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解决“垃圾围城”就只能“垃圾出城”?

2016-07-07 10:39 来源:中国网

摘要:

有个“锯箭法”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所谓掩耳盗铃,锯掉裸露在外的箭杆,就好像已经拔出了体内的箭头,坐等痊愈了。搞锯箭疗法,不是蠢就是坏:自欺则是蠢得伤心,欺人则是坏得寒心。

有个“锯箭法”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所谓掩耳盗铃,锯掉裸露在外的箭杆,就好像已经拔出了体内的箭头,坐等痊愈了。搞锯箭疗法,不是蠢就是坏:自欺则是蠢得伤心,欺人则是坏得寒心。

不要以为这种只存在于醒世劝人寓言小说中,现实里“锯箭法”式新闻,也不少。比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上海垃圾偷倒太湖”一事,乍看就很像最新一例。“上海垃圾偷倒太湖 暴露出垃圾转包黑色利益链”、“苏州以环境污染罪正式立案”(7月6日《北京晨报》《扬州晚报》)

事件得以曝光,又是靠刷屏的朋友圈。随后,记者跟进,发现近年苏州、无锡等地接连发生的类似事件背后,已产生一条完整“垃圾违规外运”黑色利益链。城市垃圾经层层转包倒手,每一层利润都很惊人。

而针对太湖事件,苏州召开媒体通报会称,涉事8条船只已被扣留,苏州已对该事件以环境污染罪正式立案侦查,警方已介入,并对涉事企业负责人、中间介绍人、运输船主等13名涉案人员刑事传唤。

后续经常,不难想象:垃圾山很快会被移出,防污染扩散紧急预案也已启动,太湖水质监测也在紧张进行中,沿湖沿河巡防将会加强,将污染损失降到最低,最大努力恢复原状,严防死守,杜绝再发。

这样的善后链条,在各种此类公共突发事件,看过太多次。全国范围暴雨,短期水质影响不会太大。所谓早发现早治疗,这次太湖垃圾倾倒,很像趁火打劫的雨夜偷袭,好在反应还算迅疾,影响不致太坏。但,就算紧急运走从上海偷运到太湖的这两万吨垃圾,是否“垃圾围城”毒箭头就此彻底拔除,永无后患了呢?

事实或不容太过乐观。还非泛泛而论,仅就此事而言,这不到两万方(约两万吨)的垃圾就只算序曲前奏,而且虽知这是违规处理非法倾倒,但就涉事双方而言,在他们内部这竟然还是有契约凭证的“合理交易”——偷运者昆山某建筑公司与接收处太湖戒毒签了有三百万方(约四百万吨)卸土合同。

这次偶然冒出水面的让人瞠目的垃圾山,却只是“合同”的两百分之一?还是白纸黑字,立字为据的规范操作。我们以为锯掉了碍眼的“箭杆”,哪晓得这只是人家虚晃一枪的试箭试射?这“合同化规范化”跨省倾倒违规偷运,说明了解决垃圾污染、垃圾围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毫不夸张地说,已到“不治不行了”的退无可退之境。

垃圾偷运出城,治标不治本,甚至连治标的边儿都还没沾上。偷运出城,违规倾倒垃圾废料的不止上海一地。此前河北一环保奇案命案就是两团伙偷挖暗道直接酸碱废液直排城市下水管网,产生毒气“误杀”以市民。而强酸强碱化学废料来源,也是京津等城市地区。

城有大小,而人无贵贱。出城则必入城,一出一入,不过是从大到小的互害延伸。京津沪是大城市,二三四线小城同样有人。这种意义上,垃圾跨省违规倾倒偷排,甚至连裸露在外垃圾毒箭的箭杆都没锯掉,只是在外又顺势包缠了一层障眼的胶带,掩人耳目,自盲自欺而已。

三年前住建部数据就有三分之一城市陷垃圾围城之困,城市化到今天,这个紧迫性只会有增无减。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垃圾不进行无污染无害化处理,最后都将危及我们环境和人居安全。

处理城市垃圾,一是政策和社会层面的垃圾处理设施和能力的配套提升,一是公众环保意识的持续提升。崇尚绿色生态生活方式,垃圾分类的严格践行,环保执法的持续加码和全程的公共参与。当然说到这点儿,又有点儿气短:近日,环评法悄然修改,从提交人大审议到修订发布只有短短几天,几乎全程关门立法,完全没给公众参与的机会。(7月5日《南方周末》)这样的“倒车”开得确实让人心虚。如果民意永远进不了环评环保立法执法主流,那么每每让人惊呼的垃圾围城、跨省倾倒等恶性环保事件,作恶者或许就会有恃无恐,民众只能徒唤奈何了。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