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会客厅 > 正文

为城乡融合发展打通“任督二脉”

2024-10-28 15:08 来源:半月谈

编者按: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我国城乡融合仍存在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彻底打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能“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必将有力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如何深刻理解这些重要部署的内涵和指向?怎样推动相关举措在基层更好落地?各地在城乡融合发展中还需要破除哪些堵点难点?半月谈记者就此采访了5省10位市县委书记。

城乡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展开,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受访同志普遍认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意义重大,《决定》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委书记罗兴斌认为,《决定》把新型城乡关系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体现了新型城乡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县域是重要切入点。当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1.jpg

一家企业租下农村一处闲置宅基地后,对房屋进行装修 赵鸿宇 摄

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委书记张双翼表示,城乡融合发展,县域是主战场,也是重要切入点。近年来,饶阳县高位谋划、统筹兼顾,一体推进县镇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工作,不断提高县城辐射带动乡村能力,促进县镇村功能衔接互补。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委书记洪然认为,富县兴村,必先强镇。镇域作为“上联城市、下接农村”的关键节点,是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镇域经济越强,则县域经济越强。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委书记李惠芬说,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在“融合”,重点在规划、建设、治理,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城市对乡村有较强的虹吸效应,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大多是乡村向城市单向流动,而要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就必须打破这一定式,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决定》提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委书记何宗静认为,城乡融合发展首先要坚持城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实施全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统筹推进交通、供水、电网、通讯、燃气等基础设施同规同网、同质同标,让村里人在硬件上不输城里人。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委书记杨勇建议,在要素资源流动过程中,将农村缺乏的各类要素重新整合利用,比如通过鼓励劳动力回流、社会资本下乡、闲置土地盘活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文旅融合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进而促进农业农村振兴发展。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人的融合

人是城乡融合发展中最核心的要素,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乡融合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决定》指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当前,我国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已经基本实现自由流动,但与户籍挂钩的各项公共服务政策还没有完全改革到位,不少农业转移人口没有真正在城市落下来,也较难融进去。

何宗静认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是实现城里人和村里人“全域无差别、同城同待遇”。近年来,龙港打破了县域城镇落户社保、居住年限等限制,灵活设置自有产权住宅、租赁房屋、社区集体户、单位集体户、人才(市场)集体户等户口登记地址,统一取消农业、非农业、蓝印、自理等户口性质划分,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群众所盼。张双翼介绍,近年来,饶阳县将优化配置城乡公共服务资源作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持续构建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比如近3年,饶阳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共843人,全部实现公办学校就读。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县委书记崔耀鹏介绍,威县深入实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整合县医院、中医院和16个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因地制宜组建2个县域医共体,形成“干预在村、调理在乡、治疗在县”的分级诊疗服务格局,让老百姓不用东奔西跑,就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好的医疗服务。

杨勇说,为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异地办事难、来回跑等民生难题,宣汉创新推行“县域通办”,全面统筹资金、人才、队伍等资源,通过权限下放、流程再造、帮办代办等方式,让广大群众在城区社区即可办理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7大领域37项便民服务事项,社区“一站办理”、群众“无需跑路”,实现公共服务城乡同质同标、同轨同享。下一步,宣汉将进一步放宽进城落户限制条件,继续扩大“县域通办”覆盖面,让群众在更多领域享受更多便利。

让土地在城乡之间高效配置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进城落户,但其与农村土地的联系并未割断,农民在农村依然拥有土地、宅基地、住房等资源。

2.jpg

工作人员在管护草莓秧苗 李志鹏 摄

洪然认为,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集体收益分配权,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城乡土地资源配置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这“三权”市场化退出渠道尚不畅通,一些农村宅基地闲置,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城镇建设用地需求越来越大,建设用地指标普遍紧缺,产生了“一边沉睡、一边紧缺”的局面。

《决定》指出,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罗兴斌说,针对农民“三权”退出机制不顺问题,南漳县出台了《南漳县农村宅基地和农村建房审批管理办法(试行)》,农户自愿退出宅基地的,由镇(区)、村集体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根据其合法面积给予补偿;自愿放弃宅基地的,需出具承诺书,由镇(区)、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收回管理。

“当前乡村步入了存量土地提效的阶段,亟需改变无序化、碎片化、低效化的用地模式,让乡村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委书记陈曦说,三门县着力破解建房用地供需矛盾,探索了叠墅、立改套等建房模式,其中叠墅模式既能享受排房功能、又能节约用地,广受村民欢迎。同时,鼓励城中村探索多元建房模式,户均建房成本降低21%,村宅基地节约30%。

洪然认为,盘活利用闲置农房,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涟水保滩街道周集村变废为宝,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和农户房屋,建成旅游休闲一体的“童话森林”公园。“我们将在有条件的村(社区)继续探索盘活农户闲置住房,以农村产业发展需求为方向,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洪然说。

2022年9月6日,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先行,暂不全面推开。2023年3月1日,自然资源部开展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视频培训。目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正以试点方式在全国350个县级地区展开。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作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李惠芬表示,孝昌县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适用相同规则,接受市场监管,并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纳入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同平台交易。“下一步,孝昌县将调研了解经营主体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需求,引导经营主体积极参与,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优化配置。”

罗兴斌建议,不断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探索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主体、范围和途径,建立健全市场交易规则、服务监管制度以及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达到“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改革目标。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决定》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多位市县委书记认为,县域产业发展要紧扣富民这一核心目标,因地制宜挖掘和发展能够承载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做到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

3.jpg

城里医生观看乡镇卫生院患者标本切片,出具诊断报告 季春鹏 摄

“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一村一策’壮大村集体经济。”洪然说,近年来,涟水以红窑、五港、梁岔镇为重点,累计建成10个超千亩芦笋连片种植基地,种植总规模达2万亩,“涟水芦笋”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芦笋种植每年为20个低收入村实现增收,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0多万元。

受访者表示,乡村产业要有竞争力,必须持续提质升级。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委书记尹成平介绍,南部县大力强化农业品牌培育,推广“升钟福果”等区域公用品牌,持续擦亮“元安堂”“昇鱼尚水”“土木工橙”等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同时,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乡村民宿、农耕体验、康养休闲等新模式,做大做强本土电商平台。

江苏省苏州太仓市委书记汪香元表示,太仓将持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拓展以农牧循环为主导,以农渔、粮蔬、粮菇等综合种养为补充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推动农业从传统种养环节向加工流通环节延伸,积极培育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

一个优质的农业项目既能给农村带来资金、技术,也会加速农村资源要素整合,带动整个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升级迭代。李惠芬建议,在现有地理标志和区域性公共品牌的基础上,鼓励、引导、支持县域内农业产加销企业培育各类产品区域化公用品牌+产品品牌的“母子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竞争力、附加值。

何宗静表示,要发挥农创客、农播客、农村职业经理人等高素质“新农人”的领头雁作用,打造数字农业工厂、未来生态农场、农产品电商直播基地,构建农产品“产、加、储、运、销”全链条体系,建设方便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的“共富工坊”,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收入持续增长。

总策划:叶俊东

议题实施:周清印、高远至

策划编辑:原碧霞、孙好

采访调研:田中全、侯文坤、王俊禄、

范世辉、陆华东、卢宥伊、杨绍功、李力可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