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三规合一”: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地方实践样本

2014-09-09 09:51 来源: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厦门“三规合一”“一张图”上求“共识”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三规合一”,统筹全局引领厦门城市发展,让这些规划在“一张图”上达成“共识”,不再“各说各话”,真正成为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龙头。8月底,厦门市空间信息联动管理和业务协同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也就是说,通过“三规合一”,打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空间平台和管理平台,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土地使用指标、空间坐标“三标”的衔接。

例如,市民游客熟悉的白鹭洲公园,在最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属于非建设用地,而在城乡总体规划中,它又属于建设用地。“三规合一”后,这里被调整为生态控制用地。有了这条生态红线的保护,白鹭洲公园将得到永久性保护。

“一张图”统一空间规划获初步成果

厦门已形成了全市统一的空间规划“一张图”初步成果。“一张图”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通过协调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空间布局上的差异,确保这三个规划在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上的一致性,划定构建了统一的城市发展平台。划定了生态控制线约981平方公里,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约58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制线约640平方公里,自然山水空间、山海绿廊因城市开发建设而不断被蚕食的问题,将在“三规合一”之后从规划上得到有效控制。

避免“规划打架”

现代城市的演进表明,城市虽然不可能仅仅通过规划生成,但一个好的规划却能让城市发展得更加健康。“三规合一”的“一张图”不是法定规划,但它是一个统筹编制的规划,是打破藩篱、协同一致的规划,对摸清城市家底,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强化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的引导,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打破藩篱的过程,不是规划信息的简单划一,它是建立在海量的调研、协调工作基础上的。几个月来,规划、国土和发改三个部门,多次和海洋、市政园林、水利、环保、经济发展、农业等部门召开协调会,就各类用地控制线划定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就用地线划定和具体项目的筛选和区政府多次协调。经过不断的部门协调和市区联动,城市发展“一张图”才能基本成形。

厦门“三规合一”:用红线圈住绿地 强调底线思维

不因发展吞噬林田

“三规合一”明确各类规划的“红线”和边界,强化的是一种“底线思维”,在解决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的问题上,“三规合一”明确了保护空间和建设空间,在“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指引下,划定了生态控制线约98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约58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控制线约700平方公里,产业区块控制线约118平方公里。山体林地、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城市生态廊道、城市公园都被划入生态控制线,划定了生态控制线,也就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划下了底限控制线,撑起了一把“绿伞”。生态林地、基本农田因为城市开发建设而不断被蚕食的现象,在“三规合一”之后,从规划上消除了存在的空间。

纵观“三规合一”工作开展的前后变化,过去的土地利用是跟着项目走,往往体现了个体的发展利益。“三规合一”后,不看项目需要,只看功能要求,依据功能布局来调整土地利用。这样,可以保证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在“三规合一”一张图的基础上,下一步,要把海洋、水利、市政、交通等涉及用地空间的规划都纳入到这张图中来,形成全市“多规合一”的一张图。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效率

“三规合一”在提高规划科学性的同时,更创新政府审批流程管理,提高了行政效率。在“一张图”的基础上,厦门市还构建了全市统一的空间信息联动管理和业务协同平台,行政审批效率将由此大幅提升。

项目审批在各部门之间来回奔波,盖数不清的公章,审批效率低下,这是为人们普遍诟病的现象。空间信息联动管理和业务协同平台建立后,在初步实现了建设项目信息、规划信息、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的资源共享共用基础上,将全市涉及用地空间行政审批的事项接入该平台。行政审批系统内实现网络互通,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跑部门”变成了平台上的部门内部协调。

以空间信息平台为基础,加快推进网上审批、政务公开,特别是将涉及全市生态安全、民生保障的各类用地控制线上网公示,更能够强化公众对城市发展决策和管理的监督,为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奠定基础。空间信息联动管理和业务协同平台的构建,不仅仅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行政效能,它是实行政务公开,从源头上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

3/3<123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