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会客厅 > 正文

时代筑梦者·深圳规划人风云三十年 | 原深圳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郭秉豪访谈(上篇)

2025-01-14 10:28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迅速崛起,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典范。有一位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工作者,他以超前的视野和坚定的决心,为这座城市早期的规划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就是在1982-1988年期间担任原深圳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的郭秉豪同志。郭局长在深圳建市前就已经在宝安县工作17年,是特区建设初期深圳城市规划的亲历者和见证人。特别是关于1984年之前的深圳规划建设、原特区“二线”的划定、86经济特区总规、深圳机场选址、福田中心区、华侨城规划等对深圳城市规划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独特视角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记忆。

访谈

1.jpg

访谈主持人:邹兵

邹兵,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会长,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访谈嘉宾:郭秉豪

原深圳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深圳市工程设计咨询顾问公司原总经理、深圳康发发展公司原总经理/总工程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年之际,被评选认定为“功勋工程师”。

2.jpg

一、初到深圳,见证城市雏形

邹兵:郭局长好!非常高兴您接受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的访谈,对当时深圳的描述,有人说是一个只有几百米长马路的小镇,也有人说是拥有新华书店、商店、电影院、食品加工厂等各类设施齐全的县城,包括国内首家安有空调的深圳戏院。根据您的经历,哪种说法更符合当时实际情况?

郭秉豪:有人说深圳过去是个小渔村,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深圳过去一直是个墟镇,广九铁路通车以后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站点,但因为它是边防区,发展受限。1949年宝安解放后,宝安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南头,1953年搬来深圳镇,深圳镇委和镇政府也都是有建制、有配套的。地方比较小,建成区面积只有三个平方公里,城区包括现在的东门老街、罗湖口岸,有铁路、边检、海关、华侨大厅等等这一片,另外文锦渡有外省驻深的外贸仓库等。铁路以西的上步那边是大片农田、鱼塘和旱地。全镇人口也只有23500人,只有零零星星的约700米的商业街道。地方虽小,配套还是比较齐全的,一般生活需求都能够得到解决。这种情况一直到1980年成立特区以后才有较大的变化。

时任宝安县县委统战部部长的马志民同志兼任深圳镇委书记,立志要改造破旧落后的深圳镇,改善小镇的环境和面貌,以适应逐步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他首先抓的是公园建设,选址就在现深圳戏院后面,原址是低洼稻田、菜地,有条自然的河流。当时镇很穷,他就动员全镇干部群众和外驻的部队、海关等,发动了两次义务劳动,前后2个多月,搞出深圳第一个公园,只花了5000块钱。按地势就低挖湖,附近堆山和露天剧场,营造景点、种树植草、铺设园路、安装路灯等。后来又筹了点钱建了灯光球场、游泳池、展览馆等,基本上功能很齐全了。公园建成后,居民在人工湖划船,享受公园的美好。后来镇领导又动员群众再做了一些环境改造和园林绿化工作,群众都乐意配合参加。一直到1980年代,公园还建了个儿童游乐场,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3.png

1963年人民公园人工湖

图/郭秉豪

196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逐步对外开放,那个时候中央及各个地方有名的艺术团体,包括中央交响乐团、芭蕾舞团和京剧、越剧、粤剧团等,基本上都来过深圳演出。但是原来的小镇很穷很落后,都是一到两层的木结构房子,街道市容、上下水也都不太正规。全镇当时的城市维护费只有12万元,建一个公厕后就剩下来没有多少钱了,所以只能够用那些节省的、最立竿见影的办法来改造城镇的面貌,主要是搞环境卫生,市容小修小补,搞点街头园林小品、种树植草等。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深圳镇的面目焕然一新,很多港澳华侨回来都觉得,这个小镇虽然很穷,但是有秩序,很整洁,绿化很好,加上有很多的对外演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邹兵:对深圳建市之初人才奇缺的描述是“只有一个半工程师”,您是60年代就到深圳工作的大学生,那时候您的职称身份是什么,是工程师么?

