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气候危机下的城市与规划:提升城市免疫力

2023-12-19 11:33 来源:人民政协报

眼下,今冬以来最强寒潮天气过程正在影响我国,我们亦在全力准备防范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

暴雨、洪涝、地震、台风、高温、极寒……近年来,这些过去偶尔才出现的词汇带来的破坏力频频冲击着人们的认知。全球极端气象灾害发生数量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对城市系统造成的损失更是巨大。

640.png

△图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

“城市不仅需要具备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治理能力,还需要提高面对风险的快速应对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这就是我们强调的韧性城市的建设理念。”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通俗简单地讲,就是城市要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各类灾害风险。”冯远向记者介绍,“韧性”这个词最早是在物理学中被使用的一个概念,后来逐渐被引用到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里,出现了城市韧性、韧性城市的说法,并在20世纪末被引入到中国。在她看来,韧性城市的基本特征主要包含有两点:一是当灾害发生的时候,城市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抵御、吸收和化解外界对其产生的影响,可称之为抵御、适应能力;第二是能够从灾害中快速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可称之为恢复能力。作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和结构工程大师,在建筑设计领域从业超过40年的冯远一直坚信,建筑物的安全性,应该始终是结构设计的出发点和遵守的底线,“同样,安全也应是城市发展的基石”。

一方面,极端气候加剧,城市面临灾害风险上升,与此同时,城市还会遭遇很多外力冲击,包括停电、疫情、生化危机,甚至黑客攻击等,城市系统可能因此而瘫痪;另一方面,城市化推动人口高度集中,城区人口密度高,一旦灾害来临危害就会放大,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我们需要为种种冲击预留空间与应对的能力,“但事实证明,我们的城市还没有做好准备。”冯远说。

我国“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建设“韧性城市”。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而早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冯远就提出过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提案,并引起了广泛关注。身处地震活动频繁的西南和过去几年新冠疫情和气候极端化给社会经济运转及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一系列严峻挑战,坚定了她的思考,那就是城市发展扩张,应该实现抗风险能力的同步提升。城市的人口规模、GDP、产业结构、宜居宜业等都很重要,城市韧性也一样重要。要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增强城市建设的韧性,让城市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城市面对重大风险的快速应对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

城,本指都邑四周用作防守的墙垣。防御,是城市与生俱来的使命。“韧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切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某个部门或者某个行业的事情。”近年来,提高城市韧性、增强抗风险能力,正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的重大课题。在冯远看来,气候变化应对本身就是一项跨学科、跨领域的议题,推进韧性城市建设,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并系统发力。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这就显示出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冯远说,城市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加强韧性城市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城市发展需要的韧性城市基本理论、指标体系、规划方法和相关建设管理及技术标准,做好韧性城市规划建设的顶层设计。此外,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工程技术方面,要将韧性城市理念贯穿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维的全过程。”基础设施就好比是城市的骨骼与血脉,一个韧性城市的基础设施必然是完备、坚韧且能保障城市的各项功能正常。冯远建议,将防灾目标和指标分解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中;在传统建筑设计中,考虑“弹性”设计,提升技术预见性;在防灾方面,从建筑抗震、抗洪、抗风的传统设计思维方式向适应性、可恢复性设计思维转变,尽可能减轻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的损伤;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提升城市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信息服务等功能。

建设韧性城市是提升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城市治理能力的“里子工程”。因此,韧性城市的能力建设,不仅指“硬件”的基础设施,也指“软件”的调度指挥系统。冯远特别强调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她认为,同样的硬件条件,管理与服务的精细化是提升城市韧性和宜居性的关键。面对台风和暴雨的冲击,不同城市表现出的社会治理水平的差异是显著的。她建议,要提高政府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要从单一风险应急管理模式向多领域、跨学科、多部门协作的应急工作模式转变。

以往的经验教训表明,城市防灾减灾,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对重大灾害事故监测预警、风险防控、应急处置和灾害恢复重建的支撑作用。冯远认为,在信息化与大数据时代,韧性城市建设应与智慧城市建设相融合,借助空、天、地灾害信息感知网络与大数据,建立高精度的洪涝等灾害预报和预警系统,以及面对极端气象灾害下的应急管理体系和防灾救援体系,最终实现精准预警、快速救援、降低损失、及时复原的目的。

雨季来临,城市可以像海绵般“呼吸吐纳”;突发自然灾害,社会可以快速广泛动员;灾后复产重建,社会各界可以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这些都是城市韧性的体现。”在冯远看来,韧性城市代表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为夯实城市发展的安全基石,提高城市的韧性、提升城市的“免疫力”重要而迫切。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