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会客厅 > 正文

未来城市的冷热思考——张宇星、刘泓志、沈振江、吕斌、周榕、尹稚、武廷海访谈纪实

未来城市

2023-08-29 09:58 来源: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导读

技术发展对城市演进的影响可以追溯至城市文明诞生之初,其后技术在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对城市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邀请了7位来自学界、业界不同方向的领域专家进行访谈,具体包含张宇星、刘泓志、沈振江、吕斌、周榕、尹稚、武廷海(按照访谈时间排序)。研究预先通过文献综述、问卷及专家研讨等途径对未来城市方向众多可探讨的议题进行了遴选,最终从历史演进、生产生活、城乡关系、社会可持续发展、工程实践以及城市运营的视角出发确定出六个访谈的核心议题,激发专家及社会各界对于未来城市的多角度思考、探讨与创新。本文将围绕这些核心议题对各位专家的核心观点进行整理,并对议题之外的部分专家探讨与展望进行适度凝练。

1.基于核心议题的观点探讨

1.1 (历史演进视角)从城市历史的角度来看,技术/工业革命与城市发展演进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回顾历史,技术进步迭代对于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同。部分专家侧重从差异性的角度解析历次工业革命中技术与城市发展演进的关系。刘泓志从技术扮演的角色切入,认为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机械动力、电力、计算机等技术应用依次取代了人类的体力及部分脑力运算,而当下脑机互联的智力革命是对围绕人的核心价值的革命性改变。沈振江从城市基础设施的视角依次诠释了技术影响下历次工业革命中城市给排水设施、电力设施到承载数据流的信息基础设施对城市社会运行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图1)。尹稚与周榕从资源组织、人与空间关系的视角提出思考。与前几次技术更迭相比,当下数字信息流或“硅基空间”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不同系统资源组织关系,其一方面催生出新的区位形态,利于全球网络化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原有的实体空间带来削弱,需要足够警惕。

1.jpg

图 1  日本“社会5.0(Society5.0)”的概念示意(来源:网络)

其他专家则侧重对技术与城市协同演进过程所体现出的共性规律进行提炼。吕斌认为交通方式的演进在历次工业革命中都对城市形态产生直接影响。武廷海认为城市形态、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动态适应技术变化的长期过程。张宇星则总结出技术创新与城市基础设施迭代速度的差异性,后者更迭缓慢的同时拥有更长的持久性。

1.2 (生产生活视角)技术影响下,城市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居民生活和工作方式将如何改变?

在城市本体变革层面,沈振江和吕斌认为技术发展将使得未来城市更加智慧化,表现为不断涌现出的智慧化社会服务,以及环境、能源、信息和生活等系统的相互融合。此外,吕斌进一步提出在生态文明发展背景下城市空间“瘦身化”的新方向,即通过空间紧凑发展提升其碳减排能力,以实现低环境负荷和“双碳”目标。面对城市智慧化这一结果,刘泓志深入剖析了城市物理、社会及新技术衍生出的数字空间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相互“校核、梳理、提炼”进化过程。具体至机器换人等新发展趋势,尹稚与武廷海均认为机器可以替代部分劳动性生产职业,提升人可支配的自由,进而使人投入到更具有创造性和对人类文明发展更有贡献的事业之中。在城市智慧化发展的另一面,部分传统空间也愈加面临被技术冲击与淘汰的风险,为此周榕表示,与基础设施建设更发达的大城市相比,相对落后的二三线城市可能更容易受到信息通讯技术的冲击,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物理空间活力丧失。

此外,对于未来城市的空间模型与营造系统而言,张宇星认为技术发展将推动诸如乡村聚落与城中村等控制规范系统较弱的“弱建造”模式以新的形态发展(图2),与传统现代主义城市模型高造价、缓慢迭代的“强建造”模式相互混合形成复合系统,进一步迎合技术发展迭代趋势,降低营造成本的同时提升城市活力。

2.jpg

 图 2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南头古城厂房展区及古城展区(来源:张超)

