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以五个“软”化解城镇化之“疲”

2014-09-03 10:36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徐文阁

力疲、筋疲与神疲

接下来我要跟大家分析一下,过去这30多年,我们当前的城镇化以及下一阶段我们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基本状况?我们有一些基本的判断。

我还是用了一个字,我跟大家讲的叫疲,我也仍然是从几个方面跟大家解释一下,第一个疲,对疲的解释是力疲,就是城镇化各类的牵引动力,各类的牵引力趋弱。越来越多的因素导致了下一步疲的情况开始出现,为什么我说出现了牵引力的下降呢?我们从几方面来分析。

过去的的十几年当中每年2000多万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现在到农村去看一下,青少年劳动力留在农村的都很少了,如果以一些案例来说,在有些村庄已经看不到青少年劳动力了,该走的都走了,剩下的人走不走?走的动力、动机大大减弱。农村人口,农业户籍人口进城的意愿没那么强,现在在家的人不愿意进城了,愿意守着自己那块儿地,出去的呢?也愿意在城里面打下一片江山,同时还要在农村给自己找到一块最后的根据地,这就是我们国家现在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新的情况,有一些地方甚至说9成的农民不愿意进城,这会对未来的政策设计带来很大的影响。这是从农业转移人口进城意愿来说。

从小城镇这个吸引力上看,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吸引力不强,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就近的一个例子,我昨天过来看到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像顺德这样的地方,做了一个民意调查,这个受访者中希望入户顺德的仅为26%,35%的人对顺德户籍不感冒,这就是非顺德的外籍户籍人口,大家知道顺德在我们国内经济是很靠前的,顺德如此,你可想别的地方,这个我并没有去实际地调研,但是我所接触到的很多案例表明了这种现象的存在。

中小城市作用得不到体现,某种意义上说,就使得国家关于城镇这种空间布局的构想可能就要大打折扣,如果国家没有在中小城镇、小城市这些方面有切实的政策,那我觉得这会带来非常大的一个问题,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也感觉到我们这个城镇化的政策设计所带来的牵引力并不强,未来国家城镇化发展的政策中心应该向下,应该向中小城市进行转移。

我之所以说力疲,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工业产业带动性下降,服务业发展又比较缓慢,服务业发展作为城镇化人口积聚的一个前提条件,或者叫做互为因果的条件得不到满足,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积聚人口的动力就比较微弱。

3/5<12345>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