郭秉豪:工程技术职称的评选在1980年以前都没有,我的工程师职称是在1982年取得的。在县水利局有一位老工程师姓卢,解放前在水利部门做过技术方面的工作,大家都叫他卢工,可能就是说那个工程师。过去工程师不多,但并不代表没有大学、中等专业以上的学生和技术人员。1963年,主管文化教育的县委副书记叶华明,专门开了一个中等职称以上的知识分子会议,按照统计应该有230多个人。那个时候不单是搞工程技术的,因为医生和教师很多都是大学毕业的,另外海关学校毕业来深圳的也都是中专以上的,另外农机厂、拖拉机厂等也有华南工学院、中等技校毕业出来的。60年代县里建筑公司已经有一个建筑设计室,里面有三个大学生。70年代以后大学生就更多一点了,所以并不是完全没有人才,但是确实不多。

4.jpg

1963年宝安县中等以上学历的知识份子

图/郭秉豪

1975年,我调到宝安县基建局,参加广东省中小城镇规划设计培训班,结合肇庆市城市总体规划。肇庆市是一个很好的自然风景区,那时国家要修一条铁路,要经过肇庆到湛江,要选址建一个火车站。结合这个情况组织了一个城市规划的培训班,全省大概去了60多个人,分了几个组,总体、交通、公建的都有,搞了有7个月,系统学了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也结合实际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肇庆学习回来深圳就筹备开展深圳镇总体规划工作。在基建局里成立一个规划组,带两三个年轻人收集总体规划的资料,调查分类、准备图纸等,一直到1979年建市。那几年深圳的变化比较大,省里面要求深圳市要建成出口基地、新型城市、旅游基地。有了前几年准备的基础,从1979年成立深圳市后,我带着两个高中毕业的小年轻配合广东省建委城建局的规划组开始搞第一个深圳市总体规划。

1979年做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范围不大,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万人,主要是老城区铁路两边,东面由现在市人民医院起,西面含蔡屋围、上步、红岭,一直到现在科学馆附近。那时候深圳已经对外开放了,搞“三来一补”,引进了一些企业,有个夏巴汽车装配厂,另外有家乐家具床垫厂、嘉年印刷厂,这些项目都需要安排用地建厂房。那时候大致安排了一下,大型工业在什么地方,一些来料加工的轻型工业在什么地方。1979年的总体规划很简单,做了道路网和功能分区,在红岭、上步发展来料加工企业,在红围、木头龙等地规划为居民生活区。

5.png

1980年深圳市总体规划路网图

二、经济特区的确立与1980年代的规划节点

邹兵:请介绍一下特区成立之后深圳的规划建设情况。

郭秉豪:1980年8月成立特区了,中央要求深圳要“两个对外辐射”、“四个窗口”,包括技术知识管理和对外政策窗口。全省都很重视这个事情,广东省委副书记吴南生带队组织了有关各专业部门来深圳,组成一个城市规划工作组,有省建委的规划单位,省航道局、铁路局等市政有关的单位,也有广州市的园林、环保自来水公司。深圳当时已经有全国各地的大型设计院,包括武钢院、机械院、中南院、东北院、西南院等,也有工程师参加支援入驻,再加上了解本地情况的深圳规划、城建、公路、房屋、自来水公司等参与,后来我统计了刚好108个人。108将,两年做出了1980年版“深圳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还有说明书,都是画的大图。这个规划经市委审查批准后,立即付诸实践,把规划路网弄出来以后,由武钢院统筹把主要的坐标、走向、排水等都弄好,组织四家设计院分工设计,不到三个月就做出来了。那时候深圳的城市建设和规划是同步的,规划马上要用,要实施。1982年初,“七通一平”工程拉开序幕,道路建设大会战开始,25条路同时开工,整个深圳是一个大工地,热气腾腾,到处都是推土机和运泥车辆,挑灯夜战,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1983年以后,随着深圳的建设开始发展,最早就在罗湖,香港人过来投资房地产,开始合作经营或者是土地出让,从这样的开发理念开始赚到了“第一桶金”,这个“金”就为后面的市政建设提供了最基本的资金条件。后来通过内引外联、银行贷款筹集了全部开发所需要的资金,所以深圳最早的开发资金,政府投资仅占10%左右。深圳这样的筹资方式后来慢慢就转化成土地财政。1980年规划范围主要是集中在现在的罗湖上步这一片,面积是38.5平方公里。

