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学会声音 > 正文

城影相间,初心始现

2018-05-14 09:46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对四川、甘肃、陕西等我国西部地区造成严重的自然环境破坏、人民生命和财产蒙受重大损失,这场地震成为全中国人民心中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痛。

今年正值“汶川大地震”十周年,2018《城影相间---汶川十年、规划行动》影像展在北京、上海两地同期举办。展览通过纪实和人文类的影像作品、音频视频、草图模型、研究文献等体裁,回顾各界参与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精神气概,再现灾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和灾后重建的建设成就,缅怀灾害的苦难和逝去的生命。

本文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视觉文化批评家、著名策展人鲍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伟强为展览所做的序言。

杨保军:城影相间,初心始现

杨保军 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时光荏苒,眨眼间“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十年,回想起当年的惨烈景象仍令人潸然泪下,但随后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灾后重建更令我们心怀感动。

十年蜕变,昔日的灾区又已是花团锦簇、生意盎然的美丽家园;十年检验,也让我们能够更加平静、理性地评价重建的过程和成效。

吴良镛先生说,“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要无愧于这个时代”。正是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了规划师、建筑师新的历史使命,让我们在汶川、北川、青川……的重建实践中不断吸取中国优秀人居文化传统的丰厚养分,从地域、民族、历史与时代的多维角度探索中国城市与中国建筑的现代表达。

眼前每一幅作品都是规划师、建筑师等重建工作亲历者对灾区浴火重生的记录,既有伤痕累累的大地、支离破碎的家园、众志成城的救助,也不乏匠心独运的创作、淡妆浓抹的乡韵和诗意栖居的情怀。光影交错之间,人性与自然相互应和,让岁月在镜头下吐露出心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影像合为史而摄。影展虽改变不了历史,但却能带我们走进历史。每个凝固的瞬间都映射了摄影师的刹那之念和永恒之心,是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提炼和表达,它好比火种引导我们用直觉去感悟世界,进而触发对当今社会的感染和启发。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愿观者能从作品中感悟到刹那与永恒的文心影境。

抚今追昔,灾难已成过往,逝者业已安息;展望未来,重新发掘社会传统的无穷魅力,不断塑造千家万户的家园景象能否成为我们当前的情感共鸣?

尹稚:珍惜当下,无惧来生

尹稚 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十年一瞬间,白驹过隙,那段黑色、悲壮、而又充满华彩的岁月已深埋在心中最隐秘的角落中了。08年从灾区回京后很长时间,我都不想再看任何与这场灾难相关的影像,不想再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好在王总深懂我心,所选片辐使我免去了再一次心灵的煎熬和折磨。

成都比之唐山确实是一座值得庆幸的城市。四川盆地坚实的底盘和厚实柔软的大地,使得剧烈的震波在进入盆地边缘时迅速地衰减了,否则很难想象一座数百万人口的城市,在高烈度冲击下的景象。512当天成都街头迷茫的无所依靠的人群,惶惶无衷时,我正在办公室与住建部唐凯司长通电话,做带队去灾区的准备工作,因我有西藏工作的经历最后定下我带清华的队伍进震中汶理茂地区,520清华的规划队伍已在映秀河滩和汶川县城河边县建设局危房包围的坝子上,安营扎寨开始工作了。而在成都等待批准进入灾区核心的四天中。聚源----不知道现在网上是否已把这个词从敏感词中删去了。在我心里,它成了永远的痛。时常感叹有多少人祸借天灾的名义得以掩盖,真相只能留给更长的历史去诉说了。无论如何5月18日站在聚源中学废墟上的一幕都无法挥去。家长们撕心裂肺的哭声驻留在了心里。当时我只拍了废墟上一束半干枯的花束,被《住区》杂志用作了封面去诉说一种无言的悲愤。

汶川干热河谷(摄影/尹稚)

记住全国乃至全球对汶川地震的关注和支援无疑是必须的。这也是中国政府在重大灾害面前第一次向世界展开伤痕累累的胸怀,拥抱超越意识形态,超越种族肤色的大爱。坐阵汶川县城,兼顾汶理茂三县重建时,也经手评审了百余项项目方案,其中的佼佼者不少后来得以实施,重塑了这片山水人文。规划、建筑、园林等与建设相关的从业者共同感受了一段空间团结、自觉奉献的时光。

从汶川到成都正常情况下一小时的车程,在当时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南绕大渡河、北绕九寨黄龙是当时的常态,几进几出莫不如此。最难忘的是穿越无数塌方区时以命相托的观察哨,红绿小三角旗的起落成就了危若累卵的生命线的日断日续。从百花大桥残体绕进山谷能感受到从震源涌出的干石流扫荡一切的力量。一块密封好的震源石从此成了我办公桌上一直的摆件。第一次上萝卜寨,我的牧马人是从塌落的二块巨石的缝隙中“挤”过去的。听着车体与岩石磨出的尖厉噪声,不得不叹服这款车的耐操性。而沿着刚抢通的一米多宽的工字小道开上黑虎寨,更让人脊背发凉、汗毛倒竖。记得开下来时,同事们宁可选择步行一小时,也不忍再历生死,车上只剩下我这个孤独的驾车人,生死一念,永生不忘。

汶川干热河谷(摄影/尹稚)

