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长城文化带沿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路径

2024-04-18 11:12 来源:小城镇规划

编者按

2023年11月11-12日,主题为“以人为核心的小城镇发展与规划”的2023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学术年会在四川自贡召开。本次年会特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委员、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荣玥芳教授作题为《乡村振兴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长城文化带沿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路径》的主旨报告。

1.png

荣玥芳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分会委员,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超特大城市乡村空间治理研究所主任,教授

我国的乡村建设已从解决基本保障性配套设施阶段,转向乡村人居环境综合品质提升的新阶段。首先,需厘清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三种特性的定义。

地域性是指乡村发展与建设的本底条件,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承载着乡村资源。

文化性是乡村不同于城市的重要内容,不仅是乡村物质空间环境的灵魂、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的文化基因传承之本,也是乡愁之根。

时代性是当代乡村更新及发展的新矛盾与新挑战,乡村产业升级、乡村设施与空间适老化更新、乡村活力提升、大城市边缘区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乡村治理路径探索等,均属于当下中国式乡村时代性问题。

一、研究背景

首先,国家战略层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建设美丽乡村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其次,在快速城镇化的现实背景下,城乡二元化矛盾使得传统村落面临严重的人地关系危机,具体表现为空间的功能性衰败与乡村文化断层。以往的乡村规划与建设强调物质空间的提质与要素组织的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处于次要地位。

那么,在乡村高质量高品质发展的新阶段,我们需要解决的任务是以提高乡村人居环境品质为目标,使乡村更具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成为人人向往之乡村。

聚焦本次研究的对象,长城文化带贯穿北京北部生态涵养区,沿线分布有很多的传统村落,其突出特点在于村落与长城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村落是长城防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png

北京市长城文化带范围示意图

2021年全国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选取了令公村作为设计竞赛的基地,本次报告的实践案例部分便源自于此。

二、理论探索

1、相关研究进展

通过对长城文化带传统村落的研究进展梳理得出,从乡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视角,对长城文化带传统村落文化“在哪里,如何用,怎样传承”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通过对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表征研究进展的梳理,发现“文化空间”一词最早出自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是指文化在空间的一种再生产行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承载具有特色价值、精神需求的文化(空间性);文化活动具有自我演化与再生产的属性(时间性);文化空间对有关群体的文化发展有积极作用(社会性)。总体来看,目前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发展困境主要包括边缘化、发展的同质化以及主体话语权失衡等。

2、空间认知理论

地标-基质理论模型:美国学者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一书提出城市物质形态内容的五大要素,分别是路径、边界、区域、节点以及地标。地标-基质理论则是建筑师在研究城市时,从城市地标和城市基质两方面入手形成的模型。

相关理论引入研究之中,一是以建筑结构专业经常使用的概念锚固以及其他城市研究模型为基础,形成锚固-层积理论,作为本次保护更新的理论基础。

二是将地标扩展为“城市锚固点”,是一定时期城市的历史景观风貌;将城市基质扩展为“层积化空间”,是锚固点通过时间积累发展形成的空间。

三是两者相互作用,循环往复,相似扩张,用以认识城市历史景观的发展过程。

3.png

3、理论拓展

基于传统村落的文化特征,锚固层积理论提供了一种认识传统遗产的方式,从遗产以及周边环境进行挖掘,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解读其地域、文化和时代内涵,最终落实到空间方案层面。

4.png

三、北京令公村的规划实践

1、村落概况

令公村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东部太师屯镇的东北端,距离太师屯镇区直线距离50公里,距北京市中心直线距离102公里,距离古北水镇车行距离10公里,是前往密云区特色九龙十八潭景区的必经之路。位于密云人文旅游区、长城文化带,入选北京首批市级传统村落名录。

5.png

2、现状调查

令公村村内农业资源与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以种植核桃、葡萄等特色农业为主,境内有二柏搭枝庙、明初城堡遗址等历史遗迹。此外,村内地理位置优越,形成 “四山夹一水”的地形地貌,周边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临近司马台长城、人间花海、雾灵山等风景区。

