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相关新闻 > 正文

杜塞尔多夫媒体港--老工业港口改造典范

2016-11-23 17:23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城市名片--媒体港,是一个由重工业区转变为一个开放的现代化商业、休闲和居住的混合区。随着重工业在德国不断退出历史舞台,当地政府在保持其工业文化遗迹的规划理念下,充分再利用老工业建筑,强化对工业港口地区身份及其意义的认识。

更新改造策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改善城市废弃工业用地的生态环境,利用现有水面和绿地构建新的城市绿色走廊。

用地下隧道将莱茵河公路引入地下,大大提高了媒体港公共空间的可达性。2公里长的林荫大道两侧种有双排树,环境清幽,依托莱茵河滨河步行系统和城市景观上的连贯呼应,将媒体港的核心地段、市民公园、莱茵公园和旧城的城堡广场串连在一起,强化了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整体性;另一方面,规划设计注重公共空间的宜人尺度。联系媒体港两岸的步行桥两侧设置了木质大台阶,吸引了许多居民和游客驻足休憩、观景、晒日光浴。

二、保护与延续城市的历史结构与框架。

媒体港的规划体现了保护性更新,对港口区的原有街道网络和城市骨架的改造也都十分有节制地进行。总体上,媒体港的每个码头区及其水面仍能呈现出“港口”的特点。

三、促进土地多功能的混合利用。

继众多媒体企业和文化机构,如奥美广告公司、欧洲媒体研究所、北威州电影基金会、国家广播公司和北威州建筑师公会,以及一些小型创意工作室、手工艺作坊和餐饮、零售、多媒体影院等服务机构进驻于此后,媒体港逐步成为媒体、广告、时尚、艺术和商业中心。工作之余,娱乐、购物、休闲等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也悄然融于这一地区。

四、构筑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模式。

港区具有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极为便利的公共交通联系。通过公共交通方式,媒体港与市中心的国王大街和老城仅10分钟行程,距飞机场仅20分钟行程。运输街码头的规划设计延续了媒体港一直以来对自行车和步行交通方式的关注。特别强调在水面创造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必要联系,以桥梁形式形成了步行自行车通道,将运输街与核心的媒体港相连,成为港口的亮点,同时餐饮、博物馆和文化用途也得到满足。 在杜塞尔多夫港口中长期规划中,从锅炉街和磨坊街直到布雷默街码头地区,公共交通联系一直在投入,除了在港口区扩建道路,还架设桥梁供有轨电车、汽车、自行车和步行交通使用。

五、注重工业遗产的保存和再利用,建立新老建筑的创造性融合。

规划在现有城市结构基础上保持历史港口布局,实现新老建筑均衡的谨慎更新。除对一些仓库和港口建筑的保留,位于商业港口街的全部机械设备被作为历史港口建筑技术发展的见证,在1990年列入建筑保护名单。自1896年以来的码头墙、楼梯、铸铁灯箱和锻铁栏杆,以及码头区的旧轨道和起重机仍旧保留在港区,形成了媒体港独特的工业景观。

新建筑也同样能看到旧日的工业元素同时也更具现代感和未来感。媒体港为世界建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展示平台,霍尔、齐普菲尔德、盖里、克伦和奥尔索普等众多国际知名建筑师和德国著名的建筑师及其事务所都将其经典之作展现在媒体港。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