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非凡十年——地方篇 > 正文

非凡十年| 内蒙古:革故鼎新 星火成炬

2022-10-08 17:45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时间无声,史册留痕。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充满改革含金量的光辉岁月。

1798项!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密集推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案数量。

从突破万亿元,到突破2万亿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GDP总量的变化。

非凡十年,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星火成炬——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改革促成的蜿蜒上扬之发展曲线,还有常怀远虑、驰而不息和永葆赶考之心的清醒与坚定。

回望十年改革历程,宛如仰望群星璀璨的苍穹……十年来,在考验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敢于在改革浪潮中搏击的内蒙古负重致远,激情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画卷!

非凡之举:十年改革熠熠生辉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剧的背景下,谁能在钢铁去产能的征途上引领内蒙古改革风气之先?

包钢集团作答:我能!

按下时光回退键,时针指向2016年8月31日。

当日上午11时,随着包钢集团总经理孙国龙一声“拆除”令的下达,曾为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立下赫赫战功的包钢2号高炉开始拆除。

这是党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当时全国钢铁行业率先拆除的最大一座高炉。

改革,是载入史册的发展荣耀。

至拆除时,包钢2号高炉已服役56年,日均生产铁水3931吨,是内蒙古钢铁工业名副其实的“功勋炉”。

2号高炉拆除后,包钢压缩133万吨炼铁产能,每年减少烟粉尘排放量28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7吨。

具有深远意义的是:2号高炉拆除后,倒逼包钢全面开启绿色转型,为全国去产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如今,包钢脱硫脱硝低碳的“稀土钢”绿色产业链延伸至高端汽车板材、高铁钢轨等多个领域,包钢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高铁钢轨生产基地。

何止是包钢?

时至金秋八月,漫步绿树成荫的内蒙古森工集团大兴安岭林区,仿佛置身于一个沁人心脾的“大氧吧”。

谁能想到:这个“大氧吧”,与改革密切相关。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开启“挂斧休伐”模式。

那么,一直以卖木材安身立命的林区人,从此以何为生?更让人瞩目的林区全面深改重头戏,还在后头。

2017年12月18日,内蒙古森工集团与浙江企业签下一笔40万元的林业碳汇项目交易订单。

时至今日,内蒙古森工集团完成34笔碳汇交易,交易额达3500多万元……与之共生共荣的大兴安岭林区绿色旅游、林下特色种养业搞得红红火火、风生水起。

从卖木材到卖富氧空气、绿色产品,内蒙古森工集团绿色碳库、林区碳汇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这个“前列”,可谓名副其实——现在,林区森林蓄积量增至9.4亿立方米,碳储量超过17.2亿吨,生态系统年固定二氧化碳8500万吨。

从“万顷栋梁出林海”,到“茫茫林海值万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刻改写了林区命运。

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功能区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林区生态系统每年服务功能总价值6160亿元。

“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在林区工作30多年的内蒙古森工集团满归林业局北岸林场职工周义哲说。

非凡十年,改革大潮声浪渐高、气势磅礴!何止是去产能?又何止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十年来,全区支持全程网办的政务服务事项持续增加,市场监管高频服务事项已实现跨省通办……“放管服”改革让诸多办事难问题“寿终正寝”!

十年来,我区动真碰硬推进营商招商、投资体制改革,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结”……不少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应声而破!

十年来,蒙能集团等数百户国企完成集团层面重组整合,国企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奋起图强的国企改革,催生出全区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磅礴伟力!

十年来,我区畅通减税降费和绿色贷款、留抵退税、出口退税等通道促进经济大循环,引导产业转型升级……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内蒙古发展之船破浪前行!

十年来,内蒙古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奶业振兴、种业振兴深入推进……农牧业强、农牧民富的美好愿景融入全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洪流!

十年来,科技兴蒙遍地开花,全区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落地,30多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服务三次产业……科技体制改革翻开内蒙古改革创新的崭新一页!

十年来,我区全面禁止国有林区商业采伐,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与城镇开发边界,生态补偿、河湖长制度有效实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北疆落地生根!

十年来,我区构建形成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综合治理和社会救助走向长效化……内蒙古将改革融入“发展为了人民”的伟大实践中!