邹兵:您刚才讲80年代初是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就是到上海宾馆这一块。后来特区线划了300多平方公里,这个时候是不是就开始把整个这一块都考虑了?另外,经济特区二线划定又是怎样的思路和过程呢?

郭秉豪:开始建特区,到底特区是大点还是小点好,有过争论。1979年香港招商局在蛇口公社建立工业区,也只是5平方公里的小地方。最后决定要把深圳经济特区划大些,可以发展工、农业、商贸业、科技文化和旅游业。确定了搞大特区以后,到底范围怎么划,这么大范围怎么封起来?深圳刚好有这样自然的条件,南边深圳湾、深圳河到沙头角海边,再从大小梅沙到背仔角;北面沿梧桐山、笔架山、塘朗山到南头西乡,地形基本上北高南低一个狭长带形。我原来在林业部门,对于山脊走向比较熟悉,画出了范围图。还要给这个范围测量面积,当时向部队借用两万五千分之一的地形图,在上面画方格网慢慢计算,用最原始的办法,算出来深圳面积327.5平方千米,这个数字到现在还在沿用。有些山的坡度大,只能在山的南面,坡度适合的地方开一条二线巡逻路,那条路长84.6公里。与特区外联系有六个检查口,包括南头关、梅林关、沙头角等等,还有部队二十二个连营基地,都要布局好位置。我们周末开着吉普车选路线、选营地,经过紧张施工,历时20个月就完成了。二线的设立在维护特区内社会治安上起到重要作用。特区二线大概就是这样形成的,并由武警七支队专门管这条线,武警六支队管深圳河那条边防线。

邹兵:那时候基本上也没路,要画这条线需要去踏勘,刚才说开吉普车,有时候在没路的地方也要开过去吗?

郭秉豪:对,二线巡逻路是在地形图上先选好线,然后到实地去调整落实的。刚才说规划和建设基本上是同步的,1982、1983年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25条道路,开发面积38.5平方公里。邓小平同志1984年1月来深圳,就站在国际商业大厦,看到这么多的高楼大厦他很高兴。到了蛇口,经过粤海门的时候,梁湘和他讲这个地方要建一个大学,邓小平问什么时候开学,回答今年9月份。话都讲出来了怎么样都要建出来,深圳大学就是这么弄起来的,这也是体现了“深圳速度”。

按照刚才讲的,深圳的城市建设按照1980年的规划从最早的特区内七万多人,已经变成三、四十万人。这个规划只是按一个中等城市的格局来规划,其范围没有包括整个经济特区,尤其在功能上,还没有体现特区要有工、商、农、牧、住宅、旅游等事业综合发展的内涵。为了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必要制定一个包括城市规划在内的特区社会经济发展大纲。这个规划大纲没有图,有十二个章节的特区经济发展战略报告,包括各行各业的发展目标、方向和标准。市里面很重视,专门请了很多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评审这个大纲,前后请了70多个专家,开了三次研讨座谈会,也召开了全市干部大会,另外也邀请香港的工商界知名人士和一些大专院校专业人士过来评议这个纲要。中间经过很多修改,八易其稿,最后在1982年年底上报国务院和广东省委,为1985年以后的规划做了很多前期工作。

6.jpg

1982年市政府邀请香港嘉宾评议讨论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经济发展大纲  图/郭秉豪

邹兵:1982年制定的特区经济社会发展大纲中,对城市规划也有十分详细的阐述,确定了城市定位、人口规模和带状组团结构等重要内容,为何1984年还要请中规院来专门编制经济特区城市总体规划?

