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十三五”京津冀等城市群将孕育全球城市

2016-04-18 09:55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徐振强

1950年全球城市人口只有7亿多,2014年增加到39亿。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4》指出,目前世界超过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50年该比例将上升到66%。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十三五”期间,从速度向质量转型的深度城镇化将成为发展趋势。当前,治理好城镇地区已成为21世纪各国面临的发展挑战之一。

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绿色化”,将“新四化”全面升级为“新五化”,以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西安和武汉等地为代表的中国超大城市将面临新的世界性机遇,逐步走向全球城市。

全球城市是城市管理创新的领跑者

全球城市是继世界城市之后全球化研究的核心,在1915年,英国现代城市研究和区域规划的理论先驱吉德斯率先提出了世界城市的概念。2000年初,萨斯基娅·萨森全面树立了全球城市的理论并提出了创建全球城市的战略。萨斯基娅·萨森基于全球劳动力分工提出了“全球城市”,约翰·弗里德曼等基于世界城市等级网络提出“世界城市”。

当前,世界上公认的全球城市包括伦敦、纽约和东京等。全球城市对全球治理贡献突出,并成为城市管理创新的领跑者。全球城市外交效应显著,成为国际地区交往和务实合作的舞台。

针对全球城市网络的内部结构与运作,曾有专家提出两项描述城市在全球城市网络中位置的指标:中心度与力度,以此考察城市节点的地位与作用。中心度是指一种集中资源或者能产生有效扩散的力量,考察一个城市中心度的关键在于与其相联系的其他城市的中心度;力度是指控制城市之间的资源流动的能力,一个城市的力度取决于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城市的力度。这种递归性的观点更符合网络结构的考察。

历史经验表明,伦敦、纽约和东京在20世纪的城市格局中占据全球引领地位,牵制全球资源的分配和经济的走向。结合全球产业分工、市场要素流向、中国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体量以及中国城镇化可预测的总体规模,中国一、二线城市应当在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中,明确新的高阶定位、承接更加多元化的国际分工、提升城市在全球地理中的要素优势、带动国内城市群整体的功能升级。当前,推进全球城市战略规划是我国特大型城市发展的方向,国际化、多元化、引领性等必须成为城市战略定位的核心导向。西安、重庆、武汉等中西部地区城市可能成为第二、三等级的全球城市。近些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东快西慢”格局已被打破,中西部经济快速增长,西部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影响力和控制力逐渐增强,西安、重庆、武汉等城市也开始吸引跨国公司。

面向2052年,美国、中国、OECD(经合组织不包括美国)和其他地区将是全球的关注重点。其中,中国将成为新的超级大国,经济总量全球第一。2013年,上海市总体城镇化率超过89%,有人将上海的城市嬗变分为三个阶段,目前已进入到全球城市(2010~2039)阶段,并对上海创建全球城市、城市功能、产业、空间布局、软实力、人口增长和公共设施、土地、能源、社会和治理等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我国全球(世界)城市推进现状

目前,全国有近百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城市的目标。世界城市是城市国际化的高级阶段,具有世界影响力,是全球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制高点。自2000年以来,国内城市如北京、武汉、上海和广州等相继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构想。

北京市在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中明确提出,2050年北京将建设成为世界城市。北京市委、市政府在第十届七次会议上提出围绕北京、天津城市区域,建构一个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模式,形成开放程度高、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节点,京津双核共同打造世界城市地区。

17世纪中叶,清政府宣布广州为全国惟一的对外通商口岸,独揽全国外贸,其国际知名度迅速提高,并成为世界第三大城市(次于中国的北京、英国的伦敦)。因此,广州有成为全球城市的历史基础。香港在2030规划远景和策略中提出,香港要与内地城市加强紧密联系,成为国际大都市、亚洲主要都会。深圳在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定位为“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城市”。

武汉在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中定位为第三层级世界城市,即在洲际有一定影响,是区域的重要文化中心。上海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也提出了全球城市的目标。在新一轮发展过程中,作为长三角以及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港口城市,上海市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上海的目标是建设世界级城市,宗旨是服务全国。

