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下一个阶段的速度将显著放缓,快速发展留续的大量问题伴随着继续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问题,以及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和转型,要求规划教育既要恪守学科服务美好空间营建的初心,又要积极应对社会变革与技术进步的挑战。如何在传承中改革创新,打造更高水平的规划教育体系,是当前学界和业界亟须回答的问题。
深度报道 2025-04-10 09:26
整个长三角区域跨界地区有不同的层次,邻沪跨界地区既是与上海联系最为紧密的地区,也是协同诉求最为迫切的地区,亟待突破发展瓶颈,因地制宜,探索地方层面空间协同治理的有效路径。
深度报道 2025-04-09 15:34
城市群和都市圈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需要积极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形成叠加效应。在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背景下,如何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推动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深度报道 2025-04-09 15:31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应发挥战略导向作用,空间规划应配置好空间方案,两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当前为应对外部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空间规划应审时度势、灵活应变,做好创新事项的发起者、各类主体的组织协调者、空间要素的保障者,更充分、更好地释放规划生产力。
深度报道 2025-04-09 15:30
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离不开世界级景区景点的支撑和一流旅游城市的配套。近年来,贵州持续推动“黄小西吃晚饭”等重点旅游景区提质增效,推进贵阳、遵义、安顺、兴义等一流旅游城市建设,各地以景带城、以城映景,打造一流旅游城市的实践渐入佳境。
深度报道 2025-04-09 14:46
城市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形势逼人!一个创新包容的城市,往往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对标,学习,提升。向优秀者学习,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3月17日至19日,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考察。连日来,合肥陆续派出科技、自规、...
深度报道 2025-04-09 10:17
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应回溯本源,始终围绕服务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面对社会和行业需求的转型,需积极应对挑战,与时俱进;在数智时代,更要以先进技术为驱动,开拓研究领域,提升治理能力。通过研究和解决动态规划的科学问题,并在教育体系中强化时代所需的能力与素养,城乡规划学科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深度报道 2025-04-09 08:58
文化是城市更新的灵魂所在,作为城市精神的"基因库",承载着集体记忆与地域特色,是塑造城市独特魅力的核心资源。南京"南湖记忆"通过复活1980年代咖啡厅、保留夜市烟火气,实现了历史场景的当代转译,这种文化记忆的延续有效提升了空间认同感。
深度报道 2025-04-08 17:42
长三角地区应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强化共同愿景、共同治理和共同行动,不断探索区域空间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
深度报道 2025-04-08 17:00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于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综合实力,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国际国内双循环中的竞争能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意义重大。
深度报道 2025-04-08 16:44
本研究有助于弥补传统街道空间研究在考虑视觉感知方面的不足,为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为城市规划和街道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从而提升城市空间的人性化、美观度和整洁性。
深度报道 2025-04-07 10:32
本文以中国古代的规划技术与思想为视点,深入分析《周礼》文本,从空间组织模式和规划技术方法两个方面挖掘《周礼》所述王畿地区的区域规划思想,指出王畿地区呈现出以圈层结构为基底、都鄙制和乡遂制并立的空间组织模式;与此相应的是,多层级嵌套的区域规划方法已初步形成,区域内部的差异化布局和区域整体的关联协调皆得到重视。
深度报道 2025-04-07 10:23
石楠认为,在信息化时代,教育理念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探求和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传统的理论课、实践课教学组织方式,随着教育手段多样化、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在线学习平台建设以及人工智能介入,必将出现根本性转变,唯有此才能够改变学生主体地位不强、学时学分效能有待提高的问题。
深度报道 2025-04-07 09:08
2023年8月,东南大学开了一次建筑、规划、景观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针对城乡规划学科未来的发展,我在会上提出3项改革的建议,经会议认真讨论并获得规划学科广大教师的认可后,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应该说这是应对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环境变化、行业转型和学科发展等压力下迈出的艰难一步。
深度报道 2025-04-03 16:50
本文探究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参与度与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规划的全周期,在改造的前期摸排走访、组织编制方案、方案公示、实地施工、综合评估五个阶段分别提出阶段性建议,为后续提高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参与度以及满意度,提升居民幸福感提供参考。
深度报道 2025-04-03 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