郭秉豪:当时深圳政府的构架是“小政府,大社会”,政府机构要精简高效。主管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罗昌仁副市长亲自管理的基建办公室,包含总工程师也只有20多个人。基建办公室管理的有关单位包括规划局基础工作组、环保办、工程质量检验站、合同预算审查站等单位加起来大概也只有260多人。这个机构就把全市40平方公里范围里面基本建设的事情都管起来。那时候的规划局只有30来个人,主要的工作是规划管理,包括项目用地划拨、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审批、市政项目协调等,并且很多具体的项目都要落实。日常的工作已经忙不过来,要制定新的总体规划,只靠省、市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一批专业人员来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我就向主管市长罗副市长建议,到北京去找最有权威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帮忙。那时候中央对深圳的发展很关心,中央各级的领导也经常来深圳。中规院院长周干峙非常支持,专门组织了一个各专业配套的规划设计队伍来深圳,重新编制了一份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

邹兵:可不可以这样理解,1984年之前很多规划思路都有,但是没有把它变成一套完整的规划图?

郭秉豪:是的,很多事情都是不断在发展,不断在积累,刚才提到的带状多中心组团的规划构思其实在1982年左右已经有了。我们请来了香港城市规划署的周爽南先生,我亲自陪他从东到西走了一遍,并介绍了深圳规划和建设的情况。他看了这种地形,又看到深圳发展,尤其是罗湖上步这种基建的势头,认为深圳的城市发展模式只能够是带形的,并且带形的发展也不要连在一起,1980年的规划范围西面,我们当时的想法是留一条绿化分隔带。他说这个很好,将来的发展可能就是这样一种模式:每一个组团之间由绿化带分隔,北面是山丘森林,南面是河、海,有利于城市的空气流通。整个形状跟糖葫芦串一样,一组一组,中间有一条深南路就可以串起来。规划实施过程不到三年就不适应了,马上在北面加了条北环路,90年代在南面又加了滨海路。每个组团独立发展,各自有完善的功能和便捷的交通,到其他的组团也很方便。

邹兵:香港规划署专家周爽南建议的深圳特区组团结构,是一种空间形态构想还是一种分期开发的策略?各组团独立发展、职住平衡的思路当时就有吗?

郭秉豪:当时只是从城市规划发展的角度出发,是一种城市发展空间形态的构想,因为他不了解以后福田、华侨城、沙河有没有发展。但是他知道那些是很好的发展用地,将来有条件时都可以慢慢发展。后来我向市委领导汇报,很符合他们对深圳逐步分片开发的想法:“规划一片,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大家都接受这个观点。实践证明是对的,像后来福田中心区开发是一个完整的区,华侨城也是一个独立的城市组团,和分片、分批开发的周期能匹配上。东边盐田、沙头角都是这样作为一个个的组团发展的。1985年中规院的规划是吸收、积累了前面很多内地专家、香港专家、国外专家很多好的构思、建议和意见,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

这个规划搞完以后领导很重视,专门召开了三次规划委员会讨论评议。80年代规划委员会里面除了内地专家,也包括香港和国外的规划专家,有英国的、日本的、澳大利亚的、新加坡的,这些专家的意见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其中一个最大的影响就是飞机场选址。英国专家讲得很形象,说如果在后海白石洲搞飞机场,就像把一头野牛拉到瓷器店,肯定是会打得乱七八糟的。如果当时飞机场选址确定在后海、白石洲,深圳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7.jpg

1986年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成立大会合影

图/郭秉豪

邹兵:关于深圳机场我们听到很多版本,在之前各种规划文件中,已经明确深圳机场选址在宝安的黄田,为何会后来还会有深圳湾选址的争论和波折?

