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鞠德东: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

2024-08-26 11:16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鞠德东

8月23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领导在出席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时,不仅介绍了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意义,还详细解读了近年来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并明确下一步工作要求。

文化遗产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要通过合理利用,让这些宝贵资源活起来,让历史文化遗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城市生产生活,真正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第一,强化底线保护,留住原居民和“烟火气”。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坚决避免出现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失管失修、利用不当等问题。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持续组织实施历史文化街区综合环境提升工程,引导各地变过去的“拆改留”为“留改拆”,采用微改造的“绣花”“织补”方式,提高历史文化街区的宜居性,保留乡愁记忆,留住城市人文特色。不少地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加大对老城街区“物”的保存力度,同时将反映居民生产生活的非遗、传统工艺、市井生活保留下来,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比如,江苏扬州坚持不搬迁居民、不改变街区形态,按照“一街一策”的思路,增加街区居民经营性收入,原风貌、原居民、原味道地保留了扬州“老街古巷、市民市井”的特色。如皋在城市发展建设工作中充分尊重历史,全方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细微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了冒家巷、迎春桥东河边、通城巷等街巷道路的保护更新。

第二,聚焦民生改善,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城市、乡村和建筑,既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要坚持人民至上,将保护传承工作与民生改善相结合,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更满意的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具体落实。一些地方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提升街区街巷基础设施水平,让居住在此的群众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比如河南开封在街区推进“四改”工程,一体化推进地下管网改造、老旧厕所改造、街巷道路改造、建筑立面改造,从“面子”到“里子”系统提升了街区品质、完善了功能设施。一些地方针对老城街区建筑老旧、抗震能力弱、防火能力低等问题,实施房屋抗震加固、增加避难场所、增设消防设施、提升预警能力,提高了老城街区的安全韧性,让老百姓住得更安心。比如新疆喀什将抗震加固作为古城街巷街区保护的首要任务,完成了28个片区、533万平方米危旧房更新改造,古城居民直接受益,安全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第三,发挥经济效益,赋能城乡高质量发展。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能够让历史文化遗产拥有永续的活力。从2017年开始,住房城乡建设部在70余个城市组织开展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带动,积累优秀经验,鼓励和推动各类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努力实现以用促保,着力提升人居环境。比如,广州市在永庆坊通过修缮和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吸引众创办公、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入驻,成功重塑了老城区的活力。还有不少地方主动作为,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建设文化展示、传统居住、特色商业、休闲体验等特定功能区,培育新业态,创造新就业,让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焕发新生。比如,山东青岛中山路广兴里片区将历史建筑保护与业态植入有机融合,形成“老建筑+新消费”“原场景+新体验”的业态新模式,通过“里院”改造,增加创业工坊,并配套餐厅、洗衣房、健身房、会议室、书店、酒吧等公共活动空间,为年轻人创新创业提供“沃土”,变身为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助力青岛高质量发展。今年8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印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的通知》,收录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创新经验,各地反响热烈,对引导保护实施的正确方向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作者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院院长)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