毫无疑问,这场惊天大灾及随之而来的举一国之力的灾后重建,彻底改变了灾区的面貌,三年内的投入往往远超当地建国后数十年投资之总和,但这仅仅是物质层面的飞跃,更重要的是这场生死挪移,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走向、价值理念。不少人因此第一次感受到大山以外的世界,不少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不少人以更真诚的态度拥抱生活。从大爱无疆到公民社会的觉醒仿佛在一夜之间。所以有人讲那是公民元年,也是多元参与的元年,也是自下而上重塑社区生活的一个高潮的起点。

珍惜当下,无惧来生,好好拥抱生活吧,在感动他人前先感动自己,这大概是街头无畏歌者的内心独白。

震后70天在震中渡过,多少世态炎凉,多少悲欢离合,多少英雄豪气,多少慷慨悲歌。

感谢王伟强兄选了一组山河破碎,而不是人间悲泣的片子,山河破碎十年足以重生,人间离别岂止三生三世,好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鲍昆:天之下——自然·城市·人

鲍昆 视觉文化批评家、著名策展人

经济与政治的需求是城市走向庞大体量的根本原因,但其复杂的运行机制又使得城市在演进中时常失序,因此城市的发展也潜含着各种安全的危机。强大的自然力量本身就是对城市安全的重大威胁。地球就像一个喜怒无常的怪兽,经常对城市施与毁灭性的报复。各种自然运行产生的灾害就像咒语,在警告人类需要小心。从这个角度上看,自然与城市一直存在一种潜在的对立关系。

城市建设的专家们不但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一直保有强烈的安全意识,而且还要在灾害之后对破损的城市进行修补和疗伤。这一工作既是物质性的工程,也是精神文化的再建。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举办的《城影相间》影像双年展览,是一个从影像角度探讨城市规划与生活关系的学术性展览项目。本年度展览的,主题定为“汶川十年、规划行动”,展览内容就是以在汶川地震的灾害与重建中所产生的各种纪实性影像作品,对十年前的这一重大灾难进行纪念和反思,同时也期望通过这个展览,提升社会公众对于城市规划建设与灾害之间的关系认识。

十年弹指一挥间,飞速发展的中国,已经逐渐接近了真正意义的城市化。但是相比于在茫茫宇宙中运行了几十亿年的地球,人类的历史也不过是短暂的一个段落,而中国城市化则更像是其中的瞬间。宇宙、地球,与我们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借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成文军作品 “天之下”的概念,它们就是“天”,我们是天下的生灵。

愿“天”护佑我们,我们与“天”同在。求和谐。

王伟强:汶川十年的影像思考

王伟强 学会城市影像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空间是社会的发生器,人与空间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构建了我们的空间—社会系统范式。因此,调适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关系,是城市发展中持久的议题。今天我们举办“汶川十年、规划行动”影像展,作品所表达的正是对汶川特大地震及灾后重建的社会意义所进行的人文思考。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的组照“2008年5月的汶川干热河谷”,将视线偏移出地震对建设环境的破坏,聚焦于自然的山川、河谷和森林。30多年来,依托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我们的城市建设以“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速度,“人定胜天”地改造着自然,对自然的破坏逐渐加大,人们的城市安全意识慢慢淡漠……尹稚用镜头描述强震破坏之下自然地景噬血的伤口,以冷峻的视角,提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唤起我们要更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及城市安全的意义。

与很多人一样,摄影师成文军当年第一时间奔赴地震灾区,尽自己所能开展救助。在此期间,他的拍摄尽量以平等的关系避免对被摄者产生二次伤害。在他的“在人间”系列作品中,展现的灾民是豁达而乐观的,安置是整洁而有序的,援助是奔腾不息的。即使家园尽毁,农民老伯仍然闲庭信步般地在田里喷洒农药;尽管蜗居帐篷,即使只有三包香烟,老板娘还是乐呵地开着小卖部。这不仅是灾民的肖像,更是成文军等万千志愿者的心相。志愿者们所展现出的大爱无疆,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有人将这一年称为自下而上、多元参与的元年,亦是探索社会治理路径,建构社会和谐的元年。

新北川新生活(摄影/王伟强)

“国家队”的灾后重建成就可圈可点。由山东省对口援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的北川新城,表现出了中国的速度、品质和智慧。一个远期规划10万人口、近期建设5平方公里的新城,居然在18个月里竣工交付,且其中涉及了各项建设工程交叉、基础设施交叉、工地重叠、材料运输等问题,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国家队”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北川新城规划所表现的理念和手法,将水道、风道、绿廊,与小街区、密路网叠加,使得城镇布局结构具有教科书般的理性又不失活跃。其公共空间所演绎出的市井生活充满活力,堪称城市设计的典范。对此,摄影师席子、欧阳均军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孙彤等都有各自侧重的视角。

令人叹为观止的成都彭州白鹿镇领报修院的修复,也是中国智慧的体现。在成文军的作品中,我们曾为领报修院垮塌后仅剩部分残墙而感到惋惜。但万钧在2013年通过大画幅的拍摄,严谨地勾勒了这个国家级文保单位修复的高超水平。修复后的领报修院,展现了对“旧”的尊重保留,新旧交织,相得益彰。

两代规划师对话都江堰(摄影/王伟强)

今天我们思考汶川灾后重建的社会意义,愿借用十九世纪庞贝古城修复专家朱赛佩·奥雷利Giuseppe Fiorelli的话来说:“我们修复的是未来”。

请点击查看H5线上展览

更多影像将在后期以线上影像展览专题的形式呈现,敬请关注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