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那些年你所不知道的上海规划

2014-12-15 10:04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任翀

上海因港设县、以商兴市。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城市近现代化的起点。在此后170余年历程中,随着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上海的城市职能也随之发生调整,逐渐形成今天的城市空间格局。

今年,上海正式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目标指向2040年。这也是上海第六轮城市总体规划。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上海结束百年租界历史之后首次编制的完整版城市总体规划,是“1946年大上海都市计划”,是中国大城市编制的第一部现代城市总体规划。

若以1946版为始至未来的2040年,几乎就是100年。放眼百年,再看规划,记者发现“以人为本”是一条基本准则。当然,不同历史阶段,规划本身在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生态控制等方面的呈现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

1946版 上海市都市计划(1946-1949)

中国大城市编制的第一部现代城市总体规划

大上海都市计划初稿

“1946年大上海都市计划”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 (战后1945年9月恢复)为指导战后城市建设组织编制的。这是上海结束100年租界历史之后,首次编制的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也是中国大城市编制的第一部现代总体规划,开启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先河。

此次规划编制历经1946年至1949年四年,总共完成三稿方案。在编制都市计划中,发挥当时一些从欧美留学回来的建筑师、工程师的才智,采用了 “有机疏散”、“快速干道”和“区域规划”等新的城市规划理论。

内容:

●1946年大上海都市计划初稿提出,都市布局要从区域规划入手,以“有机疏散”为目标,使居住地点与工作、娱乐及生活上所需的其他功能,保持有机联系。该版规划已经包含生态控制内容,提出市中心要保持32%绿地和旷地。

●1948年大上海都市计划二稿确定上海为港埠都市,是全国最大工商业中心之一,是中国与国际的金融中心。

●1949年上海市都市计划三稿提出,都市计划不是市政方面片面的改良所能奏效,整个社会和经济的组织,都非彻底革新不可。三稿计划设11个相对独立的新计划区,各区彼此间用绿地隔离,区内居民一切日常生活需要均能在区内求得。

“大上海都市计划”主要参与专家钟耀华、程世抚、金经昌在绘制第三稿。

评价:规划提出的“有机疏散、组团结构”理念以及确立的卫星城与环城绿带建设思路,对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的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济大学教授李德华先生曾说:“现代主义的理性思想和理念,贯穿着大上海都市计划的编制工作的始终。 ”

1/212>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