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距离世界城市仍有一定的差距。北京的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偏低。按建设世界城市的标准,服务业GDP比例明显偏低、基础设施薄弱。上海市的国际影响力、服务力、引领力和控制力的差距还非常明显,尤其是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等功能层面,在全球发挥的作用还不够。与此同时,虽然其金融市场完备,但是参与主体、主要产品、服务对象等都还非常狭窄。武汉市距离世界城市的目标也有较大差距。因此,《武汉2049》提出武汉的世界城市目标是分层级、分阶段和分功能的。

区域节点性城市预判

全球城市是世界经济体系的节点,将各区域经济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专家认为,世界城市形成的基本动力来自于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在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过程中,所有城市均会重组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使一些城市凸现为全球的关键城市。全球城市的形成是多方面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世界上主要城市成为全球性资本流动的节点,通过复杂的全球城市体系成为整合全球生产和市场的指挥者和协调者;信息化便捷了交易活动和资本流动,联系了空间上遥远的地域,构筑了全球城市网络体系;经济全球化使少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中心控制和专业服务集聚程度增高,推动全球城市发展。

自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近些年世界经济已经复苏,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开始启动。我国经济将继续高速发展,科技创新和技术运用上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也会明显缩小,产业结构和产品层次不断提升,在世界经济的分工格局中将向着更有利的高端方向转移。

经济全球化在未来30年将经历低潮到新高潮的转变,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未来几年经济全球化将处于相对低潮期,世界金融体系和经济格局也会调整分化,增长中心开始从西方转向东方,亚洲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后重新积聚力量,将催生新一轮技术革命,掀起新的经济全球化高潮。在这个过程中,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会迅速出现一批具有实力的城市。到2040年左右,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能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城市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会得到极大的增强。中国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城市,以香港-深圳、北京-天津、上海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城市将伴随经济全球化脱颖而出,成为新兴的全球城市。

面向2050,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发展的国际性因素逐渐增多,我国的一些城市将发展成为国际化城市,国际金融业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现代化交通和通信进一步发展,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重庆、武汉、沈阳、南京、杭州、西安、成都、青岛、大连等城市将率先进入国际化大都市行列,其中一些城市有望成为全球城市。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可能成为第一等级的全球城市。普华永道伦敦事务所根据各个城市预测的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排名,到2020年,以经济产出衡量,东京、纽约和洛杉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但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城市。2020年,上海将从第32位升至16位,北京也将跻身前30位,排名第29位。牛津经济学公司在最新发布的《世界750座大城市未来的机遇与市场》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全球50个最大城市经济体中国占17个,24座中国城市跻身全球经济50强,其中按GDP总量,上海、天津、北京、广州、深圳分列2、3、4、6、7名。全球城市依托区域发展,与周边腹地形成交流与合作,通过资本、信息、人才的流动与周边地区构建强大的内在联系。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率先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区域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重点区域,上海、广州、深圳、北京作为三大区域的中心城市,最具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目前已有一定的国际经济要素集聚。未来30年,随着区域发展的整合、产业转型和经济转型升级,这些城市有机会和实力成为全球城市。

迈向全球城市的冷思考

城市升级发展并在世界城市体系当中深化和巩固已有的地位,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城市群的总量和人口的规律性集聚,为超(特)大城市迈入全球城市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与此同时,这些城市也应当结合中国城市当前特点,总体上处理好城市文明、城市竞争力和创新、城乡融合、大城市病、城市治理、城市运营服务和城市产业升级与活力再造等关系。在“十三五”时期,从城市系统性出发,注重绿色、低碳、生态、韧性和智慧的协同规划,特别是针对既有城区的更新,应坚持有机绿色化更新的理念,充分运用PPP等合作模式,优化以往的城市建设投资方式,并加强公共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管,特别强调国际性资源和要素在城市空间上的聚落和集成,为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做好空间设计,加快引导产业升级,并注重依托产城融合的模式推进卫星城开发,对既有城市实施最为严格的保护性更新,避免城市短命建筑的出现和暴力拆迁事件的出现。发挥互联网思维的优势,注重优质公共资源在区域内外合理流动,真正实现全球城市核心区的溢出效应,实现区域性繁荣,而不是强化断崖式或边界性畸形发展,这样才能有效制约城市增长边界地区的有效管控,抑制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促进城乡协同发展。

(作者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