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温州以城市转型引领全面转型

2016-05-11 10:09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胡丹

补短板是“八八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力点。温州要扎扎实实地学习贯彻好省委全会精神,关键要把温州发展的突出短板找准找具体、补齐补到位。对照省委全会明确的“六大短板”,温州从科技创新、产业竞争力、交通基础设施、中心城区首位度、生态环境等九个方面进行深入查找分析,将城市建设锁定为制约温州发展各项短板中的“关键少数”。

“城市的功能和环境,决定着集聚要素的能力,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4月28日,温州市委书记徐立毅在贯彻省委全会精神的大会上明确表示,温州要实现高质量、均衡性发展,必须把城市建设和发展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以杭州等先进城市作为标杆和参照,将城市建设这块突出短板补齐补实,将短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城市转型引领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温州将向着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这“三个城市”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对标先进 真学实干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温州城市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今后城市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在深入查找各项制约温州发展短板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能力欠缺、交通基础设施较滞后、社会治理基层基础较为薄弱……这些影响着温州城市发展的短板,无一例外都与温州城市建设滞后这块“短板中的短板”有着密切的联系。

补齐短板需要对标先进、寻找差距。今年3月,温州市委专门组织党政代表团,以“点对点考察”“看听议结合”方式,考察学习了杭州城市建设管理的做法和经验。之后又选派108名干部带着“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到杭州挂职锻炼,学习杭州的先进理念和思路,提高做好城市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补齐短板还需明确载体促落实。按照“抓当年、谋明年、想三年”思路,温州将组织实施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工作载体化、具体化、项目化。首批出台的6类共23项“三年行动计划”,对城中村改造、亮点区块建设、道路综合整治等重点领域,排出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每年有突破、有进展、有实效。

城中村改造 打好攻坚战

市区中量多面广的城中村令温州的中心城区呈现出城乡混合状态。改善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和功能,必须紧紧抓住城中村改造这个突破口。

打好城中村改造攻坚战,让城市面貌“新起来”。按照“突出重点、集中发力、连片改造、快出形象”的要求,温州今年将确保完成33个村9000多户整体改造签约,力争到2019年完成70个城中村改造,涉及农户2.76万户、旧房面积605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温州还将以滨江商务区、五马商圈、高铁新城、浙南科技城、双屿街道5个城市建设提升区块和中央绿轴、三垟湿地两个生态保护开发区块为重点,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高水平招商,以国际国内现代化城市为标杆,努力打造一批城市新地标、新名片、新样板。

对标杭州西溪湿地,同为城市“绿心”的温州三垟湿地眼下正向着“城市中的桃花源”这一目标加速建设。“我们这些‘原住民’很期待早日看到新三垟湿地。”丹东村村民应忠海听说市委、市政府已明确要高标准打造三垟湿地公园,2018年底基本建成并对外开园后,爽快地签下了搬迁协议。截至4月底,地处三垟湿地核心区域的丹东村、沙河村已实现全部腾空。

产业升级 发挥乘数效应

温州是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但民营经济不应是“个体户”甚至“低小散”的代名词。做好产业升级这道“算术题”,实现经济转型是温州城市建设和发展绕不开的话题。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百家领军工业企业和200家高成长型工业企业培育计划,推动产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依托浙南科技城、特色小镇、众创空间等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创新驱动的乘数效应。据悉,2016年至2018年期间,温州将力争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920家以上,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99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9%。

深化“五张清单一张网”改革,落实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四十条”新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进市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工业企业跨行政区域转移,加快市区204平方公里范围工业企业提升……

没有城市的转型,就不可能有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一个更美更好的温州,正向我们走来。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