郭秉豪:1980版规划的时候还没有想到建飞机场,编制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大纲开始考虑安排飞机场在南头、西乡一带。1983年的时候周溪舞副市长到北京联系民航局做筹建机场的前期工作,最早选的机场场址比较多。在1985年规划的时候,大家都比较倾向西乡黄田,有几个好处,包括它的空域范围比较大,不影响城市发展,有利于飞机飞行安全,机场也有扩展的余地。另外它在海边,除了陆路交通还有水上交通,和香港各方面联络都比较方便。所以在规划图上就定下来在黄田机场。1987年以后市里面对机场选址有两种方案,一种想法是机场设置在特区外的黄田进出交通远,不方便。另一种想法是,香港也正在搞飞机场,有没有可能跟香港合作,或者可争取一些香港和国际客源过来深圳坐飞机。第二种想法外事部门认为涉及到深圳和香港的边界净空空域,会有很多外事问题。市领导对此也有过长时间的争论,最后规划部门和规划委员会通过北京专家,把实际情况向中央有关部门汇报。李鹏总理亲自过来深圳,坐直升飞机看了阳台山、白石洲和黄田。他一下飞机就认为,白石洲不行。为什么呢,那时候是1988年了,深圳大学已经上课,华侨城已经动工,福田上步这边高楼大厦都起来了。最后,国务院派出工作组实地考察和多次评议,否定了“白石洲机场方案”,批准了“黄田机场方案”。

三、居住区与福田中心区的规划与发展

邹兵:看来总体规划包括发展大纲,虽然把机场选到黄田,但实际上并没有最后敲定,所以才有后来的反复对吧?是不是当时这些规划也没有那么权威?

郭秉豪:机场建设涉及多部门审批和多方面考虑,机场选址只是提供了一个可行建议,一个可以选择的方案。后来在“黄田”方案基础上,还继续有很多专业的部门参与工作,包括国家民航局,还请了美国的机场专业咨询公司共同参与研究。深圳成立了机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推进,尤其是飞机跑道的设计建设。因为它需要填海,包括淤泥怎么处理,如何保障飞机跑道稳固和安全,都需要大量工作才能把它落实下来。有时候做城市规划就会这样的反复。

1983年,城市建设和规划几乎同步进行,深圳正处于大规模工业区与住宅区建设的阶段。为了吸引工程技术人员,深圳采取提供住房福利的政策,为工程师提供两房一厅的住所,高级工程师则享有三房一厅的待遇,这一措施有效吸引了很多人才。另外还有很多工作项目,满足这些人才的工作需求。我记得在1984年,市委领导提出,一年之内要完成6000套住宅。在当时,要在一年内完成这些住宅的规划、设计与施工,以满足新招揽的人才的住房需求,很不容易。按基建程序需要先与设计院签订委托合同,详细介绍项目情况,传达领导的意图和要求。每个项目都需要重复进行这些工作,快不起来。所以深圳市需要加强本市的技术力量,决定成立深圳市工程设计咨询顾问公司。

这个机构隶属于市政府,要试行国有企业运作经营,财政局只拨了5万块作为启动资金。该公司直接由罗昌仁副市长管,早期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深圳市大量的居住区和工业区的规划设计任务,以及后来四个市政公园和八个公共文化设施项目的运作。此外,公司还自筹资金建了六七十套住房给员工。我们拥有一支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善于将领导的意图、工程技术要求和地方特色融合在一起,加班加点地工作。在这样的高效协作下,设计方案往往能在一两个晚上内完成。初稿由我先进行初步审查,如有问题立即进行修改,待设计方案较为成熟了向罗副市长汇报,一旦认可,该项目便立即进入设计施工图阶段,整个流程简洁明了。不需要通过规划局的科长、处长层层审批,也不需要发这个证、那个证,当时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种高效率的运作,深圳建设是快不起来。设计咨询公司负责了12个居住区规划设计工作,包括碧波花园、翠园、鹿丹村、黄贝岭、园岭、白沙岭等。

