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中国诞生能“刷脸”城市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如何

2016-10-17 09:20 来源:中国网 作者:戚易斌 李智

近年来,银川市大力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七道阳光-视觉中国)

中国网新闻10月17日讯(记者戚易斌 李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本月11日发布了一篇题为《银川:一座能“刷脸”的智慧城市》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正在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科学技术上的奇迹,充当起了中国大都市的智慧城市模板,并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最智能化的都市之一。

银川:你的脸就是信用卡

CNN的报道称,在银川的公交车上已找不到传统的投币箱,取而代之的是面部识别系统。同智能手机上的指纹解锁功能类似,这套面部识别系统将乘客的脸同他们的银行账户绑定,这意味着人们不会再因寻找零钱而耽误上车。

在智慧小区的街边,最新的太阳能公共垃圾箱随处可见,当垃圾装满后具有自动压缩功能,这使其容量增加了五倍。智能垃圾箱在容积堆满时会自动发射信号,方便环卫工人知道何时应该清理。

去食品杂货商店购物也可能成为历史。居民现在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在网上点单买菜,不过他们不用等待生鲜货物到家,可以在集中设置的生鲜冷链柜中取到他们购买的食材。

银川市副市长郭柏春在2016 TMF全球智慧城市峰会上指出,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有利于解决城市发展中所带来的城市病,实现便民、利民、惠民,也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并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中一个可以启动的、无过剩之忧的新经济增长点,不仅可作为一国经济走出低迷之战略,也可成为区域发展战略。

2014年11月27日,日本松下公司在神奈川县藤泽市打造的“智能城市”向媒体亮相。(共同社-东方IC)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

智慧城市建设能有效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更良好的城市空间,对提升城市竞争力至关重要。因此,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中长期发展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措施。

新加坡

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成绩引人注目。新加坡市建立起一个“以市民为中心”,市民、企业、政府合作的电子政府体系,让市民和企业能随时随地参与到各项政府机构事务中。在交通领域,新加坡推出了多个智能交通系统。在医疗领域,开发了综合医疗信息平台。在教育领域,通过利用资讯通信技术,大大提升了学生对学习的关注度。

斯德哥尔摩

瑞典的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体现在交通系统上,而首都斯德哥尔摩则是智慧交通的标杆城市。斯德哥尔摩平均每天有45万辆汽车驶过城市中央商务区,严重交通拥堵时有发生。为此,瑞典公路管理局请IBM为其设计、构建并且运行了一套先进的智能收费系统,包含摄像头、传感器和中央服务器,确定交通工具并根据车辆出行的时间和地点收费,这一举措将交通量降低20%,排放量减少12%。

伦敦

伦敦的“贝丁顿零化石能源发展”生态社区是英国最大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社区,其建筑构造是从提高能源利用角度考虑,是表里如一的“绿色”建筑。该社区的楼顶风帽是一种自然通风装置,设有进气和出气两套管道,室外冷空气进入和室内热空气排出时会在其中发生热交换,这样可以节约供暖所需的能源。由于采取了建筑隔热、智能供热、天然采光等设计,综合使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该小区与周围普通住宅区相比可节约81%的供热能耗以及45%的电力消耗。

首尔

韩国首尔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智慧城市之一。首尔的智慧城市计划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在城市设施管理方面,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掌握道路、停车场、地下管网等设施的运行状态;在城市安全方面,利用红外摄像机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提高了灾难监测自动化水平;在城市环境方面,智慧环境系统可自动将气象和交通信息发送到市民的移动终端;在城市交通方面,智慧交通系统可实现对公交信息和公共停车信息的管理,并智能地实现支持残障人士出行和控制交通信号。

2016年10月9日,广州市区,2016年共享单车分析报告,摩拜增幅达172.7%。智慧城市来临,“摩拜单车”依靠互联网+大数据成都市新宠。(郑凯夫-东方IC)

建设智慧城市应注意什么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的70%将居住在城市环境中,世界各国面临的能耗及公共服务压力可想而知,因此,智慧城市建设必须要为这些挑战作好准备,为人们提供安全、便利、智能的绿色城市生活环境。

各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虽特色不同且风格迥异,但却有共同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首先,智慧城市建设对政策具有较强依赖度,因此政府进行主导,并制定和推进一系列强有力政策、规划和顶层设计,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至关重要;其次,要吸引和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加强与公众互动,获取广泛支持,同时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信息产业发展,提高建设效率。此外,还要注重智慧服务,加强“智慧保障民生”,避免简单的技术应用与单纯的智能管控。

智慧城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巨型系统,需要各产业立体化配合,涉及方方面面的多个环节,包括投融资、基础设施提供商、集成商、应用方案提供商、数据提供商等,而底层技术的创新应用则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而且,每座城市的实际情况都不相同,城市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着眼长远和大局,有计划、分步骤地有序推进。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