1.3 (城乡关系视角)技术影响下,未来的城乡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面对新兴技术的冲击,张宇星与周榕均认为城市与乡村间的发展差距会缩小,技术为未来的乡村振兴发展带来机遇。随着4G/5G网络以及村村通工程在大部分乡村的普及,乡村与城市在信息获取能力以及资源组织分布等方面不再存在明显的技术壁垒,同时二者在虚拟空间与生产端的边界已经模糊。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也不会完全趋同发展,刘泓志与沈振江认为未来城市与乡村会在功能形态、产业服务等方面存在必然的区分,二者会差异化发展并各得其所。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专家针对未来城乡关系的发展路径提出各自的见解。张宇星认为乡村缺内容,城市缺实体。因此未来乡村需要最好的数字产业,而城市需要乡村的聚落形态。刘泓志认为城乡应在产业、环境与服务三方面形成互补,减少城乡在这些方面适配度的差距,进而推动优质产业从相对集中的城市向乡镇体系覆盖,同时放大并输出乡镇的资源到城市中,带动城乡协调发展。吕斌认为以都市圈或者都市区为单元进行城乡协同是一种具有前景的发展模式,从空间、产业以及生态等层面构建城乡协同的无缝循环结构(图3)。尹稚认为当下信息流、物联网、智慧物流系统的建立使得城乡之间的流空间和流通道发生变化,实现了城乡之间物质和价值的自由交换。未来乡村只有把自己融入更大的产销、利益交换网络才能实现跨越发展。武廷海提出“城乡共生”的概念,认为城乡应该“联姻”而非一方主导另一方。城市和乡村的人可以根据自我需求自由流动,实现灵活工作与生活。总体而言,正确理解技术背景下的城乡禀赋差异,强化城乡互补与有机协同成为专家们的普遍共识。

1.4 (社会可持续发展视角)技术在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这两个方面,分别有什么积极或消极影响?

在社会公平方面,张宇星、刘泓志、周榕、尹稚均提出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中立性与两面性,技术可以解决问题也可以使得问题加剧。民众的权利通过新技术得到伸张,同时技术也对民众权利产生新的监管与控制,这其中存在诸多的平衡点,而技术为谁所用是该问题的关键。张宇星进一步指出,在时间尺度上,每一代人和前一代相比公平性是增加的,但是在同一代人中,结构性的不公平性是加剧的。武廷海同样认为,真正的绝对公平是难以客观实现的,达到一种社会平衡才是更重要的目标。为此,刘泓志、沈振江、吕斌认为让技术更加透明,同时被多元主体所接受是一种可行的思路。让不同背景和能力的人都能通过职业培训或教育创造社会价值,以此来达到社会的平衡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张宇星认为从狭义上看,ICT等技术发展必然会对社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有益,但这些技术应用目前仍主要停留在消费端的生活方式层面,现有的生产端技术仍有很大的负面环境效应,需要更长的迭代周期实现理想的效能比。在此背景下,沈振江提出需要按照产业的技术发展水平来综合考虑,制定适宜的政策来进一步达到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1.5 (工程实践视角)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应如何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并应做出怎样的改变?

针对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张宇星从目标导向视角提出智慧城市需满足消费端需求,改变和影响美学标准,并提升生产端效率。刘泓志从智慧城市发展的时间周期维度提出四个重要的阶段,即探索认知阶段、产品发展阶段、技术融合阶段及价值引领阶段,并强调了价值引领对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吕斌则从智慧城市的空间尺度提出集大尺度区位价值影响、中尺度城市设施建设及小尺度日常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全面智慧化实践愿景(图4)。尹稚从需求导向视角提出任何技术的落地和发展都需要与真实需求相结合。沈振江、周榕及武廷海则从问题导向提出建成环境专业在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如存量建设时期的设施建设与资金难以平衡,当前专业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难以匹配未来发展需求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各专家从业界及学界不同视角提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建议。张宇星、刘泓志、吕斌、周榕、尹稚从规划设计实践角度强调清晰明确、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对智慧技术发展的重要引导意义,倡导智慧技术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实现对人本质需求的精准回应。

1.6(城市运营视角)区块链、Web3.0、元宇宙这些技术概念是否会对城市的建设和运行方式带来变化?

