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北京历史街区调研:完善政策 留住古都风貌

2014-08-08 14:20 来源:人民网

资金投入不足

缺少历史街区保护的专项资金。目前,北京市对文物修缮的资金,一年仅有10亿元,这对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来说,可谓杯水车薪,需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统筹使用资金不够。在历史街区房屋修缮、基础设施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资金使用分散,统筹集成度不高。

融资渠道单一。缺少社会资金引入保障机制,民间资本参与文保区建设的潜力亟待开发。

管理不到位

管理主体不明确。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名城委和规划、建设、文物、文化等众多部门,但主管单位不明确。因而,针对街区保护的统筹力度不足,市区两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职责也不太清晰,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急需健全。

管理思路有待深入研究。目前,在历史街区保护方面尚未找到适合的有效管理思路,因而管理效果不明显,出现了人口疏而不减、低端产业聚集等现象。

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强的、专门的、系统的管理制度,在某些方面出现了管理失控的情况,如,房屋出租市场混乱、违章建筑边拆边建,等等。

旧城改造不规范

缺乏合理统筹。大规模改造项目的开发导致北京旧城一些历史街区风貌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在一些历史街区中,四合院的破坏现象比较严重。不同街区的保护与整治力度不同导致了旧城历史街区的现存条件良莠不齐。有些项目打着危改旗号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给旧城历史风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

项目审批不严格。一些改造项目规模过大,建筑高度没有合理的控制方案,对街区文物、胡同、四合院景观造成破坏,对首都的历史风貌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4/6<123456>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