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六力并举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016-10-28 09:10 来源:《先锋》 作者:盛毅

国家中心城市是引领发展的火车头,竞技国际的先锋,对接世界的门户,创新驱动的核心,集散资源的枢纽,转型发展的示范。自《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发布以来,成都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开展了多个专题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成果。在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成都进一步明确了目标,规划了路径,优化了手段,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要任务是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西部综合交通枢,并从城市空间、城市动力、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生态、城市民生、城市治理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战略谋划和统筹安排,开启了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领的新征程。

如何落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和任务,履行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历史使命,成都要对标国内外发达城市,顺应中心城市发展一般规律,在强化“六个力”上下功夫。

一、注重改善空间承载力

按照构建“双核一区、三带多网”的大都市区空间布局,推动城市从单中心向双中心、从圈层状向网络化发展的要求,坚持“五个突出”。一是突出中心城区功能提升,依托精品城区打造、成都中心建设、加快地铁成网等行动,在老城区增加文化、娱乐、休憩、交通、生态、绿化、管网、泊车等功能,通过增加部分地块的容积率,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参考纽约曼哈顿、西班牙巴塞罗那一类城市的街区密度,结合成都市人口流动特点,建设开放式小街区,加密城市“毛细血管”,并逐步破解封闭大院开放难题。扩大空中和地下空间的利用,地面形成疏密有致、既紧凑又开敞的城市空间,地下形成密集的轨道交通和合理布局的廊道。二是突出天府新区、空港经济区的现代承载功能建设,完全比照先进城市的标准进行,科学处理好土地利用集约度,经济产出密集度、居民生活舒适度几者之间关系,在满足宜居的基础上,多建设类似于“成都中心”这类既有高密度又相对开敞的综合功能区,争取形成1-2个每平方公里产出能够比肩上海浦东、深圳的商业区和制造业园区。三是突出卫星城的都市功能建设,要立足于大都市圈的标准,推进各卫星城由承载传统的生产生活功能,向能够承载某种现代生产生活功能转变,由一般乡镇向都市区提升。四是突出高端人才的生产和生活功能配置,除绿地系统建设要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以及“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特殊要求外,还要按照国际化办公区的水准,建设对国内外人才有吸引力的现代化办公、居住、购物、旅游、医院、学校、娱乐、信息、公园等环境。五是突出与周边城市共建生产生活生态载体,逐步实现与德阳、眉山、资阳的部分或整体功能的一体化,进一步扩大承载空间,努力构建中西部最大的都市圈,在更高水平上延伸“双核”功能向外辐射的空间。

二、注重强化产业支撑力

按照高端性、成长性、带动性、世界性来推动产业发展,努力扩大“大创造、大智造、大车城”板块,加快一般制造业和服务业向外转移,腾出要素和空间集中发展中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通过几年的努力,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0%以上。全面落实成都制造2025规划、成都服务业发展2025规划等,发挥好各类产业园区尤其是天府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空港经济区等载体的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加快重点产业向中高端产品提升,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集群;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物产业、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装备和汽车、轨道交通设备、航空航天设备、数字创意产业等的突破发展,形成一批有代表性的企业、产品和服务。高度关注不断涌现的新兴产业门类,在一些未来产业的发展上能够占据先机。可以考虑用一些新的标准或指标来督促中高端产业发展,如根据走“高端高效、集约集群、创新驱动、联动融合、绿色循环”发展道路,做大做强高端制造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提档升级传统产业的要求,提出复杂性制造、智能制造应达到什么水平,中高端产业产值、制成品出口产值应达到什么比例。根据服务业要实现由面向区域到面向全球、由服务中心到服务枢纽、由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到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的转变需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能否通过几年努力超过60%,金融和文化产业增加值能否分别提升到8%以上,服务输出产值能否与上海、深圳等城市靠近,等等。

