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中国式文化街区之昆明样本:老街的十年守望

2014-08-28 10:0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开发商的煎熬

沈海虹本人是国内较早全面论述城市遗产保护形成机制的研究人士,其导师是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系郑时龄教授。

为此,他们专门成立了昆明老街研究会、云南大学文化产业实训基地,做了大量老昆明的规划、建筑和社科方面的研究。

但配套设施的建设依旧是难题。好在2003年的协议中,捆绑了一些条件:“统一搬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这里面包括之江公司负责居民腾迁、之江公司负责项目改造之后的整体运营。捆绑协议是盘龙区政府给之江公司100亩地作为补偿。

在之江公司进入昆明老街改造项目不久,2004年,昆明正式启动主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此次调整中,昆明老街片区由盘龙区划入五华区。

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盘龙区承诺的100亩土地没了下文。

雪上加霜的是,2004年,“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开始实施,这是针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划界,但是具体的实施细则和保护规划与规范,是五年后才出台的,中间国家政策就空缺了五年。

“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沈海虹很无奈。

按照相关规定,昆明老街的改造腾迁后只能盖原来的高度,这就让拆建比非常低。一般情况下,拆建比小于3∶1,地产项目实施难度就较大。

2008年,《城乡规划法》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的出台,都和老街改造有关。

“这还不算什么,2008年,《物权法》颁布,不能拆迁,全部停,我们又重新论证,重新找好的补偿办法。中间经历的太多太多了,也太难太难。” 沈海虹表示。

这一年,为期三年的成都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全面竣工。

“根据政策的变化,我们也做了调整,当时昆明出台了‘腾迁管理办法’,天津在2005年也出台了这样的政策。2008年之后,老街项目的推进才算顺利些,现在二期还没完,三期也刚刚开始,还在腾迁着,算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沈海虹表示。

政府经济结构的文化转向

截至2012年末,宽窄巷子可出租面积约为3.2万平方米。2012年宽窄巷子实现营业收入0.46亿元。2013年前三季度,宽窄巷子游客数量达到1263.69万人。

昆明老街的光影依旧在残破的长着青苔的老建筑与修缮一新的未开发的两层小楼间徘徊。

“老街的腾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结束,二期腾迁已完成92%,第三期也刚开始,一天天在推进。”沈海虹还是带着希望。

本报记者了解到,10年中,因老街项目太困难,前景很难看清,而集团股权也有变化,有的股东退出了,但也有股东站出来继续对这个项目负责,整个项目投入不断加大,“我们笑说,在这个项目里,我们根本不是房地产开发商,更像是文化产业商人。”沈海虹笑着说道。

在老街周边的其他商业项目中,之江公司没有任何股权,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老街项目坚持下去。

而在第三期腾迁过程中,沈海虹也考虑到老居民的生态型问题,“我们不排除与有特色、人文情怀浓郁的老居民一起合作。”

3/5<12345>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