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媒体报道 > 正文

首场“对话合肥”论坛 专家大咖畅谈“科学城建设”

2024-09-11 16:33 来源:合肥通客户端 作者: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润媛 实习生 艾米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我国先后批复了五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支撑这些中心的战略目标,各地部署建设了科学城。

如何通过规划创新引领建好科学城,是不少城市面临的重大挑战。9月8日上午,作为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活动之一,首场“对话合肥”论坛举行,多位专家大咖发表演讲,围绕“创新引领科学城建设”展开讨论。

大咖畅谈

如何建好科学城

“当区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各类生产要素和各类产品商品的流入流出使每个区域成为源、汇节点。”如何理解科学城的形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樊杰发表题为《创新链-产业链的空间收敛与适应性规划》的演讲,在他看来,需要制定节点发展的目标,从而增强空间中汇聚各种优质生产要素的能力,让城市群成为新质生产力集聚的空间载体和创新的重要空间。

为此,他对“十五五”适应性规划进行解读,即在这一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创新能否见效、见效如何,取决于科技创新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主驱动力作用发挥的成效。在樊杰看来,激活并最大程度发挥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动性是关键,包括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长江中游和东北三线地区。

从上海张江到北京怀柔,再到粤港澳大湾区,这些先发地区的科学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上海张江为例,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浦东引领区规划设计分院院长黄轶伦发表题为《从高新区到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的发展路径与未来展望》的报告。众所周知,张江科学城是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蝶变,得益于其规划理念的转变。

“张江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打造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黄轶伦表示,张江不仅注重加强科创策源功能,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包括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实验室、科研院所等,还借助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共生的创新簇群。

此外,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所所长张朝晖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深圳分院副院长王泽坚,现场分别作了题为《联动进化·应需而新——北京怀柔科学城的规划创新与实践》《伴随式规划设计——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科学中心的系列规划实践》的报告,为现场代表带来启发。

合肥打造

最美的未来大科学城

作为本届年会的举办地,合肥的科学城建设如何?论坛现场,合肥滨湖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吴爱国发表题为《共建最美的未来大科学城》的报告,对合肥滨湖科学城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据了解,合肥滨湖科学城位于合肥市主城区南部和西部,面积491平方公里,2018年10月9日正式揭牌成立,现已形成科学岛、大科学装置区、成果转化区、科学服务区、科学家小镇、中国科大天都校区六大功能板块。

“我们要高标准建设科学高地、悠居美地、旅游胜地。”吴爱国对滨湖科学城提出畅想,这里将成为未来大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地和超级科创CBD,“它们将成为科学城的三大主战场”。

论坛现场,吴爱国发出倡议,希望能在国家级学会层面组建专业的团队来总结研究科学城的规划、建设、管理的规律,用以前期的指导、中期的校正和后期实现目标。“希望未来大科学城的建设能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国之大者做出应用的最大贡献。”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