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李郇:建设完整社区

2022-01-17 09:45 来源:城市规划学刊

作者| 李郇  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导,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完整社区最早起源于吴良镛先生在2010 年世博会闭幕大会上的一篇演讲辞。他强调社区要注重人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商品化。社区是人、空间、时间的完整体。当工程项目从规划者、建设者交到使用者的手上,它为谁服务,是不是使用者最需要的?建成之后谁来运营、使用和维护,这些主体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实质上是要求建立起建成环境与人、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因此,社区是通过一套完整的治理体系构建起来,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日常生活空间。

2020 年的一场疫情,把社区治理推到了新的高度。新冠疫情爆发后,城市公共交通停运,大型公共设施关闭,企业停工停产,居民的生活回归到了家庭,社区从一个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突然上升成为家庭与外界进行交往的重要载体。在基本活动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社区不仅要为居民提供居住空间,也承担起疫情防控、卫生管理、人员救助、信息传递等职能。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集体行为,如买菜、看病、交谈等都需要在社区这一空间层次得到解决。统筹、协作、参与成为一个社区日常生活中的至关重要内容。

交流、协商、合作是社区的传统。社区以里仁为美,讲究的是互通有无、抚恤相助、风雨共济。《周礼·遂人》规定“五家为邻,五家为里”,《尚书·大传》谓“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等等,都是我国早期社区生活的写照。现代西方社区的雏形是美国小农场,同样是脱胎于共同协作的社会关系。因此,从传统来看,好的社区空间不仅关乎建设,更关乎治理。

完整社区强调社区主体的作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统筹下,围绕社区的行为主体来理顺治理关系,是实现社区治理精准化的应有之义。明确主体关系能够更好地组织分散资源、统筹公共事务,传统社区管理中的“三驾马车”——居委会、物业和业委会,由于存在目标不一致、协调机制缺乏等问题,而成为社区各种问题的焦点,也无法应对城市中突发的危机事件,如疫情、台风等。

缺乏治理能力的社区往往体现在:①商品化的社区的三驾马车权益没有协调好,物业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很难为所有居民的共同权益负责,社区治理的主体不明确,常常演化成居民和物业对抗的态势,居民成了“被替代的主体”,居民之间成为“熟悉的陌生人”;②与生产单位“脱钩”的原单位社区,尽管居民之间仍有深厚的单位文化维系,形成社区共同体,但单位却成了没有管理之实的“虚拟主体”;③老旧小区年久失修,人员流动频繁,老龄化严重,则更是处于完全没有管理主体的“弃管”状态,社区的概念几乎不存在。

建设完整社区要充分发挥居民在社区活动中的作用,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完整社区建设体现在四个维度:完善的治理体系、完整的基础设施体系、完备的社会服务体系和共同的精神文化。其中,完善的治理体系贯穿在规划、建设、管理和群众享有等全方面。在城市建设进入存量时代的背景下,完善的治理体系可以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建立上下沟通的渠道,形成社区规建管的调整、适应和反馈机制。建立群众的参与机制,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评”的方法,实现社区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的共享。可以说,完整社区不仅是面向建设,更是面向人的社会需求。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主体缺席的社区,最终变成了诸多家庭“孤岛”的集合,暴露出快速城市化下社区建设的许多短板。如何通过建设完善的治理体系,使我们日常生活的社区具备应对危机的能力呢?其核心在于形成能够让多元主体产生紧密协作的治理关系。在具体操作中,属地街道往往扮演“大管家”的角色,通过将党的领导和政府公共服务下沉到基层,实现社区每个家庭的联动,同时可以发挥企业的社会公益和社会公益组织的作用,构建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具有韧性的社区。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