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量规划的核心:交易成本
经济学中,最接近存量规划需求的理论分支,就是制度经济学。这一由科斯创立的经济学分支,核心就是产权及产权交易的成本。近几十年来,这一理论分支大放异彩,多位学者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存量规划的最大特点,就是既有空间资源为众多产权人共有。城市公共服务的提升,必须必须经由集体行动才能达成。制度设计取代工程设计,成为城市规划的主要工具。自然,制度经济学便成为城市规划转型最顺手的工具。
制度经济学肇始与科斯关于交易成本的两篇著名的文章,《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其中,《社会成本问题》主要思想,被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勒表述为科斯定理。关于科斯定理的表述由很多,但科斯本人大多不甚认可,甚至认为是对自己思想的误读。我对科斯定理的描述是:在交易成本为零时,产权应当配置给能带来最大净剩余的使用者。
举例而言,一块地,适用于工业还是商业,或者,一块居住用地,是用于低强度开发的豪宅,还是高强度开发的商品房,取决于两者谁能创造最大的净剩余(利润)。在增量规划里,这块属于政府。只要设计一个制度,比如招拍挂,马上我们就可以确定谁应当获得产权。但在存量规划里,原有土地是有产权人的。说服原有产权人转让给更有效率的使用者,需要额外支付成本。这个成本,就是科斯所谓的交易成本。
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制度的限制,这个成本可能非常巨大(特别是当产权有大量产权人共有时),以至于超过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好处。这时,产权就会锁定在原来低效率的产权人手中。因此,存量规划的核心,就是设计出必要制度,将提供新的公共服务所必须的交易成本,减少到新增公共服务带来的收益之下。
所谓制度,就是交易的规则。不同的交易规则,交易成本差异巨大。一个单位拥有一栋宿舍楼,如果它认为加一个10万元的电梯,可以使物业升值20万,它就会增加电梯。但如果这栋楼“房改”了,交易的规则马上就会不一样。按照新的交易规则,是否要加电梯需要全体业主同意。显然,一楼的业主对加装电梯毫无兴趣。这时楼上能从电梯中带来好处的业主,就要付出一笔“交易成本”,收买一楼的业主。如果楼上的业主组织集体行动和补偿一楼业主的“交易成本”大于20万元,电梯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就无法提供。
一栋楼如此,一个城市也是如此。任何集体消费,都必须有对应公共服务设施——消费汽车,就必须修路,建加油站;消费电器,就必须有变电站。而所有这些,无不需要新征土地,无不涉及产权的转变。说没有征地拆迁就没有新中国,有点过分,但如果说,没有征地拆迁就没有城市化,却一定是千真万确。不仅发展国家如此,高度发达国家依然如此。发达的城市,一定是交易成本较低,集体行动能力较强的城市。
凡事没有两全。“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看上去是对产权的高度保护,但其后果则可能是高昂的交易成本。打开制度设计的宝库后,存量规划的内容,就变得极为丰富。制度设计的核心,就是如何减少交易成本,使城市能“自动”完成从效益用途转向高效益用途,从低效率使用者向高效率使用者的转换。
2/5 | < | 1 | 2 | 3 | 4 | 5 |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