三、注重提升科技创新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进入创新驱动轨道,是向国家中心城市转型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显著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支撑。要根据成为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新高地、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等定位,以及十大创新工程任务,借助全面创新改革的重大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构建科技、产业和资金三者密切联动的格局,实现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要加快成都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步伐,系统总结已经形成的经验并大力推广,深入探索新的创新模式和手段。加快成都科学城建设,利用这一载体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驻,形成几个在世界上具有影响的研发基地。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打造国际创客中心,让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推动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利用成都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宜居条件,建设中高端人才集聚区,吸引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入驻。在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上取得显著进展,充分释放国防科研和设施能量,促进高校和地方科研院所与军工科研单位的协作,建设虚拟研究院、实验室一类的平台。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设立创新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研发。进一步增加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数量,组建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新型研发机构。在目标导向上,要列出一批反映创新能力的指标,来引导和评价科技创新工作。如引进研发中心的数量、创新团队的数量要达到多少,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多少,已有的企业研发投入要提高到多少,研发成果转让的比例要达到多少。比如深圳、苏州等地提出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成都也可参考借鉴,提出类似的工作指标。

四、注重拓展内外影响力

按照建设国内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标准,能够全方位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实现经济、科技、文化、体制与国际深度对接,构建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全球资源整合和竞争的要求,加快建设“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与更多的国家或地区、各种国际组织建立联系,在继续扩大引进企业、项目、人才、资金、项目的前提下,推动企业、科研单位走出去,推动成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科技、人才分工体系。要通过增加国际性展会、跨境电子商务、国别产业园区、国际论坛等平台,增加领事馆、国际机构、外资企业总部、世界性科技文化组织入驻数量,利用好自贸区、双机场、“蓉欧+”、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等载体,建设不同层次、能够服务全球的制造中心、研发中心、旅游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购物中心、办公中心等。按照率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发展的标准,能够充分利用各类合作机制加快自身发展,在更高水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加快推进成都都市圈和成都平原经济区建设,逐步实现与德阳、眉山、资阳的同城化发展,与绵阳、乐山、遂宁、雅安的一体化发展,显著提升成都与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的产业、科技、人才、文化、教育互动能力。利用成渝城市群、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等平台,明显强化与重庆、陕西、云南、贵州、广西、甘肃、新疆等省市区的合作,争取在第三个十年西部大开发启动之前,能够将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等战略构想,纳入到规划中。继续深化与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的合作,提出能够突出成都中心地位的高端制造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教育中心等建设方案。

五、注重突出设施通达力

按照建设交通枢纽的标准,满足大贸易、大集散的需要,加快建设五个枢纽功能:一是加快天府机场建设进度,同步规划天府机场与双流机场之间功能分工及设施建设,显著扩大国内航线数量,争取在国家机场布局规划中,成为“空中丝绸之路”的大通道,确立亚欧腹地洲际航空中心定位。二是借助自贸实验区、铁路口岸建设等机遇,拓展“蓉欧+”功能,充分借鉴内陆区域建设国际铁路枢纽的经验,争取国家在进出口商品贸易、出口加工基地等方面有新的布局和项目建设,确立铁路在贯通南北丝绸之路中的枢纽地位。三是积极配合国家和省在高铁、高速公路出川建设方面的工作,建设和完善高标准的旅客集散中心、物流中心、购物中心、仓储中心、检测检验中心等,同时提出新的高铁通道,强化作为西部交通集散中心的地位。四是加快市域内地铁、轻轨、高架、快速公路通道等的建设,树立“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的理念,早日实现市域内的公共交通成网和立体零换乘,实现卫星城与中心城区更加便捷联系,确立公交体系在中西部领先的地位。五是加快与周边的德阳、眉山、资阳公共交通体系联网,在都市圈一体化的进程中,率先实现交通的一体化,确立大都市经济区公交枢纽体系格局。

六、注重营造竞争软实力

国家中心城市建立在现代治理体系基础上,只有先进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政策法治环境,才有可能集聚人才、集聚中高端产业、集聚资金和项目,实现城市的高效率、规范化运转。要紧扣到2020年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的目标,参照国际惯例并结合成都发展阶段的实际,全面构建更加符合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更加适应高水平开放型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紧扣建设西部创新中心、西部国家科学中心等目标和设想,全面落实创新改革实验、高新区自主创新改革试验等方案中提出的政策措施,争取在科技成果转化、军民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投入等的政策措施方面有大的突破。紧扣成渝城市群、成都城市群、成渝西昆贵“钻石经济圈”等的建设需要,加快探索区域协同机制建设,争取在区域合作机制上有大的突破。紧扣高新区自主创新、自贸区试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全国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等任务,充分吸纳中关村、深圳、上海等地的改革经验,积极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环境。

(作者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