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昆明城市建设中消失的老地名

2014-10-15 14:31 来源:春城晚报 作者:记者 连惠玲 实习生 韩玉全

舌尖上的古老街巷

昆明人爱吃,因此一条街巷总是与美食有关,如珍珠巷(塘),居圆通山东南麓,东起珠玑街,西至青年路,长273米。此地历史上有泉水,涌如珍珠,得名珍珠巷,居民皆以泉水酿酒制糖,做豆腐、米线等,名噪一时。辛亥革命后成巷时以此得名,可惜1952年拆城墙时填塘建房,泉水也不复再有。

“我最怕三转弯,小时候总是说那里闹鬼。”让昆明本土学者庄国祥最为害怕的三转弯,却在清朝时大放光辉。只因这里一家美食店获得慈禧太后的嘉奖,美食店老板甚至得了官。

要说三转弯不得不提满洲巷(即今华兴巷旁)。清代因其地近云南巡抚衙门(原昆八中),满洲官员多居此而得名,也称旗人街。合香楼糕饼店,大约于清朝咸丰年间,由时任云南巡抚舒兴阿的两位膳食大师傅—满族人胡善、胡增贵父子所创,地点在满洲巷附近的三转弯。创业不久,合香楼便以其选料认真、制作精细、式样精美的糕点享誉昆明。使其大红大紫的头牌就是火腿“四两饦”。1884年,慈禧太后50寿诞题写《合香楼》墨宝赐胡善、胡增贵父子,诰封父子俩承袭奉直大夫。昆明有句老话,如果你做事出奇的顺当,就会被人说:你是坐在合香楼底下了!可见合香楼已深入老昆明人心中,有多么让老昆明人念念不忘。

不得不说,一条街巷的有名总是与这条街上的小吃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就如同武成路中“武成素食店”,其“豆花米线”让一代人无数次回味。

甚至作家汪曾祺也未能逃脱,“中国人很会吃鸡。广东的盐鸡,四川的怪味鸡,常熟的叫花鸡,山东的炸八块,湖南的东安鸡,德州的扒鸡……如果全国各种做法的鸡来次大奖赛,哪种鸡该拿金牌?我以为应该是昆明的汽锅鸡。”

汪先生说的汽锅鸡是当年福照街劝业场上的一家老店,让几代人念了又念,想了又想。

福照街,据《昆明地名词典》,因街之北有城隍庙,以“佛光普照”之意和福与佛谐音,因此得名。福照街是现人民中路至民生街段。

福照街中有一段成为劝业场,是辛亥革命后取的名字,意为奉劝人们好好工作,不要做偷盗抢劫的事情。那里形成了一条街,有很多人在那里贩卖商品,也有卖艺耍猴的,在当时都算正业。事实上,这样的名字在省外也还存在,不过昆明已经消失了。无论是吴葆璋先生还是昆明学者董保延,其儿时记忆都对劝业场上的汽锅鸡记忆深刻。

“最先使我感觉到的幸福之光,是家门口就能品到的喷香可口的汽锅鸡。那时,建水人包氏兄弟开的饭馆颇具特色:临街而置的炉灶上累至10层气锅,每到下午五六点便蒸气笼罩,鸡香四溢,顾客盈门,那块‘培养正气’的招牌格外醒目。这独特的风景一直延续到后来搬到另外一条街的‘东风餐厅’。幼时喝过的鸡汤当然没有什么记忆了,倒是关于寄托在其中的‘正气’之说却随着我的逐渐长大而铭记心间。”董保延在其文章中,提到的这段文字不禁让人流口水。

汽锅鸡发源于滇南,在昆明名扬天下。1947年,建水人包宏伟夫妇来到昆明,在福照街劝业场开设了昆明第一家汽锅鸡馆,即“培养正气”馆,因专门经营建水汽锅鸡一炮走红,此菜从此传入昆明。包氏夫妇还对汽锅鸡进行了改进,将云南名贵药材三七、虫草、天麻放进汽锅鸡中一起蒸。

当时就读于西南联大的汪曾祺就多次到过这家店打牙祭:“过去昆明人一说:‘今天我们培养一下正气’,听话的人就明白是去吃汽锅鸡。‘培养正气’的鸡特别鲜嫩,而且屡试不爽。没有哪一次去吃了,会说‘今天的鸡差点事’!所以能永远保持质量,据说他家用的鸡都是武定肥鸡。”

3/4<1234>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