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学术研讨会五:城市感知技术与治理实践

2024-09-21 15:56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作为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重要活动之一,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办的“城市感知技术与治理实践”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9月8日上午在合肥成功召开。会议邀请了各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深入交流探讨城市如何强化感知水平、赋能城市治理,为建设智慧城市探索可行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的具体部署,国土空间治理正在迈向以数据赋能、协同治理、指挥决策、优质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2024年9月8日上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合肥市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办了以“城市感知技术与治理实践”为主题的学术研讨活动。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经理许险峰主持。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学会常务理事、实施分会主任委员、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一级巡视员李锦生,学会常务理事、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大学教授周俭,学会常务理事、规划实施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林坚,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同济大学教授黄建中,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技术工程部处长黎韶光,武汉大学教授杨必胜,深圳大学教授张德津,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薛鹏,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邓兴栋,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陈志敏,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刘洋等嘉宾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0.png

许险峰总经理指出,近年来数智驱动的城市治理理论、方法不断演进,各地也积极探索数字时代现代化治理新路径。然而,现有城市感知技术实践存在数据高效整合不足、监测反馈路径不畅、空间需求响应不够等问题。基于更智能、更精准的城市感知技术,促使规划及治理智慧转型,构建现代化空间治理体系,已成为响应“数字强国、高水平社会治理”发展目标亟待研讨的重要议题。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感知技术与规划治理应当重点关注四个关键问题:“数字时代城市经济、社会、空间演化的新趋势”、“城市感知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数智驱动的城市治理有哪些新实践、新场景”、“数字时代规划从业者应该做出哪些适应性改变”。

1.png

主持人:许险峰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引导发言

邓兴栋:城市感知与应用赋能

2.png

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邓兴栋院长从存量时代城市的运行逻辑的新变化:要素更全面、行为更复杂、迭代更快速讲起,认为处于AI时代的科技革命浪潮中,规划行业有必要构建起“时空全息”的数字生态体系,支撑从高质量发展走向高水平治理。

结合院多专业融合、跨界创新的实际工作,介绍院在城市感知的五大应用场景。一是城市安全,依托北斗、“广州鹰眼”、PS-InSAR形变监测技术等,在基础设施安全、公共安全、自然灾害预警等方面开展精细监测和动态推演。二是资源监测,构建了自然资源“大样本-大模型-大监测”技术体系,实现“田-林-海-城”等要素专项监测。三是数字孪生,自研“云悟时空”计算引擎、“空地智连”空地协同自动建模软硬件产品等,实现多场景的数字孪生应用。四是经济产业,围绕产业招商全流程,构建了产业经济大平台,研发了招商土地超市,促进土地和项目高效、精准匹配。五是人民生活,建成广州消费大数据监测平台、研发了广州市城市交通数字治理平台等,覆盖人民生活的各个场景。

最后,邓兴栋院长从“有效性与时效性”、“公平与公正”、“数字赋能与负能”这三个方面提出思考,并指出,伴随着技术手段越来越成熟,越需要检讨技术的有效性和价值观,进一步将城市感知和智慧城市从工具理性提高到价值理性的高度。

主题报告

黎韶光:《空天地智能感知技术赋能规划实施监测研究》

3.png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技术工程部处长,教授级高工

黎韶光处长从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的建设内容,包括“科学编制规划”、“高效审批规划”、“精准实施规划”与“监测评估预警”四个方面出发,提出通过空天地感知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在各规划领域与场景,赋能规划实施监测新体系的建设。

一是科学编制规划方面,多源多维感知数据与技术形成的数据类型很多,需要通过研发国土空间信息模型(TIM)将数据高效组织起来,可在城市内涝防治、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感知、城市人口出行方式感知等方面发挥作用。二是高效审批规划方面,系统建设后,将线上线下多源数据聚成统一的时空数据库,将极大提升规划审批效率,并可以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等优化设计图纸审查、基于实景三维判断规划是否合规。三是精准实施规划方面,通过汇集长时间跨度、多种类、多来源的高分遥感影像,服务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规划实施监测,对城市亮度、城市湿度等空间品质、空间效率和空间安全开展监测。四是监测评估预警方面,利用融合无人机、卫星遥感和InSAR等技术,已经在违反规划许可监测、地表形变监测、生态保护红线内采矿等方面形成较为成熟的探索。

