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推进成都都市圈成势见效

2022-11-30 10:03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徐唯燊 黄征学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取得丰硕成果。党的二十大在深刻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系列重大判断,为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基本遵循,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为城市群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提高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同时,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相比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都市圈和县城在城镇空间形态中的作用,突出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等方面的要求,指出超大特大城市发展的方向。

自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以来,城市群已重塑城镇空间格局。但由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幅员面积有差异,多数城市群仍处于“都市圈”向“城市群”过渡的阶段。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更能彰显细化空间单元、科学精准实施的新要求,也更能为城市群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伴随着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体形态的城镇空间格局加快构建,人口加速流向城市群和都市圈,2021年全国19个城市群常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比2010年提高2.23个百分点,净增人口规模8362万人,但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巨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离土不离乡”,县域常住人口依然较高。2021年,我国共有1866个县市,常住人口达7.46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3.01%,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县城建设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提高县城、经济重镇综合承载能力,吸引人口从乡村流向城镇,提升城镇化率,不仅具有现实需要,而且将推动广大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

国外典型国家城镇化的经验表明,城镇化率超过60%后,城镇化将迈向速度持续放缓期、城镇格局加速分化期、发展机制转换期,这都对城市发展提出新要求,对超大特大城市防范化解风险,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全国拥有超大特大城市21座、大城市146座、中等城市94座,强化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发展等方面的宏观指导已非常必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的新要求,指明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方向。

成渝两大都市圈 如何携手打造区域合作新样板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产业和人口向城市群等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19个城市群主体形态更加定型,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基于城市群的现状和潜力,未来全国城市群发展将进入分类推进阶段,即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培育发展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等城市群。同时,建立健全多层次常态化协调推进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提升人口经济承载能力,加强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成渝城市群由成都、重庆两大都市圈及周边城市共同组成。要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的要求,把一体化作为重点,分类畅通“硬联通”和“软联通”,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规模结构、功能结构和治理结构,提升城市群竞争力、辐射力和引领力。

主动唱好“双城记”,加强双核引领,双圈互动,在川渝合作机制框架下携手打造新时代区域合作新样板。共同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做强做优中欧班列(成渝)品牌,畅通沿江客货运通道,构建城市群内“2小时交通圈”。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汽车、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共同推进西部科学城建设,携手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网络安全产业基地、医学中心和“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共同构建西部金融中心,推动金融服务平台相互开放,形成优势互补的现代金融体系,提升金融市场一体化水平,强化对实体经济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服务功能。共同塑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联动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携手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深化万达开、泸永江等次区域合作,推动川渝交界地区南北两翼融合发展。

以成德眉资同城化为抓手 实现全省主干向都市圈扩展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导向、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跨省域、跨市域的现代化都市圈加快培育,南京、福州、成都等都市圈发展规划相继实施,都市圈建设进展显著。但总体而言,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要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空间演进趋势,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健全都市圈协同机制,推动基础设施向周边延伸、资源要素向周边流动、产业功能向周边疏解、公共服务向周边覆盖,更好带动周边城市(镇)发展。

作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第一个国家层面批复的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建设具有表率作用。要瞄准建设便捷高效的通勤圈、梯次配套的产业圈、便利共享的生活圈的目标,以高水平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为抓手,实现全省主干向都市圈扩展,形成都市圈建设示范效应。着力构建成渝发展主轴和成德眉发展轴,精心打造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和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搭建高能级平台载体,加快彭州—什邡、青白江—广汉、金堂—中江、蒲江—丹棱、新津—彭山、简阳—雁江—乐至等交界地带融合发展。推动实现基础设施同城同网、互济共保,构建外联内畅的交通路网,形成有效覆盖都市圈的轨道通勤网络。共同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打造高效协同的创新系统和产业生态圈。联手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推动实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事项通办范围。创新毗邻合作、园区共建、飞地经济等新模式,继续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实现路径,形成联系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

成都都市圈建设 如何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优化城镇规模结构,推动形成多中心、多层级、组团式发展方式,是构建科学合理城镇化格局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城镇规模结构持续优化,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重要节点城市的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龙头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城市群和都市圈内小城市发展壮大、活力得以提升,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要在巩固现有协调发展成果基础上,继续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科学确定开发强度,合理控制人口密度;提升大中城市功能品质,优化公共设施布局和功能;增强小城市发展活力,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优化城镇布局。

成都都市圈城市间联系相对紧密,协调发展具有良好基础。要增强成都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德阳、眉山、资阳比较优势,优化极核引领、轴带串联、多点支撑的空间发展格局,在都市圈内率先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推动成都中心城区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等功能和设施,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辐射覆盖范围,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德阳、眉山、资阳立足自身发展基础和条件,积极承接成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共享成都发展资源和平台,推动城市更加宜居宜业、精致精美。分类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推动产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提质增效,稳妥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县改市,构建都市圈重要支撑节点。开展中心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集聚、环境风貌、文化传承、城镇治理六大提升行动,健全小城镇市政和公共服务功能,因地制宜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