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因势利导,形意相成:巴蜀传统聚居营建的山水观

2025-01-09 10:20 来源:人类居住

作者|

李旭,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委员,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

陈澜语,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助理工程师。

屈宣孜,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韩筱,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级工程师。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8092,52078073)资助。

摘要

巴蜀地区传统聚落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山水特色鲜明。研究古人对山水环境的理解与利用,有助于对城市形态与地域特征的解析与传承。以巴蜀地区传统聚落为例,从区域、聚落、公共建筑三个尺度分析聚居与山水的关系,总结巴蜀传统聚居的营建智慧:包括主动适应自然,择址于气候温润、水资源丰富的丘陵低山地区;根据职能在河流凸岸或凹岸优选周边山体围合环护之地建设城镇,获得良好的交通、生产、景观与微气候;重要的公共建筑或傍山居高或临水择要;特有的风水喝形寓意美好,山水审美更添意趣。这些营建智慧体现了古人因势利导,形意相成的山水观,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在当下仍值得借鉴。

关键词

巴蜀地区;山水;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营建智慧

山水,是聚落的自然本底,是最具辨识度的空间形态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山水比德,向有观照山水、寄情山水的传统,在山水画、山水诗词中均有体现,山水环境和人文空间融合也是中国城市规划的鲜明特点[1]

巴蜀地区传统聚落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山水特色鲜明。研究聚落与山水的关系,解析古人对山水环境的理解与利用,有助于解析城市形态的地域特征,提炼传统的营建智慧。由此,本文首先剖析我国传统聚居的理想择址与山水的关系,然后主要以巴蜀地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以下简称古镇)为例,从区域、聚落、建筑三个尺度分析聚居与山水的关系,总结传统聚居营建中的山水观,剖析其中因势利导、善用能量[2]、形意结合的建城智慧。

1 分形同构、情态兼备:理想聚居与山水的关系

古人长期的择居实践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风水”学说,总结的聚居理想择址具有分形同构的特点:从总体上看是一坐北朝南,四方围合的盆地空间,具有多重围合的特征,每个圈层的格局一致,层层相套,只是名称略有不同[3]。山、水与聚居的关系也有讲究,“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1是对聚落周边山水理想形态的描述;空间围合对藏风聚气的格局有重要作用,其尺度决定了聚落的规模。

“风水”对理想聚居择址空间格局的表述中,山、水、聚居是其中的关键要素;分形同构、多尺度嵌套以及情态兼备是突出的特点(图1),可以说理想的风水范式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了古人在聚居营建中的山水观,对本研究有一定启示。

1.jpg

▲ 图1︱理想聚居的风水格局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参考文献[3]中的理想风水格局示意图绘制。

巴蜀地区具有典型的大小盆地嵌套的空间特征,传统聚落有着明显的山水多重围合的特点,既有与宏观区域山川秩序的和合,也有对聚落周边山水环境的因借。本研究从多个尺度分析聚居与山、水的空间关系,结合社会文化分析传统聚居营建中的山水观与营建智慧。

2 主动适应、因地制宜:聚落空间分布对山水的利用

巴蜀地区地形以盆地及盆周山地为主,包括重庆市域和成都平原,位于我国地势中的第二阶梯。盆地西部为成都平原,地势平坦,用地开阔;盆地东部与重庆的丘陵、山地交接;周边为米仓山、大巴山、龙门山围绕,地形十分复杂,包括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等多种类型。源自高原的长江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乌江在盆地内由北向、南向汇入长江。由于盆周山脉阻挡了来自西伯利亚寒冷的冬季风,巴蜀地区湿润多雨、多云多雾、日照时数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中河谷地带温度较高,盆周山地气温较低。可见,山地地形与“水”是一直影响该地区聚居环境的重大因素。

