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正文

边兰春:城市更新需做到历史保护传承与更新活力再生的有机统一

2025-05-13 10:44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研究院院长

城市更新是一项具有持续性、复杂性、社会性的工作。用精细化的更新提升城市的内在品质,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既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又要通过创新手段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实现保护传承、推进活力复兴。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且不可替代的珍贵财富。全面加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需要在当前积极做好城市更新的同时,全方位守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实现历史文化与人文活力的再生。精心呵护前人留下的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防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扭转失管失修、利用不当等突出问题。同时,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既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使历史文化遗产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并通过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新文化、孕育新业态,同时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广州恩宁路、南京颐和路等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注意构建新时期的街区保护利用模式,通过文化注入实现地区功能修补,提升街区公共服务水平,力求“见人、见物、见生活”。

统筹保护更新、推进活化再生。城市更新与保护传承是城市建设的永恒话题。在新时期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特点地区的城市更新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城市更新策略,采用“针灸”“织补”等微改造方式,营造公共开放空间,补足配套设施短板,找准城市更新中影响城市活力再生的关键症结和影响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在有机更新过程中,科学做好“留、改、拆”的工作,清醒意识到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带来的不可逆转的危害,保护好独特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名木古树、建筑风貌和场所文化。统筹好保护更新,科学推进活化再生。

北京西城区大栅栏观音寺“共生街区”的保护更新工作,充分利用“党建+文化+运营”的融合发展模式,把民生环境改善与文化业态植入相结合,整合重组空间资源,引入多业态共生,激活片区整体活力。

更新思想先行、创新机制为本。存量时代的城市更新是一次城市转型发展的崭新探索。城市更新行动战略的落实,需要发动多元主体参与、更新思想意识、创新政策机制、探索多样实践做保障。推动多方参与不仅涉及有效平衡多方利益博弈,还在于鼓励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保护更新的工作中来,把城市更新行动的落实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目标有机协同起来,探索城市更新与活化利用过程中的底线管理模式。创新政策机制和管理模式,从蓝图规划向行动引导转化,以更新行动计划作为多部门职能协同、政策优化、机制创新的出发点,真正体现城市建设的“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把实现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人文活力的社会化复兴作为更新工作的核心导向。

南京颐和路、青岛四方街、浙江湖州小西街、江西永新南门街区等城市更新项目,都注重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系统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并强调以新旧共生为格局,让历史环境适应性再生,在社会、经济、文化多方面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新技术赋能、技术规范优化、精细化管理。城市更新需要久久为功、扎实推进。新的数字化的技术方法,不仅体现在城市更新新场景的应用和历史文化的展示体验等方面,还能够对城市更新和历史保护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强大的助力。同时探索现行消防、市政、结构安全的技术规范优化,也是一项亟待加强的基础性工作,是有效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保障。

城市既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文化生活的家园。存量时代的城市更新是持续解决城市复杂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必须把历史保护传承与人文活力复兴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任务来抓。城市活力复兴的本质在于城市更新过程中持续性地对承载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空间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的保护,地域性、文化性的传承,以及动态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

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二批)

历史文化传承类

1.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古城保护更新项目

永新古城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已公布挂牌历史建筑42处,较好地保留着传统生产、生活样态,是永新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乡愁记忆和红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2019年起,采用小尺度、渐进式、微改造模式对永新古城实施更新,开展市政基础设施提升、街巷环境整治和立面改造、建筑分类保护修复、业态植入、口袋公园建设等工作,推动功能完善、品质提升,使永新古城成为吉安市乃至江西省的传统文化保护展示窗口 。

图片

永新古城更新后实景

未标题-4.png

幸福街上历史建筑更新前后对比

2.广东省广州市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

恩宁路骑楼街诞生于1931年,被誉为“广州最美老街”,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是粤剧、武术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地,也曾是广州市危旧房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亟须修缮维护及更新改造。2016年起,深入探索微改造“绣花功夫”,通过街区保护规划、试点实施方案、房屋修缮方案、产业运营策划“四位一体”实现全流程历史街区保护利用,完成640余米长的恩宁路骑楼街修缮活化、500米长的恩宁涌景观提升、约5.5万平方米建筑物的修缮提升,在保留传统业态、遵循整体风貌的基础上积极引入新业态,老街区既保留了老西关的乡土文化韵味,又能迎合当下年轻人的兴趣喜好。

