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北京人口调控显成效 外来人口回流明显

2014-06-23 09:15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耿雁冰

在北京朝阳区的金盏乡漂泊了5年的王倩(化名),决定离开北京回老家。在她看来,北京的吸引力不再那么抢眼,而回家的诱惑更让她心动。

今年春节过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五环的金盏乡,租房子的广告随处可见,餐馆招聘员工的启事亦是屡见不鲜。

“过完年生意就不好,尤其是3月份最明显,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减少近三分之一。”在此地经营7年的餐厅老板告诉记者,外来人口是金盏乡众多餐馆消费的主要客流,生意不好缘于这一带外地人口来北京的数量大量减少。

金盏乡是外来人口的聚居区,而其所属的朝阳区是北京外来人口占比最多的区。外来人口进京大潮明显减弱,朝阳区只是一个缩影。

据6月18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北京常住人口每年新增规模均未超过60万人。

北京外来人口的减少,不仅仅是这些“寄居”在北京的外地人的个人感受。记者梳理北京市统计局近几年人口数据发现,从2011年开始,北京市外来人口增速一直呈现下降态势。

北京人口调控战

人口规模提前突破城市规划,一直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心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除了以往都有的GDP、CPI等外,还首次提出常住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的目标。

从2010年开始,为应对北京外来人口过快增长,北京出台一系列人口调控“组合拳”,对于外来流动人口,北京市实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模式。

比如以业控人,意味着北京发展科技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2011年初北京市提出,将对小百货、小食杂店等17类业态提升审批准入,约涉及30万户商业主体、100万名流动人口。

“我们做调研时,也有感觉到,今年北京外来人口明显减少的趋势。现在有些外来人口慢慢回去了,有的人也在思考比较回去好还是来北京好?这是一个好现象。”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据他介绍,北京外来就业人口中,2/3都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建筑业四大传统行业,其中,批发零售业就占到11.4%。

北京对外来人口调控除了户籍、居住证等刚性措施,清理低端市场、群租房以及上学门槛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外来人口来京。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容纳就业人口众多的批发市场外迁悬局,就搅动着外来人口的心。

如果不出意外,外来人口持续减少这个趋势将在以后的几年中持续,加上未来经济形势不算乐观,逃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冲动可能会越发强烈。

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市外来人口704.5万,比上年增加195.3万,增速为38.4%;2011年北京市外来人口742.2万,比上年增加37.7万,增速为5.4%;2012年北京市外来人口773.8万,增加31.6万,增速为4.3%。

外来人口逐渐回流

对于一部分外来人口而言,涌入北京不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选择回老家的王倩心里有自己的算盘。“这几年家乡的建设也很好,工资和北京差不多,很多人都不愿意出去,就近找个活干,这样可以照顾家里,还可以挣钱,何乐而不为?”王倩对于自己离开北京的选择,满意地向记者说道。

实际上,近几年出现的外来人口回流趋势,源于城镇化和结构调整进入提升期。拉动外来人口回归的要素也在增强。近年来,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给予创业者资金、技术、审批等方面的扶持。

“城市的要素成本逐步提高,相较之下,地方政府政策的到位,比如各地出台的一些吸引农民工返乡的优惠政策,对农民种玉米、水稻都有补贴,从而拉动外来人口回归。”赵弘说。

在记者走访中,多数外来务工人员也表示,北京近几年的政策调整、经济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返乡。

6月6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据了解,对于户籍改革总的政策要求是,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显然,未来对大城市人口的控制将越来越严格,“我们的城市病是长期不合理的二元结构导致。如果农民在土地外涌动,一方面会带来城市病,另一方面加剧农村土地撂荒、当地人才缺乏、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很多问题。”赵弘告诉记者。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