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经专家评审,上海、常州、合肥、淮北、广州、深圳、海口、重庆、昆明9个城市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北京市基于新型储能的V2G车网互动协同调控试点项目”等30个项目列入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
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构建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可有效发挥动力电池作为可控负荷或移动储能的灵活性调节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车网互动主要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可参与削峰填谷、虚拟电厂、聚合交易等应用场景。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成,充电峰谷电价机制全面实施并持续优化,市场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加大力度开展车网互动试点示范,力争参与试点示范的城市2025年全年充电电量6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私人充电桩充电电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资源的潜力通过试点示范得到初步验证;到2030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市场机制更加完善,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应用,智能有序充电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成为电化学储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为电力系统提供千万千瓦级的双向灵活性调节能力。
近年来,我国在充电峰谷分时电价制定推广、车网互动资源聚合参与辅助服务和需求响应试点验证以及双向充放电技术可行性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面对下一阶段大规模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需求,还存在诸多制约,如车网互动技术体系和应用方案尚不成熟、关键技术标准存在缺失、充电峰谷分时电价覆盖不全、配套需求响应和电力交易机制尚待健全等。
试点先行,引领发展。202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创新引导、先行先试”的原则,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扩大双向充放电(V2G)项目规模,丰富车网互动应用场景,以城市为主体完善规模化、可持续的车网互动政策机制,以V2G项目为主体探索技术先进、模式清晰、可复制推广的商业模式,力争以市场化机制引导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参与试点的地区应全面执行充电峰谷分时电价。参与试点的V2G项目放电总功率原则上不低于500千瓦,年度放电量不低于10万千瓦时,西部地区可适当降低。
试点城市突出6项重点任务:一是协同推进车网互动核心技术攻关;二是加快建立车网互动标准体系;三是优化完善配套电价和市场机制;四是探索开展双向充放电综合示范;五是积极提升充换电设施互动水平;六是系统强化电网企业支撑保障能力。
推进试点城市和试点项目建设,力求取得实效。《通知》要求,电网企业积极支持试点建设,做好电网接入、电费计量等支撑保障服务,优化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充分发挥车网互动在绿电消纳和电力保供中的作用。推动完善辖区内电力市场交易规则,支持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研究建立试点后评估机制,适时总结成效问题,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对实施效果不及预期的将移出试点名单。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