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即法 “非凡城市”的独特品牌

2014-10-27 09:52 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凌彦

从今年的6月份开始,苏州工业园区星港街隧道工程开始动工,其中最重要的项目莫过于星港街隧道。它北起苏慕路南侧,向南下穿现代大道、三星河、苏绣路,上跨轨交1号线,下穿相门塘、苏惠路后接地,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50公里/小时,全长约1.56公里,项目总投资约28亿元,预计2016年底建成投用。可以说,随着园区经济转型发展和市域东部综合商务城建设的推进,湖西CBD核心区域相继开工建设东方之门、苏州中心等高密度城市综合体,周边市政基础设施愈发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为此,园区适时启动星港街隧道工程项目建设,为苏州中心项目整体开发建设、构建园区南北向快速路网、落实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对缓解园区湖西CBD区域道路交通压力,优化星港街路东停车资源,改善公共交通及湖滨公园游览环境,提升区域环境品质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有着20发展历程的园区来说,开挖隧道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儿了。2006年5月开工,历时仅1年5个月就建成通车的独墅湖隧桥工程,给了园区人引以为傲的经验积累。该工程是苏州市首条湖底隧道,也是目前国内城市中最长的一条湖底隧道。工程西接东南环立交,东至园区星湖街,全长7.37公里;其中高架桥长3.43公里,隧道长3.46公里,地面接线长0.48公里,地面辅道长2.86公里。工程采用高架形式从苏嘉杭高速公路下方穿过,向东连续跨越通园路、星港街等城市主干道,然后在金鸡湖高尔夫球场西南侧下穿,以隧道形式穿越独墅湖、星湖街后接地,向东通达昆山、上海。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隧道段宽30.2米,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当时的独墅湖隧桥工程不仅搭建起了园区与古城区、苏州与周边之间的交通联系,更成功的打通了苏州、园区、昆山的东西合轴,为园区推进东部新城的快速发展推波助澜。

从独墅湖隧道到星港街隧道工程,正是园区规划先行,科学合理引导开发建设的一个缩影。自1994年,园区开发之初,中新双方互派专家借鉴新加坡和国际先进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共同编制完成了富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总体发展规划,并形成了包括技术理念体系、组织运作体系和法规制度体系在内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20年来,园区始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以及“适度超前”的开发理念,高起点制定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按照功能整合要求,园区加快推进“一区多园”和“特殊功能区”建设,先后规划建设了国际科技园、综合保税区、金鸡湖中央商务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借鉴新加坡“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的做法,高质量完成了中新区“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开发,把周边各街道纳入区域整体布局,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区域一体发展进程。

经过20年开发建设,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18亿元,开工建设各类建筑11025万平方米; 建成公共绿化景观338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园面积超过12平方米;日供水量能力65万吨,日处理污水能力35万吨,实现了全区域污水管网全覆盖;建成设计能力300吨/日的污泥干化焚烧项目和科教创新区集中供热供冷中心,初步建成了现代化新城区的框架形态,形成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独特品牌。商务部考核评价,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能力、环境与节能减排指数在全国十大开发区中居首位。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已经修编完成,更确定了“国际领先的高科技园区、国家开放创新试验区、江苏东部国际商务中心、苏州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区”的功能定位,制定了园区未来15年在产业转型发展、空间结构优化等方面的发展策略。在规划即法的园区,势必会按照新的总体规划稳步实施。展望未来,园区将如这份规划一般发展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东部新城。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