专家们普遍认为技术应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服务于人,并分别从服务对象(居民/消费端)、服务提供商(生产端)及管理者三种角色视角讨论新技术对城市建设和运营的影响。刘泓志、张宇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技术应更多地解决生产端和消费端的问题,如解决多方、多层级契约关系或协作成本等方面的痛点和难点,保障个人与企业的利益,为有限的城市资源开拓新的操作筹码。沈振江、吕斌从城市规划设计及管理者角度,提出技术应强化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呼应,用以优化城市的规划、运营及治理,节约管理成本、提升管理维护效率(图5)。武廷海、尹稚、周榕则从技术与人的关系角度反思当前技术应用可能存在或将要面临的问题,认为机器可以辅助人类,但不能支配人类。新文明的建构不能由技术主宰,必须要反思技术应用的真正获益方,使其与居民的真实需求绑定,从而不至于沦为一场技术秀。此外,更不能让技术脱离人的驯化,否则会带来更多的城市病、网络病和技术病。

5.jpg

图 3  借助混合现实(MR)进行场地设计

(来源:DAN Y, SHEN Z, XIAO J, et al. HoloDesigner: A mixed reality tool foron-sitedesign[J].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21, 129)

2.针对技术与未来城市发展的展望

张宇星:科技最大的价值是回到个体的人文情怀

科技最大的价值是为人类社会带来增值服务,将蛋糕做大让每个人获益。在此过程中,科技不应过多参与社会制度的架构设计,科技回归颗粒化个体是更好的出路。比如“智慧城市”不如叫“智慧个人”,个人智慧才更有意义。最终改变城市未来的可能是一些颗粒状的规则策略,而非宏大的理想架构。

刘泓志:用坚定的信心和清晰的价值取向引导技术的发展

物理空间和新技术的结合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因为最好的技术是具有一定适应力的,不需要我们为其量身定制相应的物理空间。我们不应忘记我们对于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是有选择权的,可以用我们希望的方式过滤甚至否定某些技术发展的应用,而不是通过技术推动我们走向新的生活工作方式。

沈振江:日本经验及其与中国的差异化发展

日本初期的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在绿色技术的基础上,后期则关注把新的生活方式导入城市空间领域。而中国与日本的发展路线不同,中国发展模式带来了城市快速成长,且解决了很多城乡差别问题。现在中国开始推广装配式建筑,这个技术路线可能会与新能源结合,从另一个路径实现城市的低碳化发展。

吕斌:实体与虚拟结合的紧凑型未来城市发展

未来城市空间一定是“紧凑型物理空间+互联网”的实体与虚拟结合的模式,这会影响我们的交通和行为模式,以及影响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城市空间要素布置。此外未来城市、智慧城市的专家和工程师们还要大胆地在居民还没有感觉到技术应用价值的时候就进行有计划的引导,例如通过智慧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城市或者区域形态的发展。

周榕:从文明的角度重新认识技术

当下我们面临的时代不亚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新文明的建构不能由技术主宰,技术仅是我们组织城市文明的材料,但现有的意识形态主张都是在旧文明中所孵化的。因此我们要创造新的文明体系,保持对现状发展的批判性思维也就变得十分重要。

尹稚:适应人性、以问题为导向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

城市不是单纯的物理环境空间,城市中的人具有很大的复杂性,这也将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面对的最大挑战,即如何适应人性。此外,我认为所有可封闭技术系统的运营是可行的,但要重新调理一个社会经济系统是非常困难的。当下已有非常多的技术应用场景,但真正活下来的一定是以问题为导向、解决痛点,并使生活更加舒适简单的应用,否则就会沦为一场技术秀。

武廷海:新时代的技术发展是促进新平衡的关键要素

技术会有颠覆性、突破性的迭代发展,而人类社会的变化是较慢的,生物的尺度与特性决定了城市也会不断平衡适应这种变化。当下社会的发展处于一个技术科学发展的临界点,每个领域都有艰难和急迫的问题,但技术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我认为新时代的技术发展不是补充项,而是促进新平衡的关键要素。

作者简介

龙瀛(通讯作者,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伟健、张恩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王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腾讯研究院。

访谈专家名单(按访谈时间排序)

张宇星: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创始人兼主持设计师,深圳“趣城计划”和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发起人之一

刘泓志:AECOM亚太区高级副总裁

沈振江: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国立金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吕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周榕:中国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全球知识雷锋发起人,三联人文城市奖架构共创人

尹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武廷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

致 谢

本研究得到“WeCityX未来城市科技访谈计划”项目资助。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