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两会新闻 ▪ 新农村建设 > 正文

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

2015-03-12 18:26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周虎城

宜居的环境、美丽的城乡,总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乡村建设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是中国传统的软实力。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中,传统建筑文化是民族特色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而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又常常深藏于乡野、村落,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保护与发扬。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在今年政协提案中建议,发动建筑师、规划师和工程师“三师乡村咨询志愿活动”,以双方自愿为前提,组织“三师”专业志愿者与村委会结对进行对点咨询,以推动具有中华传统建筑文化自信的乡村规划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光靠农民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能简单地把城市规划套用到乡村规划中来。“水泥森林”式的城市建筑风格不适合乡村,简陋的、缺乏历史沉淀的民居更载不动那记忆中的、故纸中的乡愁。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建筑特征,不同的建筑风格承载着不同的民俗,讲述着古老而不同的故事。徽派建筑、山西平遥民屋、傣族竹楼、客家围屋、潮州民居风格固然千差万别,天人合一的意境却随处可见。文化需要传承,建筑文化也不例外。若无传承,那些散落于乡野的古建筑随时会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中,而一段历史就此湮没无闻;若不发扬,以古建筑为根基的中华传统建筑则无法立足于现代,传之于后世。

然而,古建筑的现状值得高度关注。一方面是中国乡村风貌的保护及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缺乏基本的文档纪录和必要修缮,优秀传统工匠逐步流失,破坏性修复屡见不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和传统建筑人才,千篇一律的简单民居遍地开花,传统建筑在乡村逐步边缘化。发动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三师下乡”,不仅是送知识、送规划,也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通过鼓励“三师下乡”,专业人才既能够在乡间发现古建筑,还能通过研究古建筑风格与细节特点,打捞古建筑上附着的文明范式,从学术研究与实践结合的层面复兴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同时,乡村的古建筑科学保护、乡村建筑的规划与建设,也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美丽乡村不能搞盲目规划、盲目建房,那样的乡村便失去了传统建筑文化的光泽,那样又怎么能够唤醒乡愁?

广东不缺古建筑。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都有各自的建筑特色,虽历经岁月跌宕,岭南的乡野里却也散落着不少各具风格的古建筑、古村落。潮州府第式民居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潮州幸运地保存了自唐代以降各个时期的古建筑,“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等建筑样式浸润了礼制传统,木雕、石刻、漆画艺术则蔚为大观,成为潮州古建“三绝”。然而,再精美的建筑样式、再精妙的绝学,如果只能被瞻仰,只能被供奉,却无法融入生活,便意味着没落。这说明,乡村建设需要一场新的文化复兴,古建筑的博大精深不能止于古代,而理应在当代也找到新的生命力。如何让新的乡村建筑也能够承继传统建筑的精髓而能穿透历史,留与后世,既需要政府加强引导与扶持,也需要我们的规划师、工程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士一起努力。

每一个时代都应思考如何传承传统文明,又如何建设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明,我们能够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印痕,我们又能够给未来留下什么价值。美好的故土家园是每一个人的乡愁。应当承认,当代乡村建设长期缺乏规划,这也导致一些古建筑的消弭不见,但这并不意味着缺乏规划是理所当然。新乡村建设完全可以发动更多的专业志愿者参与,让他们用妙笔、妙手来帮助乡民复兴乡村文明,也让他们在此过程中学习到更多中华传统建筑文明的思想与技术,使中华建筑文明庚续而光大。

留下乡愁的新记忆,需要大家更多参与。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