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会客厅 > 正文

中小城市吸引年轻人要提高现代化水平

2023-04-11 09:4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记者 王雪儿

一些离开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又悄悄地回来了。

曾经,一些年轻人选择“逃离北上广”。然而,当他们去往别的城市,回到家乡,却有另外的迷茫。“到了小城却无法融入”“回家之后,有些微妙的后悔”……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关于“逃后生活”的讨论中不少人提及“不适”。他们中的一些人鼓起勇气,重回一线城市找回熟悉的生活轨迹。

年轻人为什么会选择“回笼漂”?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日专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郭元凯。

“回笼漂”逐渐呈现出家庭迁移的趋势

中青报·中青网:年轻人重回“北上广深”,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郭元凯:青年个体发展的利益诉求与城市现有承载能力之间的有机融合,是城市与青年双向选择的根本逻辑。离开与返回正是这种双向选择的表现形式。

首先,前三年,由于疫情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不少青年选择离开“北上广深”。但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以及复工复产的推进,城市原有的发展节奏被激活,岗位需求的拉力以及青年内心渴望恢复到正常工作生活秩序的推力,共同促使青年重返熟悉的“北上广深”。

其次,当下的青年群体更加强调自我实现和精神需求的满足,返回非一线城市后,慢节奏的生活虽然安逸,但基础设施和文化产品供给相对匮乏,难以承载青年在一线城市业已熟悉的生活方式,这促使他们踏上了重返的旅途。

中青报·中青网:“回笼漂”的人群与“首次闯荡一线城市”的人群有什么不同?

郭元凯:从年龄结构上来看,“首次闯荡一线城市”的人群年龄整体小于“回笼漂”的人群。从人口迁移形式来看,“首次闯荡”的人群一般是个体迁移,他们只需要考虑个人在城市发展的需求,但“回笼漂”的人群则呈现出一定的家庭迁移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专项调查显示,在城市定居的新生代农民工中,与配偶或对象在城市一起居住的比例为64.4%,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比例为49.6%。

从需求及心态来看,“首次闯荡”的人群虽然对经济收入有一定诉求,但更多是开眼界、增阅历、长本事,外出目标整体较为模糊,“回笼漂”的目的则更加明确和具体,比如增加收入,为了子女教育,学习一技之长等。“回笼漂”的心理感受更多是归人,而非过客。

总体来看,“回笼漂”人群具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和发展目标,并且不同年龄段的青年存在群体差异性。从个体生命历程的角度来看,这与个体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密切相关,整体呈现出外出闯荡的年龄越大,其心态与目标中家庭因素占比越高的特点。

青年在城市间流动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

中青报·中青网:近年来,青年的城市迁居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郭元凯:“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青年自带流动属性,是当前人口流动的重要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青年人口城镇化率为71.1%,高于整体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2个百分点,青年通过城乡流动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实现发展跃迁。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以及各地人口政策的变化,青年的城市迁居行为也受到一定影响,整体呈现出“向大城市和都市群移动”的趋势。从迁移情况来看,一线城市集聚度依旧较高但增速放缓,新一线城市虹吸效应明显加大,三线城市稍有流入但变化较小,四线城市呈净流出状态。以北京市为例,2022年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为2184.3万人,比2020年减少5万人,新一线城市杭州,2022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237.6万人,比2020年增加41.1万人。成都则从2020年的2094.7万人,增加到2126.8万人,两年间增加了32.1万人。

青年人口比例的下降也会倒逼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出台更多人口政策来吸引青年、留住青年。值得期待的是,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纵深实施,城市之间的差距会不断缩小,青年在城市间流动的选择空间也越来越大,在多个城市不定期往返居住的流动趋势也将成为现实。

中青报·中青网:文化娱乐资源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青年迁居?

郭元凯:文化娱乐资源会影响年轻人的地区迁移,特别是现阶段青年群体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倾向明显,对生活质量要求更高的背景下,文娱资源的影响力度逐步加大。但与物质需求能否率先满足相比,单纯的文化娱乐资源并不能完全主导青年的地区迁移,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青年人生阅历的增加,文化娱乐资源对青年人的地区迁移力也会呈下降趋势。

青年的地区迁移更多强调的是“性价比”“平衡感”,追寻的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的双满足。迁入城市不但要能够满足个体发展的物质需要,还应提供更高水平、更具多元、更富活力的品质生活。

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凸显

中青报·中青网:“回笼漂”现象的出现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的哪些问题?

郭元凯:“回不去的家乡、融不进的城市”——这折射出流入地与流出地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基本公共服务不足、社会支持网络不健全等方面,这也凸显了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中青报·中青网:“回笼漂”会导致大城市人才过剩,中小城市人才紧缺的问题吗?

郭元凯: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

“人才过剩”本身是一个相对概念,城市之所以发展在于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因此,城市人才的定义应该是一个广义概念,人才需要以更广泛的姿态分布在城市各个领域,城市除了追求高精尖人才之外,对于技术工人、服务业人员等也应纳入其中。

一线城市消化人才的空间总是存在的,这取决于如何更好地认识青年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如何发挥青年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如何提供有利于青年发展的城市环境。

中小城市想吸引年轻人,就要着力提高城市现代化的水平,不仅是物质环境现代化,更多的是城市运行机制的现代化,这就包括了城市治理理念更新、城市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与公共服务发展等。

小城现状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城市治理者树立全新的城市发展与青年发展理念,并做好两者双向奔赴的顶层设计。现阶段要明确城市定位,突出自身特色,在城市中要不断创造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提供良好生活保障,同时要补齐短板,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和文化产品的充足供给。通过人本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不断改善青年发展的工作生活环境,真正留住青年。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