3、问题总结

在文脉保护方面,村里的古城墙破旧,以前村里的古戏台、古井已经破败,如何让人们记住这里的文化是个重要问题。

在经济发展方面,产业结构单一且规模偏小,没有什么主要经济来源,这是长城底下很多村落的普遍困境。

在生活质量方面,公共空间不成体系,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的场所,缺少文化空间,且历史感、文化性较弱。此外在设施方面,村里路面也需要整修,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6.png

4、内部文脉整理

整合文献和实地访谈的资料,令公村传统文化要素体现在防御遗址、生态、农业、聚落、边防、民俗几个方面。形成各类乡村锚固点,如古堡、古城墙、古戏台、古井、古柏等。

7.png

5、保护与发展路径探索

设计逻辑上,从锚固概念出发,以时间为尺,对村落的“变化”与“不变化”的文化要素进行在地性分析。“锚”街廊、林田为动态,“固”山水、遗产、砖石为稳态,层层串联,即为锚固。

8.png

保护策略上,从山水本底的角度出发,通过旅游、农业与文化的相结合,融合乡村时代、地域与文化,形成层次性的治理保护模式,复兴山水资源。

在保护的基础上,提出更新路径。结合令公村地域性文化,如军屯、山石、农耕、民俗等与现代性传承方式相结合,达到文化传承、共享、开放、创新、体验、自然等目标。

9.png

在区域上,依托长城文化带周边资源,联动周边传统村落、风景区,将文旅相结合,活化文化遗产,促进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体方案上,保护并尝试修复原始格局,特别是古堡内的村落格局。以古堡为界,划分动静分区。古堡内多以文化休闲服务功能为主,古堡外以民宿、居住等功能为主。整体上,以东西向的安达木河作为村庄发展的主要景观轴线,南北向以靠山和岸山作为视线通廊,结合村内部古堡等锚固点构建次要轴线。

10.png

整体文化流线设计上,以令公城堡与东西向安达木河为契机,在东西向引入具有长城脚下令公特色的农耕育种沙龙,参观村史,讲解令公文化与长城文化体验民风。在南北向,串联古堡内各文化基因,进行空间转译,形成文化印迹。长城文化串联令公集市,农产品加工制作的体验流线,展现地域文化。

令公城堡遗址范围内的文化空间塑造,从长城本土化元素出发,提取乡土(石材、瓦片)、民俗(花会、集市)、长城(历史、农耕)等文化要素应用在建筑材料、场地标识等位置;利用古树、古井等要素营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开放空间。

治理机制方面,一是依托旅游的收益分配,长城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的参与以及旅游合理利益的获得,可以充分调动当地居民对当地旅游开发和文脉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加强当地居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提高当地居民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二是村民保护意识的提升,在对村民的宣传中要让居民真正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以及真切的了解到文化遗产本体所经历的历史,并在宣传中让居民理解和领会到文化遗产与地域之间的完整概念,巧妙地制止居民对文化遗产所依存环境的破坏,加强居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遗产地居民的文化遗产保护行为。

11.png

12.png

四、总结与思考

传统村落的文化空间包括实体空间与精神空间两部分。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活力营造既要保护山水环境、历史特色,更要注重延续村民在长期传统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精神空间文化氛围。当下传统村落文化空间面临的精神空间的边缘化、物质改造的同质化与使用主体的失语化等现实问题。在解决这些乡村问题时,可以从村落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角度出发展开思考。

对于长城脚下的传统村落保护,首先要从周边环境以及村庄现有文化资源入手,从历史景观和文化的角度进行修缮和保护;其次是应更多的从本土化元素入手保护,提升对长城文化资源(如防御遗址、生态、农业、聚落、边防、民俗等)的在地性利用。最后是构建完善的资金分配制度以及村民鼓励机制,提升整体保护的意识。

(本文由同济大学张龄之进行文字整理,已经报告人审核)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