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会客厅 > 正文

单霁翔VS伍江:城市要温情,文化要自信

2017-12-08 17:25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

导读

11月18日-20日,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东莞举行。中国城市规划网在年会期间策划了“大咖对话”活动,旨在通过专家间的对话交流,对我国城市规划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本期“大咖对话”邀请到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和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看看他们都说了啥?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全屏效果更佳。

发扬“工匠精神”,运用科技手段保护传统文化

伍 江:单院长,您认为“工匠精神”对于树立文化自信,保护传统文化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单霁翔:在故宫博物院可以随处看到工匠所留下的一些杰出创造,呈现出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和精美的文物藏品。在新的时期还需要发扬“工匠精神”才能够保持这些文物藏品、古建筑应有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我认为,“活起来”就是它们是有生命历程的,要健康的走向未来,就要用包括原工艺、原技术、原材料来进行修复、保养,这特别需要工匠精神。

今天,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状态,体现在方方面面。制作数字技术的文化创意产品、APP、VR、虚拟现实等同样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在各个领域、各个工作的环节都是应该提倡的一种精神,它让人们能够静下心来,更加注重质量而不仅仅关注数量,更注重在现实生活中怎么发挥突出作用。

伍 江:《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里体现了很多传统的工艺,很多工艺经过动乱、战乱很难找回来,片子里看到有很多人传承了这些技艺,或是经过自己挖掘、寻找,把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技术给找回来,其实是把一种曾经延续了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技艺再一次活化。那么,怎么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单霁翔:《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片子影响很大,它告诉了我们对待文物的态度,对待文物历代传承下来的修复技艺的态度。特别令人感动的就是这部片子70%以上都是年轻人点赞的,年轻人喜欢,还是很出乎意料之外的,年轻人可以从中感悟很多。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特点就是历代的能工巧匠在最严格的管理制度下,发挥传承下来的技艺,凝练出来的文物珍品。今天要修复它,就不能仅仅凭我们已经掌握的技术来修,而是要找回他们当初的技艺,尤其很多是失传了的。

比如说唐卡,西藏也好、四川也好,青海也好,人们也在制作唐卡,也有销售。但是对于十八世纪的古唐卡,对于两千六七百年前的唐卡,应该说没有人能够把它修复到原样。因为当时编制采用的材料、技术、染料、相互之间的丝线搭接,今天的人们是不掌握的。故宫文物医院开始研究这些唐卡技术,就需要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找寻历史。

我们为故宫文物医院配备了上百台专业化的文物质谱、光谱的纤维设备、无损探伤设备,就是为了找寻原来的技艺。比如,一块唐卡堆绣有25层,上面使用了36种颜色的丝线,把它放大了一百倍以后才能知道每根线相互之间的编制技巧和当时的工艺,这样才能够在修复的过程中不改变文物的原状,最大限度的保留它的历史信息。同时修复的过程也是传统技艺的弘扬和传承,要科学的保护这些古建筑、文物藏品。

伍 江:科学技术帮助我们分析、找到过去的技艺,这也是一种工匠精神。

城市要留住文化内涵,融入城市发展格局

伍 江:对于城市、乡村,有很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有些跟故宫的文物一样具有很高的地位。城市要活化,文化的传承保护和今天城市发展的需求之间是有矛盾的。对于这种矛盾您有什么好的办法去解决?

单霁翔:从文物藏品、建筑扩大到一个历史街区,甚至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来看,保护的理念应该都是同样的。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是希望最大限度的保留历史信息,希望不改变文物的原状,希望传统精神得到传承。对于历史街区、历史城市来说要复杂得多,因为人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他们要随着新的时代不断进步,要改善生活的状态,同时还要不断的完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对于这样一些良好愿望在城市规划中是要满足的,不应该冻结在一个时代。

人们不但要有物质生活,还要有精神生活,对于居住的城市要有对这个城市的感情。城市也应该对市民、民众有一种温情,而历史环境、历史建筑就能产生这样的作用。所以不同的城市一定要深入挖掘自己特色、我有他无的文化内容,把最核心的、人民群众能够喜欢、能够感受到的一些家乡特点、魅力保留下来。

