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规划上报 5年后厦门或成特大城市

2015-03-09 10:12 来源:东南早报 作者:记者 向炎涛 实习生 高静婷

城市扩容 岛外发展前景看好

厦门岛面积很小,算上鼓浪屿一共131平方公里。根据规划,到2020年,厦门岛组团人口为200万人。而根据《厦门经济年鉴2014》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年底,厦门岛思明、湖里二区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95.9万人。事实上,早在2013年,就有厦门本地媒体报道厦门本岛人口密度堪比香港。

“显然本岛已经没有空间承载特大城市新的功能,迫切需要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培育超越本岛功能层级和规模的新中心。”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所长何子张在他的一篇论文《厦门本岛开发失控的成因机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写到。何子张认为,近年来,厦门本岛的土地开发速度快、强度高,已趋于饱和,人口增长加速,导致了环境品质下降,公共服务配套不足,交通拥堵等问题。

“厦门的需求是要发展,但厦门岛要严格控制发展,厦门岛的承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林荫新说,岛外4区则要好好规划。不过,他也坦言,岛外公共服务的配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包括文体设施、商业网点、中小学教育规划等。

丁长发也认为,社会发展是必然的过程,相应的人口、产业集聚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规划跟进了,医院、学校都投进去,产业规划完善了,经济社会自然会发展起来。“以前岛内所有的资源主要集中在思明区,后来慢慢地湖里发展起来了,岛外也同样如此。”

“海沧是开发得比较早的,1989年就被批准成立海沧台商投资区,不管是公共服务配套,还是生活环境的改善,目前已基本赶上岛内。”至于岛外的集美新城、翔安新城,林荫新也很看好:“集美新城的城市面貌已经起来了,杏林湾的CBD营运中心,岛外第一高楼都在集美,集美的文化教育基础也很好;翔安目前规划了50平方公里的市级行政中心,同时还有在建的年吞吐量5000万人以上的国际机场,厦大翔安校区也在那,拥有高新科技园区,加上地铁线路的规划,翔安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好。”而4个新城中,在林荫新看来,唯独同安区相对落后,“今后可能走差异化发展路线,发展农家乐之类,但经济总量不会太大”。

携手共进 厦门发展辐射周边

丁长发说:“经济学上有个虹吸效应和扩散效应,目前为止,厦门还是把周边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都吸收到厦门来,当这些效应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才能够扩散出去,辐射周边城市。” 林荫新也说,如交通方面,海上和陆上都从厦门出发形成扇形辐射,交通的辐射必然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规划学上有个词叫‘城市首位度’,反映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如果厦门作为首位城市,发展越快越大,对周围城市的辐射力度、影响也越大。”陆引说。“不过,不是要凸显厦门的首位度,而是周边城市在产业发展、城市分工方面应该同步携手,从区域发展角度思考城市带,站在区域的角度审视厦门城市发展,这对福建乃至海峡西岸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但即便如此,丁长发并不看好厦门未来能发展成为更大的城市,更“不可能比得上同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厦门的社会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在整个福建可以说是最好的,所以会吸引省内的人进来;厦门的自然环境也吸引了一部分省外的人,这些可能会让城市人口发展到四五百万。但是到那个时候,厦门没有相应的产业,没有高端制造业、服务业,房价却涨得厉害,反过来会抑制厦门继续发展的动力或源泉。”

城市规模

常住人口规模50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0万),分布于5大城市组团,全市城市建设用地440平方公里。

厦门岛组团:2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10平方公里

海沧组团:6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72平方公里。

集美组团: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85平方公里。

同安组团: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88平方公里。

翔安组团:7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85平方公里。

城市交通

到2020年轨道交通规划布局形成“中心放射、环湾联络”的网络框架,线网规模约195公里。

1号线(厦门岛——厦门北站)

2号线(厦门岛——海沧)

3号线(厦门岛——翔安——厦门新机场)

6号线(厦门岛——翔安——同安)

机场快线(厦门新机场——翔安——同安——厦门北站)

13条跨海通道:8条机动车跨海通道、4条轨道跨海通道、1条二者共用跨海通道。另预留2条市际跨海通道。

(注:除已知的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外,新增了6号线和机场快线,但4号线并未在《规划》中看到。)

文化中心

4个市级文化中心分别为: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厦门岛东部文化中心、海沧马銮湾文化中心、翔安东坑湾文化中心。

■相关链接

城市大小有标准

去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按照《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

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目前,符合新标准的6座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10个特大城市:武汉、成都、南京、佛山、东莞、西安、沈阳、杭州、哈尔滨、香港。


2/2<12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