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许丽君(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古称盛京,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袤的黑土地,滔滔的辽河水,孕育着城市开放、包容的品格。近代以来,沈阳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地方,从“紫气东来的龙兴之地”,到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从“东北易帜”到“辽沈战役”,历史的涤荡刻进了城市血脉中,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基因。这座位于中国东北的城市,从历史遗迹到现代化建筑,从多元的美食文化到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建筑类型之多样、历史古韵之绵长实属罕见。
建筑类型多样的沈阳方城
沈阳老城是一座“外圆内方”的铜钱状城池。公元前300年,燕将秦开北征东胡,在这里建立的候城,成为沈阳城最早的雏形。一直到元代,蒙古人攻下“沈州”,重建了四方形的土城墙,把这座城命名为“沈阳路”。明朝末年,女真人再度崛起,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经皇太极扩建,沈阳城由一座军事要塞发展成一座辉煌的皇都。在390年后的今天,沈阳方城仍然保留着“井”字形的街道布局和九宫格式的城市容貌,并在各个时期文化及其建城方式的影响下,形成不同文明相互融合的绝佳范例。
▲ 方城内部街道
沈阳的方城里藏着各式各样的历史建筑。一方面,沈阳留下了众多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方城内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风貌建筑41处,文庙、萃升书院等文物古迹遗址57处,历史街巷67条,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49项。
▲ 沈阳故宫文化博物馆
中西建筑在这里共存和相互渗透,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城市风貌。哥特式风格的天主教堂、红墙黄瓦的故宫、红砖砌筑的张氏帅府、绿色穹窿的吉顺丝房旧址……这些建筑是城市凝固的乐符,代表了城市的历史积淀,承载着一段段城市往事,记录着沈阳的前世与今生。
▲ 张氏帅府—大青楼
▲ 沈阳故宫
2023年,沈阳方城共实施了54个重点工程项目,包括主要街路立面改造、道路铺装及断面优化、道路及景观提升、智慧路灯及亮化等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
▲ 沈阳方城中参与更新的工匠师傅
漫步方城,黄琉璃、绿剪边、“故宫灰”、小斜瓦、万字纹……再加上梅红、纁黄、青骊、岱赭,这些以往在沈阳故宫里才有的建筑风格与色彩,在沈阳方城内正渐次铺展。
▲ 张氏帅府—关帝庙
▲ 张氏帅府的垂花仪门
游客们在这里散步、拍照……感受时代的变迁。复建的怀远门灯火璀璨,广场上游人如织;街头食肆,滋味酣畅,游人们碰杯、撸串,热闹异常。没有人能轻易概括沈阳,这座有2300年建城史的城市,在历经一次又一次的“蝶变”,一次次在历史的波峰、波谷中折返,见惯了喧嚣与冷寂。
历史古韵绵长的沈阳中街
中街位于方城内,是沈阳最早的商业街,有近400年历史,被誉为“东北第一街”。按照《周礼·考工记》,修建皇宫要遵循“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规制,皇太极将钟鼓楼之间的地段命名为四平街,取意“四季平安”,是一条供贵族购买物品的商业街。因其位于方城中央,又称中街,沿用至今。康熙年间,中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区。据《奉天通志》记载,当时中街地区形成的行市有25处,占全市的70%。民国时期,中街从三丈五拓宽到四丈四,石子路改为柏油路,各大商号将当时最流行的建筑风格竞相引入,中西风格的建筑相得益彰。这条街从清代到民国,再到新中国都是沈阳的商业中心,这条承载着悠久历史的标志性步行街,见证了沈阳城市的变迁与发展,时代的风华与魅力。
中央里景观
脚下青石路,抬头古色房,一旁潮流店,耳边美乐扬,新旧文化在此交融与碰撞。街道两旁,巴洛克风格的建筑错落有致,每一块砖石都透露着历史的痕迹。沿街路灯提取自沈阳故宫宫灯的造型及配色创意,脚下路面盲道则贴心采用了鳞纹、 云纹等设计符号……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也随处可见,“邓公井”遗址、“衔珠阁”“芝兰台”“旮旯院”等建筑群,诠释着盛京古朴之美。漫步于中街,可感受浓厚的商业氛围,可品味北方特色的美食,可游览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头条胡同,感受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方城旧事:行走中体验城市
作为“共和国长子”,沈阳似乎是一座“遗迹”之城;或许每一个人来沈阳之前,都会怀带一些想象:想象这座老工业城市,在产业转型和文旅开发过程中的“纠结”。但真正的沈阳,用它的日与夜、它的角角落落,轻轻地消解着这些沉重:浑河两岸立交桥下的理发摊、高架桥下的音乐角,温和地接纳一切;小河沿早市和向工街早市,热闹的叫卖声,勾勒着百姓们朴素的日常;老北市的民俗表演和特色小吃,鲜活地展示着“最沈阳”故事。
▲ 沈阳正大早市
在这里,可以观看“火凤凰”全年无休的夜空表演,也可以走进茶社听听评剧“奉天落子”、京韵大鼓,还可以迈进城市书房读一本好书……夜游、夜读、夜赏等体验交织糅合,尽显盛京烟火。
▲ 沈阳浑河东塔桥
在City Walk的视角下,城市以其丰富的层次感再度走进人们的视野。从满清盛京的遗迹到苏式红砖楼,从沉寂的烟囱和冷凝塔,到残阳斜照下的厂房。不同时代、多种类型的建筑,在时空交叠中闪现着那段历史的隽永与不屈。
▲ 沈阳大东区204老工业片区
当你踏进沈阳故宫,漫步中街,融进方城的万家灯火,在市井繁华中瞥见一段历史悠久的方城故事……在某个转身间才惊觉,时代的列车已呼啸而过。在东北振兴的语境下,这座城市依旧鲜活。因为,越是向历史深处走去,就越是朝向更开阔的未来走去。一些沉重被消解之后,一些新的意义也随之诞生。在这一维度上,沈阳是一个值得用脚步去丈量和用内心去体验的citywalk样本。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