……

时间,是衡量使命担当的标尺。翻开内蒙古全面深改十年史册,一项项改革举措熠熠生辉,照耀内蒙古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历程!

非凡之力:十年改革泽被后世

改革无声,却改变着一切。

“改革,是决定内蒙古发展前途的关键一招。”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张永军说。

十年来,一股源自改革的强大正能量,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车轮滚滚向前。

这股正能量,是深得民心的呼和浩特市改革行动——

为彻底解决房地产遗留项目“办证难”,呼和浩特市针对规章制度“瘸腿”和管理短板等问题“问诊开刀”……全市545个“办证难”问题全部销号!

这股正能量,是光芒四射的鄂尔多斯市改革荣光——

依托“党建+创业+就业”全要素服务体系,鄂尔多斯市建成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天骄众创园,园内孵化出500多户企业与社会组织,圆了2500多人就业增收梦!

这股正能量,是载入史册的包头市改革经验——

包头市以慢不得的危机感,创新开展市民评议政府工作活动,大大改善了投资贸易和生产生活环境……该市入围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十佳城市”,堪称众望所归!

这股正能量,是难以忘却的呼伦贝尔市改革自豪——

呼伦贝尔市从生态保护、产业项目入手健全绿色改革发展考核体系,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民意调查……全市“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成为绿色考核风向标!

这股正能量,是载入数字化史册的兴安盟改革骄傲——

兴安盟加快产业数字化改造,建成我区首个数字化赋能和深度融入二、三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兴安盟大米”走出内蒙古,大步走向全国市场!

这股正能量,彰显内蒙古以“退”求进的胸怀——

全区累计退出钢铁落后产能340多万吨,退出煤炭落后产能4700多万吨,大批低效无效资产被处置……内蒙古转换发展动能的决心坚如磐石!

这股正能量,是温暖县域经济的金融体系改革实践——

自治区金融监管机构温情启动县域金融工程,全力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一企一策、融资启智的“保姆式”服务推动大批企业投身产业结构优化!

……

为什么能这样?历史的航程,总是充满波折。改革发展,亦概莫能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错重叠,全球发展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增加。

在此背景下,实践一再告诫我们:不改革,无未来。也基于如此清醒的认识,内蒙古以聚焦战略定位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定力一以贯之推进改革。

改革开路,发展的河流虽经曲折却一路奔涌向前。

意义非凡的十年,自治区党委深改委(组)先后召开50多次会议部署全面深改工作,开展100多项国家级试点改革。

改革,大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充满挑战而又无比广阔的改革之路上,内蒙古究竟收获了什么?

十年磨一剑,北疆换新颜。端起历史望远镜,内蒙古十年改革催生的高质量发展成效格外醒目。

——内蒙古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粮仓”“奶罐”“肉库”“绒都”……全区“名优特新”农畜产品总数跃居全国第一,诸多产品销往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内蒙古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煤电和全产业链现代煤化工基地,新能源发电量位居全国第一……全区现代能源经济迎来无比光明的发展前景!

——全区稀土永磁、储氢、抛光等新材料产业产值位居全国前列,国内最大的“源网荷储”示范项目落户我区……新兴产业渐成“集团军”阵容力挺内蒙古现代化建设!

——全区稀土就地转化率增至75%以上,全国近四成高铁用上了包钢稀土高铁钢轨……告别“挖土卖土”,内蒙古大步迈入稀土资源转化增值新时代!

——全区累计造林种草超过4亿亩,年均防沙治沙面积1200万亩以上,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实现“双提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内蒙古开花结果!

——呼包鄂乌和赤峰市、通辽市融入首都2.5小时“通勤圈”,蒙西、蒙东的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货畅其流……志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内蒙古放眼未来!

——全区12盟市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由90.6%提高到98.4%……治理体系现代化改革推动“平安内蒙古”行稳致远!

——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上一个1900元台阶,15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昭示内蒙古改革的美好未来!

……

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实干笃定前行。非凡十年,全面深化改革对内蒙古而言,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时代意义,更有催人奋进、奠定未来的深刻启示!(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帆)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