最后,黎韶光处长介绍空天地感知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多个应用场景中已初见成效,但仍处于探索、拓展阶段,未来新型空天地智能感知技术仍需要形成统一的信息模型、纳入更多新型感知技术。

张德津:《道路快速检测技术及养护应用》

4.png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张德津教授以城市道路为对象,构建“感知”、“解译”、“处治”三位一体的道路快速检测评估应用技术体系,深入介绍了城市感知技术在城市道路快速管理、养护方面的应用。

“路面检测”方面,通过线扫描三维测量技术获取路面精密三维数据,通过数据和模型驱动识别道路破损、变形、车辙、平整度等指标,并与三维探地雷达结合进行路面分析。

“隧道检测”方面,突破长大隧道毫米级定位、测量数据智能拼接,微BIM自动化建模等关键技术,服务于衬砌变形、水冻病害检测及病害发展态势跟踪等应用。

“弯沉检测”方面,研制了激光动态弯沉测量装备,国内首次实现弯沉测量自动化和快速化,针对城市转弯半径小等特点,研制了小弯沉盆新型弯沉测量系统,满足城市场景应用。

“养护应用”方面,将快速检测装备与日常巡查技术相结合,服务于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和预测,路面养护方案自动生成、数据报表自动输出等。

我国现有的路面检测技术已经从人工模式过渡至自动化模式,随着道路养护要求和技术的提高,利用动态感知技术快速检测道路指标,赋能路网治理和道路养护已成为重要课题。

杨必胜:《点云三维测绘及其应用》

5.png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杨必胜教授前瞻性地介绍了点云智能技术的发展,总结了当前三维空间测绘存在多维时空正确映射难、三维目标准确识别难、结构-功能关系对应难三大核心难题,需要从快速融合、精准提取、按需表达等方面创新升级点云智能处理技术。

城市感知方面,基于多模态点云空间基准统一与整合理论,通过构建珞珈探索者自主无人探测集群,利用小型化激光扫描系统WHU-Helmet,实现对地下隧道、地铁站、地下停车场、城市街区、山区等大范围复杂环境的多维时空重建。

要素识别方面,建立联合特征工程、领域知识与深度学习的场景要素语义化提取与结构化表达的方法体系,突破场景要素尺度差异大、种类多,难以正确识别的瓶颈,实现场景要素高精度提取和矢量化表达。

应用探索方面,分享了点云智能技术在城市碳汇计算、智能巡检系统、实景三维建设、基础设施安全运维等方面的应用赋能,实现自动化测绘和科学化决策。

最后,杨必胜教授提出,当前3S集成时空数据采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何把时空数据智能转化为可用、好用的时空信息并提供高质量服务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根本所在。

薛鹏:《城市空中交通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6.png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薛鹏副总裁表示,2024年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新质生产力进入到加速起飞阶段。低空经济产业图谱包括“新航空器研发制造-航空器维护-低空运营服务-空中交通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用户解决方案”等全链条业务,目前呈现与旅游、消防、巡检、农业等多领域融合发展的趋势,在生产作业、公共服务、航空消费等方面具备广泛的应用场景。

低空基础设施是eVTOL商业化运营的重要支撑,基于地面交通设施、城市建筑、通信运营基站等进行智能设备的部署、应用和管理,实现对载人级eVTOL航空器飞行支持的基础功能,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构建“点对点预设航线-全自动无人驾驶-全电力驱动”软硬件系统,打造绿色高效的城市空中交通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推广其在枢纽消费、空中物流、空中文旅、空中媒体等方面的应用。

最后薛鹏副总裁指出,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标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撑,未来需要围绕用户体验优化、技术标准衔接、基础设施提升等领域进一步探索。