古镇的空间分布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沿河分布”的特征(图2)。主要沿长江、嘉陵江、岷江集中分布,大多分布在丘陵低山地区,少数位于盆周山地及渝东南山地。80%以上的古镇临水,其中4个临近长江干流,8个临近沱江和乌江等大江大河,33个临近小河与溪流。古镇规模与河道宽度存在较弱的相关性,河道等级越高,水量越充沛,水运交通越便利,更易形成较大规模的聚落。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山水大聚会之所必结为都会,山水中聚会之所必结为市镇,山水小聚会之所必结为村落”[4]。但也有例外,重庆地区西沱古镇是巴盐古道转运的起点,作为交通驿站择址于长江岸边,由于地形陡峭,规模仅0.057公顷;而成都平原依托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了河道,宽度虽不大,但系统完善,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得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时无荒年”,加之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利于聚落发展,因而一些名镇如安仁、平乐、元通的规模达到20公顷以上。

2.jpg

▲ 图2︱巴蜀地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空间分布与相关要素的关系

料来源:作者自绘。

总体上看,古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了古人主动适应自然、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的营城智慧:在区域范围主动寻找适宜生活、生产之地,聚居在海拔较低,气候温润,水资源丰富的丘陵低山地;善于利用地形和水资源,在临水河岸建设城镇,便于交通、生活、商业贸易,也有利于渔业捕捞,城镇周边的河流冲积地带土壤肥沃,便于农业生产。

3 因势利导、善用能量:聚落山水格局体现的营建智慧

巴蜀古镇与山体的空间关系具有多重嵌套、围合环护的特点。巴蜀地区大盆地与小盆地嵌套的特征明显,古镇倾向于选择周围山体围合环护之地。分析表明:接近70%的古镇三面环山,分布于各个地理分区中,或被小山丘环合围护,或被周围山脉遥相包围,具有山环水绕、多重围护的空间特征。由于地形制约,另有9个古镇两面围合,4个古镇一面依山,仅有4个古镇坐落在没有山体围合的平地上(表1)。

3.jpg

▲ 表1︱聚落与山水的关系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管子·水地》篇载治世“其解在水”“其枢在水”。巴蜀地区湿润多雨的气候为该区域带来了充沛的降水,水也是一直影响该地区聚落营建的重大因素[5]。《地理正宗》总结了水有四喜:“一喜环弯,二喜归聚,三喜明净,四喜平和”,并且“孤水须环抱明堂为佳,众水则以归聚汇流到堂前为好”[6]。从古镇与水的平面关系看,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表1):坐落于河流凸岸,三面环水(18个古镇),多为“孤水环抱”型,源于凸岸受水流冲刷较少,易于泥沙沉积,用地宜于耕作,利于聚落发展。坐落于河道凹岸有支流汇入处(13个古镇),因支流局部改变水流方向,减缓对凹岸的冲刷,常构成三面环水格局,类似风水中的“众水归聚”型;坐落于凹岸,皆临大江大河,远离河岸(4个古镇),选址凹岸的古镇多为水陆交通驿站,看重的是凹岸因水流冲刷易形成深水码头,利于船舶靠泊,为避免凹岸水流冲刷造成潜在伤害,古镇常远离河岸。

“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我国古代聚落择址的重要特征。古时以山南水北为阳,因此坐北朝南是聚落理想立向。巴蜀古镇背山面水,立向不拘方位(图3),与山脉走势、水系走向和微气候等自然要素密切相关。由于巴蜀地区静风频率较高,山谷风、河陆风等局地环流影响显著,背山面水的格局可利用这些局地环流,形成宜人的微气候环境[7]。古镇立向多与山体围合开口方向一致,若聚落周边有大型山脉,朝向就与山脉走向垂直,如平行岭谷地带多东北-西南走势的山脉,聚落立向多东南-西北。若聚落周边有大型水体,朝向大多与水系走向垂直,如成都平原的河流多发源于都江堰,形成西北方向流向东南的纺锤状水网体系,该地区古镇朝向多南偏西。

