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从棚户区的历史看城市发展实质

2014-08-18 08:56 来源:新土地规划人

破败的棚户区,是否注定只能“等拆迁”

棚户区改造成为时下热议的话题,却很少涉及棚户区前世今生的讨论。一般认为:棚户区是影响市容、滋生罪恶之地,铲除之就能改善城市生活品质。本文以上海棚户区从近代至今的变迁为例,考察棚户区的内涵,剖析棚户区改造的实质。

自上海开埠,其城市化发展便在全国独领风骚。19世纪,外国人、本土巨贾,以及受过近代高等教育的青年等,不断进入公租界与法租界。与此同时,亦不断有贫穷居民摇“毷毷船”来到上海。毷毷船虽条件简陋,却是贫苦人家在上海的立锥之地。

随后,一些毷毷船因年久失修,搁浅在黄浦江岸。久而久之,便形成近代上海棚户区的雏形:滚地龙(连片的棚户,好似龙形)。滚地龙条件略好于毷毷船,但其住宅条件仍十分恶劣:棚户由草与泥土搭建而成;居民只能爬进爬出。

再后来,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棚户区居民得以采用瓦片搭建棚户。随着上海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棚户区从黄浦江向苏州河及内陆拓展。

由于公租界与法租界立法禁止棚户搭建,棚户区只能积聚在租界周边。于是,一边是闻名世界的东方小巴黎,一方是“粪便和垃圾成伙伴,疾病和死亡结亲家”的棚户区。两个体系,两种命运。

即便如此,仍有大批贫苦移民摇船而至。当时的农村,人们食不果腹。在上海,人们至少可以去工厂做工,换取一日三餐。从这个角度,若拿上海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又是“两个体系,两种命运”的格局。

1928年,国民政府以棚户区有碍上海“市容观瞻”为由,筹建平民住所(相当于廉租房),力求解决棚户区泛滥的困境。

1931年,790间平民住宅投入市场,立即被一抢而空。平民住宅供不应求。随后,“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平民住宅建设就此中断。

八年抗战期间,上海的城市建设遭到严重损害,棚户区数量进一步增加。

内战爆发后,大量苏北移民为避战火来到上海,使棚户区数量出现井喷。国民政府为解决棚户区问题不可谓不卖力,然而非市场化的平民住宅建设,相比快速扩张的棚户区,无异于杯水车薪。

1949年建国后至1958年,上海棚户区面积相对稳定。从1958年至1964年,棚户区面积急剧上升。随后至1978年,棚户区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直到1982年,棚户区面积才低于1949年前的水平(从400余万平方米下跌至291万平方米)。

1/212>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