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通盘规划提高城镇化质量

2014-10-27 09:5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祝乃娟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这直接触及到公众关心的“马路拉链”问题。

“马路拉链”是一个通俗形象的说法,大致是指挖了填、填了挖,这种现象在我国许多大小城市都存在。显而易见的是,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城市管理的“九龙治水”,城市管理不能统一规划,地方职能部门各自为政。这种“拉链”还只是表象,但如果一直缺乏协调统一的城市规划的话,无论是已经非常具有光鲜外表的中大型城市,还是正在进行城镇化的小地方,都难以有效提高其城镇化的质量。城镇化的质量,正如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所说的,城市建设既要重视面子也要重视里子。

显然,治理“马路拉链”需要协调好各职能部门,比如电力、煤气、环保、自来水等部门。这需要地方以一盘棋的发展思维来对待城市规划,而不只是出于GDP的考虑,又或是某些地方年底出于“突击花钱”的考虑。此外,一个地方的城市规划,也应给予当地民众更多的发言权与知情权,须知,社区民众是对其社区相关的利益感知最深的,将城市规划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必定会事半功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各种公共资源的浪费。

说到底,城市规划其实是如何处理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的问题。城市规划者首先要以城市居民的利益与城市的发展作为一切规划的基点,而不是主要充当“经营城市”的角色。一些城市“逢雨必涝”、市内“看海”的情况为什么会屡次出现呢?究其原因,这种治理与规划的特征是具有长远性,城市管理者短期内在这方面用力,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政策效果,但管理者的任期却是明确的,这种矛盾使得这种问题屡次出现而不得其解。政府转型就是要打造服务型政府,以当地民众利益为先,而非只重短期政绩,当然这仍需要GDP考核制度的改革与淡化。

对于公共服务型事业,除了确立服务型政府,还需要明确方式与手段,即如何更好地提供这些公共服务与产品。陈政高表示,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价格形成、调整和补偿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搞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明确政府和企业的契约关系。很明显,政府无法也不必要亲自提供这些公共产品与服务,有些领域可以交由市场提供,政府则采购这些服务。这不仅更有效率,而且政府的中立与监督的角色也能更好地保证公共产品的质量。这一点或许已经成为了共识,关键就是看各地的落实,因为这个落实中也意味着对一些利益的触动。

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对于提升城镇化质量非常重要,这需要一盘棋的城市规划与地方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与市场边界的进一步厘清,也需要在治理方面进行更多的借鉴与创新,比如垃圾处理、市内排水等方面。这种试点也非常及时,因为对于一些还未充分城镇化的地方,它们可以吸取经验,在未来可以规划得更好。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