4.jpg

▲ 图3︱巴蜀古镇不拘方位的立向

资料来源:笔者绘制。

古镇与山、水的关系以及古镇不拘方位的立向特征反映了古人因势利导,善用能量的山水观。这样的营建智慧在巴蜀地区广泛存在,例如秦代兴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从区域角度统筹考虑,通过利用与改造地形,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支,一支分洪减灾,一支引水灌田进入成都平原,由此改变了东旱西涝的局面,造就了“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秦代成都西南两侧所倚之两江就源于都江堰;唐代成都为完善城防,优化交通和用水等功能,改造河道及城墙,形成绕城两江及城内河湖水系。成都水城相依的动态变化过程反映了古人区域统筹、因势利导、适应与改造环境的大智慧。

4 择高借势、就水趋要:重要公共建筑对山水的利用

巴蜀古镇的公共建筑类型丰富,民间有“九宫十八庙”之说,主要包括移民会馆和行业会馆、祭祀先祖的宗祠,以及寄托信仰的寺庙,此外一些规模较大的古镇,历史上曾为地方治所,因而留存有县衙。这些公共建筑以及一些大户民居突显于一般民居建筑肌理之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镇的空间结构。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在古镇中的空间位置特征各有不同:会馆一般靠近古镇出入口,位于主街;衙署位于高地;寺庙位于聚落边缘,多与山水有密切关系。

移民会馆是同乡民众联系和集体活动的场所,一般按省份划分并命名。明清时期来自湖广的移民主要由长江进入巴蜀地区,有的就在长江及其支流两岸的码头附近兴建湖广会馆。馆内一般供奉禹王,祈望在禹王的庇佑下风调雨顺,因此也称禹王宫[8],例如西沱古镇、路孔镇的禹王宫均临水且靠近码头。行业会馆则由当地发展良好的行业从业者兴建,一般祭祀自然神灵或历史名人,并以此命名,如冶炼行业祭祀火神,称火神庙;航运业祭祀水神,称水神庙或王爷庙[9]。松溉古镇的水神庙、西沱古镇的王爷庙源自航运业,就靠近码头,临水而建。总体上看,会馆强调标示性,一般布置在聚落入口附近,临水的古镇常选址在码头上游位置突显处[8]

宗祠,在巴蜀地区也称家庙或祠堂,是同一姓氏的宗族为祭祀先祖而修建。宗祠的规模反映了该宗族的社会地位,宗祠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镇的规模与发展情况。安居古镇的李家祠堂位于高地,松溉古镇的罗家祠堂作为古代帝王御批祠堂,不仅位于古镇主街,也靠近长江,以突显其重要地位。

衙署是古代地方政权中心,一般位于聚落中心。巴蜀古镇中仅有2个曾作为地方治所,因此保存有县衙。松溉古镇的县衙位于聚落边缘,在临近长江的高地上,靠近古镇商贸与航运的重要节点——码头,尽管不在古镇几何中心,其形象与地位仍然十分显赫。安居古镇的县衙则位于古镇最高处,向北俯瞰全镇,遥望涪江,周边还分布了帝主宫、禹王宫、天后宫等重要公共建筑,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寺庙建筑是古镇的信仰中心,一般位于古镇边缘的高地。安居古镇的文庙祭祀孔子,位于南部高地,背山面水,俯瞰古镇北部。西沱的关帝庙、二圣宫也位于古镇较高的位置。涞滩古镇的二佛寺位于古镇边缘的陡峭山坡,背山面水,附崖而建[10],在东南向俯瞰渠江,遥对远山。寺内的佛像借助山体崖壁凿刻而成,寺庙建筑有3层,佛像也有3层高,约12.5米,佛像眼睛处正好与第3层楼的窗户齐平,在每层楼均可观看佛像。山势突显了佛像及寺庙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古人因势利导,对山地地形的巧妙利用(图4,5;表2)。

