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进击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的深圳机遇

2017-01-17 09:40 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黄嘉祥 何安茹

在今年珠三角城市的两会上,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了“关键词”,写入深圳、佛山、珠海、东莞等多地的政府工作报告。珠三角城市群未来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也赋予了新的使命,融进湾区经济时代。

从“深港大都会”的提出,到“粤港澳大湾区”明文写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再到国家发改委拟2017年启动珠三角湾区城市群等规划编制,将珠三角、港澳等11城市合力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湾区。

历时10年,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早的提出者和倡导者,将其列为2017年工作的“十个重点方向”。在即将走入湾区经济时代之际,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核心引擎者之一,深圳正在扬帆起航。

“粤港澳大湾区”演义

10年前,美国学者理查德·弗罗里达通过卫星观看全球夜景时发现,在东亚地区的香港和深圳,出现一片连绵耀眼的城市灯光,如同连体城市般,他将其命名为“香圳”。

这一年,正是香港回归10周年。在深圳市政协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上,当时担任市政协常委的谭刚提出“深港共建世界级大都市”,与当时担任市政协常委的乐正《力争将深港共建世界大都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言相互呼应,引起关注。后来,谭刚向广东省政协提交了第一份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提案。

10年后,在深圳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光明新区分组讨论会上,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谭刚再次对“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提出建议。

湾区,指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当今世界,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由此衍生出的经济效应则称之为“湾区经济”。

1月13日下午6时,刚刚结束了人大分组讨论会的谭刚,在深圳市委党校办公室接受了深圳晚报记者的专访。作为深圳“粤港澳大湾区”的最早提出者之一,回忆起“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演变历程,谭刚感慨不已。十年沧桑,变与不变似乎在弹指之间。

时间回到世纪之交,彼时,深港合作已有20来年,深圳跨过了学习香港、服务香港的两个阶段,当时能够从香港转移的产业,也已转到深圳,双方的合作似乎进入了瓶颈阶段。随后,在2003年《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出台了。

正是这个时候,谭刚开始了对深港合作的研究,并在2005年提出了“深港大都会”的概念。在2007年深圳市政协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上,谭刚正式提出了“深港共建世界级大都市”。

让谭刚感到意外的是,时任香港特首曾荫权委托香港的一个智库进行研究,也提出了香港和深圳共同建设世界级大都会的观点,“两个研究同步、独立进行的,但结论是一致的,特别有意思。”谭刚说。

不久,深港共建“国际大都市”逐渐成为深港两地政府及各界人士的共识,并进入两地发展规划蓝图。

慢慢地,随着深港两地的合作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2009年,谭刚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经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张玉阁所著的《港深都会:从理念到行动》提出:应从国家战略层面规划港深未来。

2014年,深圳首次提出“聚焦湾区经济,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把“发展湾区经济”写入了当年政府工作报告。

当时,发展湾区经济得到了时任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勤的高度重视和推动。报告指出,力争打造世界一流的湾区经济,重点打造前海湾、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等湾区产业集群,借此将深圳打造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

不过,这时提出的“湾区经济”的范围仅局限于深圳,还没真正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不过既然发展“湾区经济”,不能只说深圳。于是,谭刚带着深圳市委党校的团队和深圳市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做了一个《深圳发展湾区经济与泛珠三角合作研究》课题,研究深圳发展湾区经济在泛珠三角湾区合作中的角色和关系。

在研究的过程当中,谭刚感觉到一个很大的问题,深圳发展湾区经济和泛珠三角城市之间的关系很难定义,从地理的角度来看,深圳湾区和珠三角、港澳等城市是相互衔接的。所以,如果只讲深圳是不够的,必须放大范围,把珠三角和港澳都结合起来。

同时,研究团队提出了包括深圳湾区、深港湾区、环珠江口湾区等名称,一时之间,难以决定,最后,经过多方商榷,一锤定音,确定为“粤港澳大湾区”。在谭刚看来,这是“深港大都会”的进一步延伸,虽然表现的形式不一样,但核心不变。

重塑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定下来之后,湾区经济的发展不仅仅与深圳相连,更是直接关乎粤港澳三地,辐射泛珠三角区域。于是,“粤港澳大湾区”迎来了一次格局的重塑。

起初,“粤港澳大湾区”的地位在国家层面并未明确。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第九篇中,其主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主导策略是“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

事实上,在“十三五”规划起草之时,纵观中国整个经济版图,无论是“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还是“长江经济带发展”,三者均有专项发展规划,唯独没有港澳珠三角区域的专项发展规划。

谭刚觉得,珠三角港澳区域作为国家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如果不能确保珠三角能够有一个国家级的和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相提并论的规划,未来的发展会拉大差距以及面临许多问题。

于是,包括谭刚在内,深圳市许多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开始呼吁,将“粤港澳大湾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

2015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被正式写进国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要求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

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12月印发的《加快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提出,2017年拟启动珠三角湾区等跨省域城市群规划编制。“珠三角湾区”城市群将把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粤港澳地区共同编制,最后由国务院批准。

得知“粤港澳大湾区”纳入国家规划,以及编制专项发展规划,谭刚感到十分高兴,这十年来,他几乎看着“粤港澳大湾区”一步一步的演变,并参与其中。

2017年1月8日,深圳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期间,列席会议的谭刚发现,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许勤两次脱稿提到“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国家发改委要开始编制珠三角湾区规划了”。