比如北京这座城市,它代表着中国都城的最后一个历史结晶。完整保护它的格局,中轴线、水系、文化线路、典型的文化景观以及一些传统街区、街巷格局、肌理和一些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跟发展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是相映成辉的,不应该是对立的。

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确实突出体现了这一点,特别强调要整体保护,没有把文物、古迹作为一个点、一个片、一个线,而是网状的,能够延续北京三千年的城市建设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的整体面貌。同时通过城市设计,把这些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历史遗存融入今天城市再发展的格局当中,这才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性城市保护的方向。

伍 江:我觉得今天城市的发展、现代生活的需求于历史空间之间并不是对立的。我非常赞同每一个不同的城市,每一座不同的建筑,每一个不同的对象,它的价值特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它的底线也不尽相同。这当中也需要一种工匠精神,对城市,对文化遗产认真的研究,找到它的最大价值,小心翼翼的保护它,在不破坏价值的前提下,让生活融进去,这才是一种理想的状况。

单霁翔:非常同意您的观点。比如,上海和北京,人们经常比较,因为他们有各自的特色,不雷同。上海黄浦江沿岸的工业遗产、苏州河畔的工业遗产,几百栋、上千栋的加以保护,但不是作为冷冰冰的陈列,而是融入了新的功能,融入了创意产业的功能,融入了城市很多年轻人可以利用的实用功能,使它充满活力。新的城市建设形成新的壮美的城市景观,使上海的活力不断呈现,而同时历史的遗存在各个历史阶段不断厚重的叠加,才是一个城市应有的状态,不能冻结在一个时期里。

伍 江:城市保护当中,对于过去遗留下来的,曾经非常辉煌、非常重要的东西,一定要好好的善待。我一直觉得保护历史文化跟今天的创新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能够尊重历史,不好好的保护历史文化,谈不上什么创新,反过来说如果一直把历史文化的保护看作是一个凝固的东西,人类文化也不可能发展。

单霁翔: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反对大拆大建,就是因为它隔断了历史,完全把历史遗存推平头式的推掉了。另一方面,很多历史街区因为要改造就把户口冻结了,原状不断的残破,没人再维修它,没人再给它增加新的室内现代化的设施,更为拆迁找到了理由。如果这些历史街区保持形态肌理的同时,居住在里面人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就会使这个街区充满活力,人们热爱自己的家园,这样才是一个正常的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的状态。

伍 江:城市越有活力,居住在里面的人才会越热爱它,才会更容易体会到它的价值,当然包括历史价值。从故宫文物修缮当中也得到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对待历史,不论是保护它、修复它还是活化它都要十分小心,不能简单拆光,也不能简单说不动。我记得吴良镛先生说过,一个正常的城市更新应该是小规模、渐进性、常态化、微循环的,这才会不断地把今天生活的新要求在城市建设当中体现出来,但同时历史文化也不会中断,会一直延续下去,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单霁翔:小规模、渐进式、微循环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常态。比如一条历史街区,一条传统街道,它是过去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分期不断进行建设的。但是大家遵守一定的规则,谁也不侵犯邻里的权益。所以它的建设不是拆平重建,而是不断的更新,这样才形成了有味道的,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街道。

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遵守城市设计的法则、规定,来完善自己的工作用房、生活用房。这样叠加起来,城市规划才慢慢得以实现,才能够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特别重要的是需要可持续的发展和理性规划,这也是本次年会的主题。

重视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国家复兴需要文化自信

伍 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强调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我认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视这个问题,这是看到了历史文化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遭到的破坏,体现了对它的担忧。同时我觉得中国今天发展需要更多的自信,这个自信包括文化自信,其实是怎么对待千百年来的传统,而这些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是有很强的启发意义的。

单霁翔:学习“十九大”报告后,对于文化自信,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方面,觉得是令人心潮澎湃、干劲倍增的。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可持续的力量,对于文化工作者、城市规划从业者来说是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面。

伍 江:对,如果没有这种文化自信,您也不可能花那么大的精力去保护、爱护、修复我们的故宫,我们国家的复兴需要文化自信。

*文字根据视频速记整理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