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中国式文化街区之昆明样本:老街的十年守望

2014-08-28 10:0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雨后的清晨,昆明的阳光带着清新的香味,丝弦腔、胡琴混合着的滇剧腔从青石板的甬道深处传来,悠长,带着一点“甜品”,又带着一丝“苦品”,昆明老街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75岁的曾松秀偶尔路过临街,会来到文明街、甬道街看看。如今她在甬道路的家已重新休整,对面的聂耳故居亦是,精雕的细琢在梧桐树下散发着古朴的香味。

“老街就像是镶嵌在昆明最繁华区里的一颗珍珠。” 曾松秀回味着。

它东起正义路,西至云瑞西路,是昆明CBD区域内最具特色的一块区域,也是昆明传统的商业旺地和核心商圈。

“这也算昆明最后的记忆了,昆明老街道也有,但这么一大片的原汁原味的街区只有这了。” 曾松秀感慨道。

上世纪末,昆明进入旧城改造的滥觞期,老街幸而保留。然而在近十年的开发保护上,它又面临了另一种尴尬局面,昆明行政区划调整及国家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新规,和之后的《物权法》,步步制约着它最终的定位。在各股资本和法规的裹挟下,老街的“腾迁”工作至今未完。

消失的老城

那么,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昆明老街去哪里了?“多被拆了,原来家里是两层很有特色的建筑。”记者在采访中从公务员到老百姓,当提起自家曾经的老房子,多有些怀念。

公开的资料显示,昆明的城市布局,从1915年云南宣布独立开始,昆明就贯彻了一个城建思路:拆老城建新城。1922年拆南门外面的城墙,到1956年,明代老城基本被拆完。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大量拆老城街道建高楼大厦,以至于形成了现在千城一面的‘混凝土森林’局面。”有专家曾这样描述。

有趣的是昆明某区的GDP资料显示,“建设有多少栋写字楼”成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该区领导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并不是昆明独有的,这是全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中的一个必然现象,我们势必是要让有实力的企业进驻,让不错的项目、好的企业进驻,我们也必须要做好完善的服务。”

1996年5月,云南省政府领导获得了 “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的举办权,云南共投入183.6亿元,用于全省的机场、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以及昆明城区的改造。为了筹办好这个A1类的世界专业博览会,昆明市展开了为期3年的造城运动。

在这面大旗下,昆明的城市建设水平提前了十年。

“而这个时期,也是整个中国造城运动时期,昆明的选择可以理解,云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尤其是和周边省市竞争的话,现代化城市建设运动是无法避免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1/512345>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