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沈阳城市更新专项总体规划(2021—2035)》发布

2022-06-16 08:46 来源:沈阳晚报 作者:记者 王彩丽

2020年12月,住建部、辽宁省政府签署共建城市更新先导区合作框架协议,由此辽宁成为全国唯一部省共建城市更新先导区省份。2021年11月,沈阳获批成为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2022年6月15日,沈阳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莹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对外发布《沈阳城市更新专项总体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更新规划)。

探索有机更新模式明确总体目标

李莹指出,当前沈阳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亟待探索渐进式、可持续的有机更新模式,促进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建设方式从规模扩张向品质内涵转型、治理模式从行政管控向多元共治转型、发展动力从投资驱动向绿色智慧范式转型。

更新规划衔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总体城市设计、35个城市核心发展板块设计、科创空间规划等规划,划定重点更新、一般更新与储备更新三类更新片区。其中,重点更新片区为动能转换主载体,是对全市产生结构性影响的核心功能区;一般更新片区为民生提质主载体,包括老旧小区、老旧厂房及仓储物流集中地区,以及更新实施需统筹的地区;储备更新片区为城市战略转型主载体,实施城市更新的工作时机不易确定,但对完善城市结构和提升城市功能具有重大作用。

更新规划明确总体目标:至2025年,以物质空间环境改善为主,全面落实省部共建城市更新先导区实施方案;至2030年,以核心竞争要素培育为主,不断提升城市宜业宜居吸引力;至2035年,全面建成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的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率先实现双碳目标,实现从工业文明时代优秀生向生态文明时代模范生的历史转型,成为以历史、红色、工业三大文化为特色,五型经济为驱动,文商旅创深度融合发展的大都市圈核心功能区为支撑的城市更新典范。

同时规划从社会民生、产业经济、人文魅力、绿色生态、韧性智慧五大系统入手,践行“两邻”理念、更新低效空间、传承文化根脉、留白留璞增绿、完善基础设施五项策略,制定老旧管网、老旧小区、街路更新、老旧厂区、老旧商圈、停缓建项目、闲置楼宇、历史文化名城、工业文化遗存、红色文化、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园美城、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等N项任务。

推进片区更新实施工作六步走

城市更新片区划定以后将如何进行实施?对此,李莹指出,沈阳将借鉴北京、广州、成都、长沙等城市经验,结合近年来沈阳城市更新实践典型案例,建立从前期策划到项目落地的全周期链条,推进片区更新实施工作六步走。

深化体检找问题。以大数据分析、问卷调研、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洞察更新片区总体趋势、空间资源、特色禀赋,把脉城市更新片区的优势和问题症结。

多元协商谋共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针对原住民、商户、驻地企业等开展多种形式调研和访谈,弄清“房前屋后事”,明确更新的迫切需求意愿。

规划设计塑场景。把握片区特征,明确更新目标和更新方式,塑造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形态、经济业态、文化活态、环境生态”,塑造产城融合、赏心悦目的空间场景。

项目包装寻资金。系统排查各类可更新资源,注重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深入谋划项目,以国资平台为主体,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积极争取各级专项资金,理顺投融资渠道和盈利点。

五大行动落更新。本着地下基础设施先行、公共服务设施先行、旗舰项目先行的原则,围绕“社会民生、产业振兴、人文魅力、绿色城市、韧性智慧”五方面,对老旧小区、老旧厂房、老旧商圈、闲置楼宇、公园绿地等空间实施具体城市更新行动。

良性运营求共赢。以市沈阳晚报场主体推进城市更新良性运营,发挥不同利益群体的作用,创新居民共治共管新模式,健全管理制度,营造“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良好氛围。

明确重点实施五类更新行动

李莹同时指出,更新规划叠合各区、各部门策划的更新片区及项目需求,与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等规划相统筹,明确重点实施五类更新行动。

实施民生保障行动。全面落实“一拆五改三增加”,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两邻”理念,有序改造全市1723个老旧小区,建设20个完整社区示范工程,打造“两邻”社会示范区。

实施产业经济振兴行动。以改造老旧厂区、老旧商圈和盘活闲置楼宇、停缓建项目、发展五型经济为重点,包括原沈阳红梅味精厂、沈阳重型机械厂、沈阳冶金机械厂、东贸库等老旧厂房转型升级与活力营造;中街、太原街等老字号商圈改造提升;存量攻坚、停缓建等项目盘活利用。

实施人文魅力彰显行动。以打造文化创新体验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文物和历史建筑,包括沈阳方城、中山路、铁西工人村、老北市等历史文化空间更新利用,中国工业博物馆片区改造提升,中共满洲省委纪念馆扩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环境提升、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改扩建等红色文化品牌工程。

实施绿色生态优化行动。构建“水网互通互联、引水中水双源、东西南北互济”的生态水网体系,实现浑河、蒲河、北沙河水系贯通,建设千里滨水慢道;以绿荫城,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

实施韧性智慧支撑行动。包括建设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完善“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自然资源信息化支撑体系;推进城市标准化、设计化、法治化、网格化、社会化、智能化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

告别“大拆大建”明确精细化“留、改、拆”

之前旧城改造中常存在“大拆大建”的情况,对此李莹表示,与过去旧城改造中的大拆大建不同,新发展格局下的城市更新行动将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采用系统、渐进、可持续的更新方式。明确了“小微更新(留)、综合改造(改)、拆旧建新(拆)”三类更新实施方式,体现“空间形态、经济业态、环境生态、文化活态”四态合一的建设理念,建构“社会民生、产业振兴、人文魅力、绿色生态、韧性智慧”五大系统。

以“留”为主的小微更新,主要针对具有历史人文魅力和现状建筑质量情况较好的空间对象展开,基本不改变建筑主体结构和风貌特色,采用绣花功夫延续文脉;以“改”为主的综合改造,主要针对老旧小区、老旧商区、老旧厂区、闲置楼宇等开展,提升文化内涵、升级功能业态、实施局部改造、优化建筑容量;以“建”为主的拆旧建新,主要针对没有保留价值的低效工业区、棚户区等现有土地功能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空间开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产业能级、塑造特色风貌。

同时,更新倡导“微循环、微绿化、微渗透、微调控”等发展理念,促进产业低碳转型、建设低碳节能社区、优化生态循环系统、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将低碳理念贯穿城市更新全过程。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