8.jpg

1988年深圳市工程设计咨询顾问公司全体员工摄于银湖 图/郭秉豪

园岭住宅区是深圳居住区创新规划的第一次尝试。从园岭各期的发展可以看到深圳居住区规划的变化过程。最早第一期是行列式布局,南北朝向,房屋排排坐。后来领导认为需要创新,而且要全区域来考虑。当时邀请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的罗宝钿教授参与规划。他们设计出了“X”型组合平面结构,楼层高度有变化,周边楼层是八层高,然后逐步减层,在中心耸起一座十八层住宅楼,天际线高低起伏,好像一朵花一样,这个小空间里还做了庭院绿化。每幢住宅之间设置了一层连廊,在连廊上方设置了七楼和八楼的复式结构,虽然楼层增加到了八层,但由于连廊的存在,给人的感觉仍然像是六层楼的高度。这些设计细节都动了很多脑筋。除了规划有住宅区中心绿地外,还有配套有公共服务和商业建筑,方便居民的起居生活。

邹兵:园岭居住区还是比较经典,今天去看那个格局还是很好,只是房子旧一点。

郭秉豪:是的,毕竟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住宅区了。1983年我们随梁湘市长赴新加坡考察,学习花园城市的经验。梁市长回来就大刀阔斧,要求所有马路宽度红线后退30米搞绿化,尽量拓宽道路。同时学习新加坡的公共住宅建设,以高层为主,18层左右。后来我组织策划白沙岭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去上海请到同济大学建筑系的郑正教授,他带着学生来深圳开展规划工作。我们要求他们尝试学新加坡以高层住宅为主,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建筑体量要大,栋数不要多,间距要宽,底层架空,要有大的绿化空间等。他们也不负众望,整个设计是15幢条式、高低错落的高层,围绕着20栋点式高层住宅,中央设有大片绿地和公共设施。从总图上看,整个规划呈现出一个相当完整的图案。特别北面是体量较大的体育馆,与这些大体量的高层住宅还很般配。郑正教授认为这个规划的深度已经达到了城市设计的层次,为他日后专门从事城市设计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案例。

9.jpg

1983年深圳市经济与城市建设考察团

图/郭秉豪

10.jpg

1983年考察新加坡。

左起:梁湘、罗昌仁、邹尔康、周溪舞

图/郭秉豪

邹兵:请您讲一下福田中心区作为市中心大概是什么时候确定下来的?

郭秉豪:在1982年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大纲上就已经考虑了未来城市中心的位置。这个位置刚好在带型城市中间,从莲花山南到深圳河大片地块的地形特点也很适合。早在1982年港商胡应湘也看中了福田这片区域,知道如果皇岗口岸开放,这个地方的前景广阔。当时市政府也有“成片开发”的想法,因为原来罗湖的开发模式对政府而言比较吃力,需筹集资金、“七通一平”、建设公共配套设施,待条件成熟后才能出让土地,过程比较缓慢。所以市政府想尝试采用“成片开发”模式,即将整片区域交由某一财团进行规划设计与投资开发,包括市政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待发展成熟后再进行利益分配,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同时也加速地方发展。福田的开发便采用了这一模式,后来,梁湘调任海南,海南洋浦港的开发也基本遵循了这一思路。

遗憾的是,福田项目并未取得成功。早在1981年11月,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就与香港合和集团签署了合作开发深圳新市区的合同。双方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福田新市区开发公司”,董事长由特区发展公司董事长孙凯峰担任,合和集团老板胡应湘最初邀请了英国规划师与建筑师进行规划,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和规划方案,但并未获得认可,经过多次修改仍难以满足各方需求。在签订协议后,我们要求他必须在两年内支付定金,并投入资金启动土地开发与搬迁工作。当时他是向日本财团筹资,然而成功融资并不容易,他只能通过不断修改规划方案以拖延时间,前前后后反复了八次。这种状态持续了两年,最终领导认为胡应湘没有实力完成这成片开发任务,决定撤销合同并收回土地。这成为深圳城市规划主导权与土地管理领域的一起重大事件,这为90年代以后福田中心区开发留下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邹兵:请介绍一下1985年华侨城总体规划中,孟大强先生的概念规划和中规院的详细规划的合作关系。

