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破解城市交通难题要从三方面着手

2016-07-14 14:17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道营

城市交通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道路拥堵、换乘时间长、乘坐舒适度差等都可归于交通问题。然而,仅头痛医头、脚痛药脚,就交通论交通,不辩证施治、总体筹划,并不能根本解决出行难这一顽疾。

近日,笔者跟随“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中线采访团到访了许昌、武汉等地,采访了大量政府官员、行业专家、普通市民及媒体同行,认为破解城市交通难题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要做好顶层规划,切实维护规划权威性

“三规合一”“多规融合”等概念已经提出多年,国内也有地方试行,一些新城区确有不错的实践。但是还有部分地方仅是“规规划划、墙上挂挂”。

规划就好比下棋时的总体布局、打仗时的整体谋划,如果缺乏科学的顶层指导思想及原则,没有总图,落子、用兵也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很可能只见树林不见森林,眉毛胡子一把抓。

科学合理的做法应是将各专业规划与总体规划有机融合,充分考虑空间利用形态及交通承载能力,形成一张总图,用一张图管到底。

当然,总图应该管大方向,具体规划的执行层面不应忽略因地制宜,毕竟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缺少适度灵活性会陷于呆板,会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动态发展要求。

顶层总体规划确定之后,落实就成为关键。有些城市的规划表面上很漂亮,有顶级规划师执笔,也有先进的城市理念指引,可就是落实不了,地方领导一换,就想重新做规划,往往是旧局未完,新局又开,城市空间被搞得支离破碎,道路也是建了挖、挖了建,原本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因此,要加强对肆意破坏规划者的问责与处罚力度,让科学的规划能真正落地。

二要完善微循环公交系统,解决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新城区交通问题可从规划端入手,已建成老城区的交通问题则应更多从公共交通微循环的有效供给上着力。

国内很多城市的现代格局形成于改革开放初期,甚至是新中国刚成立时,人口数量、建筑密度、生态规划等与交通承载强度不匹配,从城市诞生之初就埋下了交通顽疾的隐患。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资源、人口向城市集中,原先规划不足的症状就愈发明显。

大规划的拆迁重建、修建轨道交通等措施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老城区,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政府都有雄厚的财政实力或者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的资源禀赋。

引入微循环公交系统,通过小型公交车、便民小巴士、公共自行车等小微型公共交通工具,将位于老城区的背街小巷、居民社区、商业场所、学校医院等与主干道相连接,打通公共交通的毛细血管,让百姓能顺利地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可有效提升现有交通的承载能力,将有限的道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比如,河南许昌就在换乘车站设置了公共自行车,安排专人分片区进行管理,乘客可通过办卡或移动电子支付等手段使用。

三要采取多种手段,让老百姓爱上公交

现有城市的交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共交通不够发达造成的,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还应利用多种手段,让公众转变出行习惯,由个性化的私家车出行更多地向公共交通分流。

有些城市已经采取了小汽车摇号、限行,加大对违法乱停车的查处力度,甚至拟采取征收拥堵费等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综合降低私家车的出行强度,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也为大气污染治理作出了贡献。

然而,也应该看到,只采用限制的方式会让部分民众产生被剥夺感,如果公共交通服务提供的获得感低于采用限制方式产生的剥夺感,会让这些暂时性措施陷入尴尬境地。

因此,要大力进行公共交通的供给侧改革,提升公共交通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在运载量与舒适度上双管齐下,不至于让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感觉那么“不体面”。

在提供公共交通新产品的同时,也要想方设法提升存量产品的使用效率。笔者在采访中就了解到,有的城市已对公交运营公司的体制进行了改革探索,实行股权配置中较为先进的“金股”制度,即原先公有公营的公交公司引入社会化资本,政府只占改制后公司的一小部分股权,不干涉其具体运营,但是政府对公司重大事项具有“一票否决权”。此种制度安排不仅激发了社会资本进入公共交通领域的动力,也保证了政府对这一具有公共利益性质领域的控制,让现有公共交通产品的资源要素得到了充分配置。

当然,破解城市交通难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各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久久为功,公众也要多一份耐心与体谅。毕竟,让出行更美好,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