历时十余年,由深圳最先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终于要“媳妇熬成婆”了,这也是首个国家层面确认的湾区,珠三角湾区更是被寄予了对标世界级湾区的厚望。

相比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国际一流湾区规模,谭刚和张玉阁一致认为,无论是地理空间、城市群、经济规模、以及产业特点,粤港澳大湾区都具备了发展世界级大湾区的基本条件,正是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好时机。

谭刚告诉深圳晚报记者,根据他最新的研究发现,2016年,深圳和香港两个城市加起来的经济规模,和旧金山湾区前两年的经济规模不相上下。“只看深圳和香港的经济规模跟旧金山湾区差不多,如果把整个广东省加起来,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规模就更大了。”

在产业特点方面,谭刚认为,粤港澳地区产业比较有特色,珠三角地区有以深圳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以及先进制造业,香港则有金融业,加上广州的贸易和物流,足与世界级湾区的经济相媲美。

无论是对标“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还是对标世界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都有其独特性和优越性。不过,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竞合之中的城市群

在谭刚眼中,中国三大城市群各自的核心可以按照“1、2、3”进行排列:长江经济带以上海为龙头,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是北京和天津,而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是香港、广州和深圳。

“怎么去看待香港、广州、深圳,就意味着怎么去看待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布局。”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经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张玉阁在接受深圳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港澳和泛珠九省区彼此需要,发展具有互补性和错位性。

广州作为省会城市,集聚了广东省的政治、文化、教育、医疗资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强。而香港作为“一带一路超级联系人”,如果不被纳入规划中,对外开放就无法进行。三者各独具优势,难以比较。

在打造湾区经济的过程中,城市一体化是重点和难点。“湾区”比“地区”虽只有一字之差,然而大有乾坤,湾区不同城市的界限更模糊,强调融合发展,比如基础设施互通、公共服务均等、消费水平等方面相当。

“我们有时候去香港坐车,车上年龄比较大的人,不接受别人的让座,他们不愿意成为大家眼里的老人”,张玉阁谈及自己在香港的经历,他认为香港、澳门与内地城市不同的社会形态会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形成挑战。

目前,各个城市有着自己的利益考量,这在张玉阁看来是正常的。但在将来某个时候,城市群需要共同努力做大增量,然后再分割增量带来的利益,那时各个城市就不会再在乎已有的存量怎么分割了,而是想着怎么共同把预期变作现实,再转化为自己的收益。当然,这个过程是困难而漫长的。

“但是难并不等于不做”,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分析,粤港澳大湾区首先要对基础设施和经济产业联动融合,之后会在相关的行政制度和社会民生方面进行融合,必然存在着非常多的困难。因此需要更大的力度、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保障,去推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

郭万达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各个城市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网状的、多中心的城市群。城市之间还需要打通诸如资金、物流、人才等各个要素之间的连接通道,使要素间的流动更加方便。而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提倡的区域一体化,就是为了打破这种行政垄断,推动要素之间的流动。

湾区之下的深圳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最初由深圳主动提出,如今深圳政府也在积极地推动,正将其从卫星图上的惊鸿一瞥一步步变为现实。

2017年1月8日,深圳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召开,“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深圳2017年工作的“十个重点方向”之一被提出。

深圳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源于其根本的需求,其本身发挥的作用也至关重要。深圳作为唯一毗邻香港的内地城市,与香港之间的合作和联动非常的频繁,但两者的空间都非常有限。2014年,深圳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容纳了超过1000万的常住人口,开发程度为47%,而同年香港1104.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726万人。

“深圳人口较多,开发程度偏高”,张玉阁感叹,从空间上来看,珠海,东莞等地发展潜力会更大。因此,“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是基于深圳本身发展需求提出的规划。

另一方面,深圳的科技、金融发展快速,产业外溢非常明显。深圳需要通过湾区的发展和规划,与其他城市间进行更好的分工,形成一个大都市,让诸如资金、物流、人才等各种要素的成本呈阶梯性分布,缓解因为成本上升过快而带来的对竞争力的影响。例如,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白领们可以家住东莞,通过轨道交通便捷地来深圳上班,避免高房价带来的经济压力,同时又享受到高薪资待遇。不仅深圳,香港、广州也同样如此。

“粤港澳大湾区是很关键的”,张玉阁分析,如果建设得不好,整个泛珠三角区域的市场化就不顺畅。而整个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是要带动东西两岸还有粤北的发展,深圳的责任就在东边。而对于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深圳也承担着非常大的责任。

如果从战略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是泛珠三角地区的龙头或引擎。运作得好的话,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发挥的作用将会无比强大,关键就在于如何将整个城市群的资源进行整合。张玉阁认为,深圳在越南设立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济贸易合作区,本身有着非常强的工业园区经验,而香港的服务性很强,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做一个“深圳园区+香港服务”的整合,这样的一个合作模式是值得探讨和发展的。

在谭刚看来,深圳作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经济特区,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应该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把制度创新等叠加的因素发挥出来,继而把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出来,这也是深圳的机遇所在。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张玉阁表示,“而对于深圳,挑战一直都在。”

新闻辞典

湾区经济

湾区,指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当今世界,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由此衍生出的经济效应则称之为“湾区经济”。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