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宜居城市成都进入“卫星城时代”

2014-07-03 09:17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张强 雷浩然 董馨 肖刚

核心提示

龙泉驿

打造13.8公里环城生态带

郫县

沱江河改造等生态项目启动

温江

提出打造拥有中央公园的都市商圈

都江堰

规划高端定位、兼具旅游配套与城市居住的滨江新城区

成都 

城市,人们现代生活的场所,初衷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可是,随着城市扩张,也会衍生各种“城市病”。规划者们想出应对之策———卫星城,旨在控制大城市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产业。

前不久,亚洲开发银行发布了中国内地城市环境宜居指数,成都排名榜首。今天,宜居成都将跨入“卫星城时代”———成都规划了包括都江堰、龙泉驿、温江等在内的七个现代化卫星城,将与中心城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构建起比大城市更加优越的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绿地等基础设施,从而吸引人口和产业向卫星城流动。

随着轨道交通进入卫星城,连接主城区的主干道改造等交通项目,卫星城市与主城区之间的交通能力大大地提升;龙泉驿13.8公里环城生态带、郫县沱江河改造等生态项目启动,卫星城宜居指数直线提升;温江提出打造拥有中央公园的都市商圈,都江堰规划高端定位、兼具旅游配套与城市居住的滨江新城区,成都“卫星城时代”最终目标指向“宜人宜居”。

七个卫星城居住者讲述身边的点滴变化

都江堰:多了一个休闲绿地

讲述人 周女士

上周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游人如织,景区门口巨大的LED显示屏上,PM2.5=0.025mg/m3(达标值0.075mg/m3),空气和水质量评价等级“优”等字样不停闪现,格外耀眼。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在青山绿水间自由呼吸,流连忘返。

今年以来,都江堰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外二环、二环路、内二环、一环路、迎宾大道沿线、IT大道、聚青线、青城山绕镇线、S106线等74个点位,长度约3万米的待建用地实体围墙、储备用地围墙等进行了拆除,从人行道退距15-30米进行坡地造型,就近取土栽植草坪,通过在坡地上栽植小银杏等方式进行绿化。

都江堰市民也亲身感受到这种变化。“每天吃了饭,我都要到河边散步,离堆公园景区门口本来是有围墙遮蔽,现在完全成为了一个休闲绿地了。”住在都江堰景区周边的居民周莉说。望着那平整出来种满青草的小山坡,弯曲的石板小路穿梭其中,她的表情很是享受。

徜徉在城市的道路上,白色低矮的小栅栏映衬着碧绿的草坪,散步休闲的人们,满脸的笑容。原来,这一小小的改变也能大大提升这座城市的幸福指数。

入围“七大卫星城”后,都江堰结合实际,迅速调整了规划,以适应新的角色定位,适时提出“品质城市”发展计划。

未来5年里,青城大桥沿岸4公里,总面积逾3平方公里的区域,将呈现一个高端定位、兼具旅游配套与城市居住的滨江新城区。“这个新城区不仅有高端的城市形态、业态,而且沿江4公里将打造水面400米宽的湖面和湿地景观,具备一流的生态环境。”都江堰市规划局负责人介绍。5月,都江堰面向全球征集的滨江新区城市设计概念方案竞选活动结果出炉,都江堰城市转型升级之路也正式开启。

郫县:家门口的景观大道

讲述人 陈女士

陈静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去年她和家人从成都主城区搬到郫县红光镇,立刻就喜欢上这里。“郫县自然生态环境很好,到主城区有公交车和地铁,在这里工作、居住、生活非常方便。”近日,她和家人还到三道堰镇体验了泼水节和龙舟会,以戏水耍水为主题的生态湿地园让陈静一家人和许多游客游玩尽兴,现在她已经慢慢融入到卫星城的生活中。

每天早上,陈静的丈夫从家里出门,赶305路公交车到达地铁犀浦站,然后坐地铁2号线前往上班地点,这种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让丈夫没有觉得因为搬到郫县居住,而离自己的上班地方远了。确实如此,郫县去年年底提出“西门口卫星城”规划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交通———今年4月,作为连接中心城区、郫县主干道之一的老成灌路启动了改造工程,这条规划快速连接成都市区的交通景观综合性大道正好贯穿红光镇,陈静看到每天忙碌的施工,她期待明年改造完成后,一条美丽的景观大道就在“家门口”。

据了解,对红光大道全线重要的交通瓶颈实施隧道改造,在不影响城市景观的前提下,将通过性交通与到达性交通、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进行有效分离,规划建设2个下穿隧道,包括:犀浦站站前下穿隧道(约1.7公里)、犀安路口下穿隧道(约0.9公里)。同时为保障两个下穿隧道之间形成连续交通流,满足行人过街需求,还将在兴业街设置行人过街天桥,满足行人安全便捷过街需求。

沱江河是郫县的母亲河,如今这条横穿郫县县域的河流正发生巨大变化———以前城市垃圾侵袭、污染严重,现在却是绿草河滩、大树遮荫,近日,记者在郫县沱江河改造示范段看到这样的场景。

河面拓宽8-12米,部分河段开挖内河,重建6座桥梁和6.5公里河堤修复;对沿河两岸餐饮、工业企业、菜市场及直排污口等100多处污染源进行彻底治理;对城中村和棚户区2163余户住户进行搬迁;沿河两侧各30米范围建设绿化景观和市政基础设施,改建石牛体育公园,新建菠萝滩湿地公园等绿地空间……据了解,整个工程完成后,将极大改善沿河两岸约10万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未来沱江河畔,将在保持了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更具备了承担城市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生态展示等综合功能。

1/212>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