社会组织-共享平台”智慧治理模式,城市文化方面推动地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深度报道 2025-02-20 09:50
近日,记者发现一份扬州著名中医郑俊谦先生珍藏的《出席中小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与建设学术讨论人员名单》,顺着这个线索,记者深入采访,这场重要会议为什么落户扬州?
深度报道 2025-02-19 17:56
“苏湖熟,天下足”,历史上苏州是国家的经济中心所在,也是江南地区文化中心所在。苏州2500多年的发展演变,就是文化经济互动的历史,到现在依然如此。文化与经济“双面绣”,是中国名城保护的“苏州方案”,也是可以向世界展示的“中国智慧”。
深度报道 2025-02-19 16:35
文章旨在通过国内外案例分析,深入总结科创导向的老工业地区更新路径。通过对现有老工业地区更新发展趋势和典型更新路径进行深入地分析梳理,归纳出老工业地区与科创导向更新路径在空间特质、人群偏好、政策机制方面的高度适配,通过参考纽约布鲁克林科技三角区和英国伦敦东区科技城的更新经验,并以杨浦滨江中北段的实践为例,文章创新性地从“FCS”三元融合的角度进行进一步分析,总结出科创生态构建、遗存价值激活和公共空间赋能三位一体的科创导向融合路径。
深度报道 2025-02-19 10:35
近日,《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得国家批复,至此,全国22个超大特大城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获批,这标志着我国重点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蓝图已经绘就。那么,超大特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规划什么?怎么规划?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深度报道 2025-02-19 10:16
当你漫步在钱王街,会惊喜地发现,这里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沉淀,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承载着往昔的记忆;更有潮流时尚的元素,网红店铺、创意打卡点随处可见。历史与现代在这里碰撞出绚丽的火花,传统与时尚交织共舞,让人沉醉其中,忍不住去探寻钱王街更多不为人知的惊喜。
深度报道 2025-02-18 09:28
2024年11月30日上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详细规划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成都市成功举办。会上,学会理事,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王天青作题为《海域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技术研究与实践探索——以青岛市为例》的主题报告。
深度报道 2025-02-17 15:12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规划良好开局打下牢固基础的关键之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北京出台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恰逢其时。
深度报道 2025-02-17 14:18
推动新时代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是北京顺应都市圈建设规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力打造新时代平原新城的重大举措,对建设大国首都,夯实新型首都圈建设,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度报道 2025-02-17 14:13
近日,北京市召开“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推动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政策发布会,相关方案的发布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举措,将深远影响2035年乃至2050年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宏伟前景。
深度报道 2025-02-17 14:07
我国行政区划代有递嬗、形有不同、式有所异,承载民族记忆、历史文脉、治理智慧,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标识。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悟“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切实传承保护行政区划历史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绵长历史文脉。
深度报道 2025-02-17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