5.jpg

▲ 图4︱涞滩古镇二佛寺剖面

资料来源: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历史教研室,转引自参考资料[10]。

6.jpg

▲ 图5︱二佛寺及其东南向景观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7.jpg

▲ 表2︱主要公共建筑与山水的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5 象形取意、寄情山水:聚居的文化意蕴

巴蜀古镇还注重喝形,也即根据聚落及周边山水的具体形态作出比喻或寓意(例如笔架山),体现了地域传统文化[11]。巴蜀古镇的喝形十分丰富(表3),例如龙兴古镇坐落于丘陵槽谷地带,北、西、东三面为山体环绕,低处有5条通衢大道汇聚,被称为 “五马归巢” 之宝地。丰盛古镇坐落于两条东西向平行岭的槽谷地带,由北向南依次分布9座椭圆状小山丘,形似乌龟,其中有一座山体较大似母龟、四周小丘状如小龟朝向母龟,古镇位于两座大山中间,民间称为“九龟寻母”。雅安上里古镇北枕红豆山,陇西河与黄茅溪交汇于南面,因其坐山巍峨,案山逶迤有数十个山头,东西两侧山峦起伏状似莲花,民间称“十八罗汉朝观音”(表3)。

8.jpg

▲ 表3︱古镇丰富的喝形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地图绘制。

山水景观与标志性建筑共同形成的独特景观,寄托着人们祈福、求平安的美好愿景。例如安居古镇有安居乐业之意,古镇依山而筑,面水而居,东、西、南三面环山,北有涪江、琼江、乌木溪等三水交汇。古镇周边山体多以龙命名,对应城门:南方龙透山朝向安庆门;西南方龙归山朝向西门;龙冠子山进入挹爽门在引凤门外结穴;东南方迎龙山朝向星辉门;东方化龙山朝向紫气门。在城内则化为两大山峰,左峰居城内中央,形似卧虎,上建有文庙;右峰居城内中后部,形如蟠龙,上有神仙洞,呈虎踞龙盘之象,被称为“九龙捧胜”之宝地(图6)。古镇北面曾建有魁星阁,涪江对面的琵琶岛似砚台,琵琶嘴似笔尖,配上江水有“文如泉涌”之意,意为学有所成,加之涪江水急浪高,还有镇水之意。雅安上里古镇则在下游百米处建有磐安桥,密植树木遮蔽水口,在桥头建文峰塔以“锁水保财茂”(图7)。

9.jpg

▲ 图6︱安居古镇“九龙捧胜”的空间格局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地图绘制。

10.jpg

▲ 图7︱上里古镇水口处的桥与塔

图片来源:笔者拍摄。

巴蜀古镇的“八景”文化也十分丰富,并且与山水关系密切。例如安居八景中有五景就是古镇周边围护、对景的山体(图8):化龙钟秀指化龙山,迥翔起伏,势若蟠龙;飞凤毓灵指飞凤山,有突起巨石如台;紫极烟霞指紫极山,竹树蒙密,如展楚江清晓图。玻仑捧月指玻仑山上的波仑寺,涧鸟飞鸣,寺后山石嶙峋,似捧月也;石马呈祥指城东临江峭壁上的石嶕峣,形如石马,岩间落石曾被前人称为科第之石。有两景与水有关,琼花献瑞指绕城两江交汇处之奇景,涪江水急而浑浊,琼江水静而清澈,两江交汇后,涪江水从江底贯入,直冲水面,层层涌出,似琼花怒放;关溅流杯指前人凿流杯池引上游水入池,平旷幽洁可坐而休,吟诗作对。涞滩八景中的佛岩仙迹、鹫峰云深、双塔迎舟也反映了当地山峦险峻,佛寺深幽,江上往来舟楫的盛况(图8)。

11.jpg

▲ 图8︱安居八景、涞滩八景中有关山水的景点及其空间分布示意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总体上看整体山水格局、局部山水或序列片段都有可能成为巴蜀古镇的独特景观,体现地域特有的山水审美意趣。