互动交流

主题报告环节之后,互动交流嘉宾展开了深入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7.png

周 俭  学会常务理事、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实体城市的虚拟镜像化建设,对推动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城市感知和数字化治理以下几点值得规划从业人员重点思考,一是明确目标导向,技术进步使城市感知逐渐跨越物质和非物质的空间界限,在实际工作中,应围绕城市规划和治理目标,有方向、有重点地进行数据抓取和识别。二是研判新的需求,数字时代下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城市产业结构会产生哪些变化?对应的城市空间对规划治理会产生哪些新要求?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三是关注“小切口”的应用,目前的城市感知技术颗粒度可以细化至建筑甚至树木个体级别,为城市治理的精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城市感知可以进一步应用于不同城市更新区域复杂现状的分析、城市烟火气构成要素的识别、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设计等领域。

8.png

李锦生  学会常务理事,实施分会主任委员,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一级巡视员

技术革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革,城市感知体系的建模成本、储存成本、运营成本取决于未来技术应用的广度和速度,这需要规划从业者加速学习、拥抱变化,才能实现规划和治理的创新升级。实景三维城市应用、国土空间规划治理领域应用、建筑运营管理领域应用,在深度匹配、不断兼容等方面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国土空间规划到国土天空空间规划,其理论和技术方法还有待探索,特别是如何解决无人机技术服务最后一段,实现零距离服务,需要城市规划、城市建筑等领域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变革,未来全体规划从业者们应尽快探索,为新技术应用、新空间应用创造条件。

9.png

黄建中  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当前我们进入到万物可感的数字时代,城市感知要进一步完善体系框架。一是在工作过程中始终明确为何感知、为谁服务,围绕规划、设计、治理的不同需求提取关键要素;二是面对技术快速迭代的发展趋势,要进一步结合不同的感知对象进行技术梳理,细化从人到建筑再到城市的不同层级技术使用场景的颗粒度;三是要注重形成模块化的产品体系,城市感知不能自说自话,必须要结合城市实际问题,探索形成与城市规划建设体系相结合的模块化产品,以推动城市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

10.png

林 坚  学会常务理事,实施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城市感知技术和智慧规划不断发展,未来需要面对更多新的挑战。第一,城市感知技术的应用场景可能比技术本身还重要,如果应用场景仅局限单一行业或地区,那该项技术的生命力必定是有限的,所以未来的技术探索应重点考虑如何与实际生活中的大众需求相结合,开辟新的应用场景,以此推动技术的不断创新。第二,传统的城市感知更加关注三维空间,未来将进一步拓上升到四维、五维空间,从物质空间拓展至人群行为、产权结构等非物质要素,提高城市感知维度。第三,不同系统的交叉融合对城市感知技术和实践至关重要,而城市感知系统的交叉融合对规划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才队伍建设将成为支撑未来城市空间感知技术体系的重要一环。

11.png

刘 洋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依托“城市感知与监测预警”省级重点实验室,基于城市环境感知、人群感知和地下系统感知三个方面城市感知技术,构建了多元异构数据融合计算的城市感知平台,同时推动仿真推演和辅助决策技术体系构建,并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公共安全,围绕城市老旧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安全领域开展一系列的“感知—检测—诊断评估—新材料修复—性能提升与延寿”等全链条的技术研发和场景实践。二是流数据感知,通过对人流、车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流数据”的感知,掌握城市发展规律,评估规划实施绩效,科学布局产业发展。

12.png

唐 凯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

以空天地感知、低空无人机等为代表的城市感知技术的快速迭代,令人备受震撼和鼓舞,本次论坛充分反映技术的变革正在深刻影响规划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未来规划行业应重点关注以下两点,一是强化多专业融合和跨界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断提升实际工作的精度和效率。二是加大创新投入,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和知识储备是规划设计行业的最大财富,未来应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实现规划设计行业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扩容增值。

会议最后,许险峰总经理在总结与会嘉宾发言观点的基础上,分享了对城市感知技术与治理实践的思考。

第一,智慧城市领域的AI大模型能够帮助实现精准高频的数据运算和环境模拟,但城市感知的根本目的仍是服务于城市的规划决策和治理,未来的智慧规划也需要我们更加重视技术理性和实践经验的平衡。第二,城市感知技术的应用场景,都应回归到到人所切身感受的生活、生产场景,这正是技术理性服务于人的感性经验的重要体现,也是技术本身强大生命力的根本。第三,聚焦协同治理,未来随着数据的开放和技术的普及,跨界联动治理机制也将更加畅通,城市治理效能会极大提升。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