                 图片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

图片

改造后的骑楼立面

3.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观音寺片区“共生街区”起步区保护更新项目

2020年10月,北京市启动观音寺片区申请式退租工作,历史文化街区腾退疏解后,仍有大量居民在原地生活,存在区域市政配套及生活配套不完善、零散资产管理及利用难度大、街区可持续管理及共建机制未形成等问题。区属国有企业作为实施主体,围绕老城保护和民生改善两大任务,提出“共生街区”理念,大栅栏观音寺片区“共生街区”起步区注重整合空间资产,以整院带零散,以共生带纵深,提升资产利用价值,实现片区化运营,解决大杂院面临的众多难题。

图片

姚江胡同更新后实景

0.png

姚江胡同下沉院改造前后对比

4.江苏省南京市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

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是南京市规模最大、密度最高、保护最好的民国住宅集聚区,共13个片区、285处院落,包含24处大使馆旧址、8处公使馆旧址、9处“一带一路”国家使领馆旧址,有着较强的历史文化影响力。街区拟新增开放79处院落,遵循保护性开发原则,以文化为肌理、以产业为核心、以空间为载体,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以有效的修缮保护、业态规划和产业导入,激活区域更新、推动产业升级,在保持街区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实现功能品质的提升与改变。

图片

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后实景

0-1.png

宁海路46号修缮前后对比

5.重庆市南岸区重庆开埠遗址公园城市更新项目

重庆开埠遗址公园位于城市两江四岸核心区域,更新前,建筑界面较差、植被杂乱无序、道路通行不便,经体检发现,所在片区的社区共同体建设落后,空间功能单一、活力不足,特色匮乏、文脉标识模糊。2020年起,市属运营管理企业以“保护修缮+公共服务+活动策划”更新方式,保护修缮立德乐洋行旧址群内8处文保建筑、2处优秀历史建筑,复建7栋老旧建筑,并增补公共配套建筑、整治公园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引入研学培训、特色餐饮、文化创意、艺术集市等新业态,精心打造集博物馆、社区商业、文化公园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公园。开园以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了大量游客,公园的建成补齐了老旧社区公共设施短板,对周边小区环境提升和商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图片

重庆开埠遗址公园更新后实景

图片

利用道路下部消极空间打造青少年活动中心

6.浙江省湖州市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

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湖州市井生活的代表地,分为小西街片区和状元街片区,内有省、市级文保单位6处,历史建筑13处,传统风貌建筑20余处。多年来,因缺少有效保护更新,街区内存在建筑质量老旧、基础设施落后、生活配套不足、环境卫生脏乱、当地居民生活条件恶劣等问题。2010年起,持续开展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业态植入等工作,推动街区向文物保护、文化展示、商业、居住为一体的城市复合功能区转变。2022~2024年,开展新一轮“微改精提” ,对街区整体实施城乡风貌保护提升,设施更加完善,业态更加丰富,服务品质进一步升级。                                              图片

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后实景

0-2.png

街区整体保护修缮前后对比

7.山东省青岛市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

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建于1897年~1914年)是青岛开埠之地、主城发展之源,街区内的里院建筑群是东西方建筑理念融合的产物,是青岛地域性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项目包括风貌保护建筑106栋、里院建筑89处,是青岛市现存数量最多、保留最完整、单体面积最大的里院群落。经岁月洗礼,街区所在的西部老城区逐渐衰败,原住民流失、居住空间拥挤、建筑破旧、风貌混乱。2019年起,分三期对街区内历史风貌建筑进行保护修缮,本着“以人为本、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拆除公共区域私搭乱建,恢复老建筑原有形制,对道路实施步行化改造,配齐水电气暖等现代化基础配套,吸引百余家各类商户入驻,环境品质、街区活力显著提升,已成为市民及游客体验青岛闲适文化的必到之地。                                              图片

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后实景

图片

里院记忆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