6 总结与讨论

巴蜀地区传统聚落形态丰富,与自然山水关系密切,反映了聚居营建中因势利导、形意相成的山水观。在区域尺度上表现为主动适应自然、利用自然,优选气候温润、水资源丰富的丘陵低山地区,在临水河岸建设城镇,以利交通、生活与生产。在聚落尺度上,优选周边山体围合环护之地,具有商贸、交通等职能的聚落大都选址在山脚下,有的选址在山丘顶部以获得天然的防御条件;水陆交通驿站型古镇首选凹岸,其他聚落根据职能择址于江河环绕的凸岸或河道凹岸有支流汇入处;聚落立向大多背山面水,既可获得良好景观又可利用山谷风、河陆风等局地环流,形成良好的微气候。在建筑尺度上,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根据需要或利用山地形势“择高”,以突显地位;或因行业特点临江河,以得交通之便或表风调雨顺之祈愿。巴蜀传统聚落丰富的形态还体现了我国特有的象形取意、祈福求吉的社会文化与山水审美意趣:或根据聚落及周边山水的具体形态作出比喻,或重视标志性建筑与山水景观组合的寓意,或提炼出“八景”,寓意美好吉祥,更添诗情画意。

这些因势利导的建城智慧不仅在历史时期的巴蜀地区广泛存在,在现代城市建设也有传承,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重庆渝中半岛一些沿江、临崖地区的建筑传承了吊脚、错叠、分台等因势利导,利用山地地形的营建手法。例如,洪崖洞民俗商业街附崖而建,面朝嘉陵江,建筑从下到上有11层,高差逾30米。从滨江路上5层有内部 “天街”,再上6层可达沧白路,有不同标高的天台可观江景。白象居住宅建筑群同样靠山面江,采用退台、分段接地和空中连廊“消化”了38米的地形高差,虽然有的建筑达24层,居民仍可根据情况选择最近便的出入口,将步行控制在6层以内,已成为重庆独特的标志性建筑,突显了奇幻的山地特色。

综上,巴蜀传统聚落营建的山水观反映的不仅仅是聚落与山水的关系,它折射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是主动适应自然,优选适宜生活、生产之地,利用天然山水,因势利导的营建智慧;另一方面还有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融入山水审美意趣,寄托美好愿望的文化意蕴。这些因势利导、形意结合的营建智慧在当下仍值得借鉴。

注释:

1 郭璞《葬经》记载:“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

参考文献:

[1] 王树声,高元,李小龙.中国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9(01):27-32.

[2] 陈薇.善用能量——中国发达地区的绿色设计传统[J].世界建筑, 2022(08):10-15.

[3] 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D].重庆: 重庆大学,2005.

[4] 龙彬.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山水特质及其营造方略[J].城市规划,2002(05):85-88.

[5] 李旭,陈代俊,罗丹.城市形态基因的生成机理与传承途径研究——以成都为例[J].城市规划,2022,46(04):44-53.

[6] 杨柳.从得水到治水——浅析风水水法在古代城市营建中的运用[J].城市规划,2002,26(1):79-84.

[7] 李旭,马一丹,崔皓,等.巴渝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气候适应性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1,28(05):12-17.

[8] 陈蔚,胡斌,张兴国.清代四川城镇聚落结构与“移民会馆”——人文地理学视野下的会馆建筑分布与选址研究[J].建筑学报,2011(S1):44-49.

[9] 季富政.三峡古典场镇[M].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

[10] 冯棣,张兴国,文艺,等.巴蜀摩崖石窟寺建筑文化环境观[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11] 李旭,屈宣孜,韩筱,等. 山水格局基因识别与多样性形成机制研究——以巴蜀传统聚落为例 [J/OL]. 城市规划, (2024-05-28) [2024-09-26].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378.TU.20240528.1528.002.html.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