郭秉豪:1985年华侨城项目启动了,是效仿蛇口开发模式,对原沙河农场的五平方公里土地进行开发,国务院侨办委托香港的中旅集团负责具体开发工作。中旅集团在香港是以为国外华侨提供国内旅游为主要业务,是几十年历史的老牌企业。在当时,包括华润、中旅在内的中资企业在香港的发展并不顺利,包括招商局。后来招商局在蛇口开发工业区,很有起色。中旅集团就借鉴了这个模式,承担起华侨城的开发任务。当时马志民正担任中旅集团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由他具体负责华侨城开发工作。

1984年末,马志民主动找我商量,如何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我提出,华侨城处在深圳较为中心的位置,与深圳的整体发展紧密相连,因此不能像蛇口工业区那样采取完全独立的开发模式。蛇口发展相对独立,供水、电话线路这些基础设施都自行建设,不需依赖于深圳。当时,中国已经开放了四个特区,包括厦门。厦门特区的规划工作是聘请了新加坡规划师孟大强负责,孟大强在完成厦门的规划后,被介绍到了华侨城。孟大强很多观念都比较创新,他与北京大地建筑师事务所曾坚合作,为华侨城做了一个概念性设计,以建设一个小型居住城市为目标。

孟大强提出华侨城的自然环境优越,拥有山丘和洼地,周围的绿化条件很好。他不同意像深圳早期开发那样进行“七通一平”。在这里我要解释下,深圳当时这么做有它的道理,因为早期大面积开发,40平方公里统一开工,地形有丘陵有低洼地,土方刚好平衡。八卦岭、园岭等都是这样处理的。而华侨城可以保留原有的植被和湖泊,因山就势,按照地形高低、道路坡度来处理。他还提出,建筑最好以中低层为主,少建高楼大厦,以符合东南亚华侨建筑的特点,让华侨回来能有归属感。国务院侨办的领导同意了孟大强的概念设计,决定采用。他的概念设计工作和我们传统规划方法不同,早期先确定主要规划原则和理念,比如中心区、步行街、建筑形式、交通组织等,这些关键要素都得到认可后,再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孟大强的概念设计完成后,邀请了多位专家顾问及市领导对这个概念性设计方案进行研讨,最终获得了规划部门的同意。

再要往下深化,孟大强和北京大地建筑师事务所就难以胜任了。我就向马志民自荐,由我来组织规划工作。首要的是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因为他们正在编制深圳总规,华侨城的规划需要与中规院紧密配合,特别是在道路、市政设施等规划安排,务必确保一致;另外要与深圳政府和规划局配合,由工程设计咨询公司出面协调;还有,我提出华侨城的工程技术人员也一定要参与其中,因为他们对本地情况最为熟悉,将来还要靠他们去实施建设。这就是“三结合”的构想。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工程咨询公司以及华侨城规划设计室三个单位,组成规划团队,根据概念设计,制定了详细的总体规划,得到规划局快速审批通过,紧接着立即开始编制第一期的详细规划。

在1986版中规院编制的总体规划中,贯穿东西向的干道只有三条:深南路、滨河路和北环路,总规里没有将红荔路再往西延伸。华侨城有完整的道路系统,分别有工业环和生活环,另外还分别设计了机动车系统和步行或自行车系统,在实际使用时,很安全便捷,人车分流,当时被认为是相当成功的。

马志民同志十分重视华侨城的规划成果,要求各项建设严格按规划执行。他还非常重视园林绿化工作,着力营造优美生态环境及园林景观建设,短短十年,华侨城就建设成为一个优美宜居的小城。200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公园协会在深圳考察时,特别满意华侨城为生态环境营造所作的努力及成果。深圳市被评选为“国际花园城市”,华侨城居功甚伟,起了很大作用。

11.png

华侨城总体规划

注:本文内容节选于已经郭秉豪先生修改审定的访谈报道《【时代筑梦者·深圳规划人风云三十年】原深圳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郭秉豪访谈》。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结构性改革 ——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