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陈耀 王鹏 史一哲:充分发展与平衡发展并重 同步谋划“强省会”与都市圈发展

2022-12-02 09:32 来源:中国经营网

新型城镇化战略日渐走深走实,各地城镇化发展格局也在顺势推进。

新型城镇化战略以人为核心,重在推进城镇协调、特色化发展,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城市群、都市圈成为重要依托。近年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城市群与都市圈间基础设施、产业分工、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也愈发强调共建共享。

同时,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也在进一步开拓,提升核心城市竞争力与辐射带动能力依然是部分地区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强省会”阵营还在持续扩容,包括江西、甘肃、山东、湖南、福建、广西等地在内,不少省份将提升省会城市综合实力和承载能力作为今年乃至“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点任务。

多位专家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群发展与“强省会”战略虽有平衡发展与充分发展等不同的出发点,发展路径也有所差异,但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最终都是要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更加协调发展。而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省会城市谋“强”更应注重内生动力,避免盲目谋求外延式壮大以及“一家独大”的发展模式。

“‘强省会’内涵有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要通过省会能力的提升来辐射带动全省发展,对外则要实现更大范围之间的产业协同,甚至在全国全球范围内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认为,“强省会”与都市圈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省会“强”要能兼顾内外两方面的发展需求,在更大范围内提升城市竞争力。

“强省会”阵营持续扩容

在充分发展促平衡发展逻辑下,“强省会”阵营仍在持续扩容,多省将“强省会”战略写入“十四五”规划等重要文件中,部分地区还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强省会”发展。

如江西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实施“强省会”战略,增强南昌核心主导功能和辐射带动能级;贵州省则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支持贵阳做大,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贵阳城市经济首位度提升到26%以上。

此外,甘肃、福建、广西、山东、云南等地也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实施“强省会(首府)”战略或提升省会城市各项能力;包括江西、福建、贵州、湖南等省份在内还出台了专项政策推进“强省会”战略。

对于“强省会”阵营持续扩容的原因,多位专家认为是各地出于提升省会集聚与辐射能力,进而提升省会乃至全省竞争力角度出发进行的部署。相对都市圈平衡发展目标,“强省会”更多应从竞争力目标来理解。

“一般来说,目前提到的‘强省会’指的是某一省份的省会无论在整体经济体量、产业机构,还是在产业链乃至人才、公共服务、科教文卫等诸多领域在全省之内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王鹏认为,“强省会”战略的提出,意味着省会城市无论是行政级别、资源调动能力,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将对全省发挥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目前就我国实际情况来说,很多省份在多个城市同时均衡开发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会选择先以省会为核心发展。

“一般是省会首位度较低的省份会提‘强省会’战略,主要还是着眼于提升省会竞争力。都市圈则更加强调对周边的辐射带动,强调与周边一体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要弱化中心的。”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表示,“强省会”的出发点是提升省会聚集度,以提升省会经济、人口等各方面聚集能力为直接目的,主要是在省内发挥作用;都市圈则在全国范围发挥均衡发展作用。

“强省会”注重充分发展逻辑在各地相关战略中也有所提及。如甘肃省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强工业、强科技、强省会、强县域行动,以充分发展促进平衡发展,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突破。

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

实际上,除提升自身竞争力外,在城镇化发展提质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中心城市发展壮大仍发挥着重要动力源作用。

国家“十四五”规划进行相关部署时,中心城市作用即被多次提及。如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开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其中明确要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为重点,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带动全国经济效率整体提升;破除资源流动障碍,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提高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强化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等。

“一般来说,都市圈中的中心城市越强,都市圈辐射面就越广,形成的辐射带动能力就也越强。”陈耀表示,我国部分都市圈是以省会作为核心城市的,在此情况下,省会城市的能级大小,聚集、辐射、带动、引领等各方面功能的强弱就会影响着都市圈的辐射面。

“强省会发展模式的实质是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发挥其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方面的龙头作用,尽量发挥中心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产业研究与规划专家史一哲认为,一般而言,随着城市规模从小到大的发展,在发展的中前期的相当长时间内,会出现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城市规模越大、产业集群实力越强大、人口和人才越集中、创新能力越活跃,越能够吸引更多的经济发展要素集中,获得更好的经济发展绩效。

“没有一个足够强的省会作为经济、产业发展要素的输出源,省会都市圈肯定是无法成立的。”史一哲指出,做大做强省会这样的区域中心城市,实质就是经济资源分布的非均质化,对提升经济发展绩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如此,应如何推进“强省会”战略?

“‘强省会’的推进核心还是要靠城市内生动力,应避免盲目搞合并等外延式扩大。”陈耀表示,“强省会”的实施路径很多,但归根到底还是要认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大创新力度、改善营商环境以及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来提升城市品质,培养城市能力,如此才能吸引更多人口、企业与投资等。

实际上,多地在推进“强省会”战略中的重点任务也是围绕城市品质提升,几乎都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产业体系构建、营商环境优化、公共服务优化等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

需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除注重城市内生动力外,多位专家认为,“强省会”还应避免一家独大,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国家“十四五”规划在明确中心城市动力源作用外,也多次强调城市群与都市圈作用,提出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在此背景下,各地在推进“强省会”的同时,往往会同步推进空间布局优化以及省级副中心或省会都市圈建设。

如广西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的同时,还提出了要深入推进北钦防一体化,高标准建设南宁都市圈,共建北部湾城市群,对重点地区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相关部署。

江西“十四五”规划也是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部分提出的实施“强省会”战略,并同步提出了要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完善一体化发展机制,推进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普惠均衡、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等。

“都市圈概念指的就是核心城市带动周边系列城市,中间有梯度与力度的发展模式,因此一般来说都市圈都会有自身的核心城市。”王鹏表示,都市圈的发展目标是各城市之间相对均衡发展,但往往也要求有一定梯度以及自身核心城市。

“‘强省会’要能够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同时融入全国全球大市场,因此就目前情况来看,都市圈与‘强省会’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王鹏认为,“强省会”战略在全国来说逻辑上是一致的,但不同省份推进相关工作还是要因地制宜,省会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并非一定要拉开较大差距。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