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李和平: 适应社会需求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改革思考

2022-12-26 20:48 来源:城市规划学刊upforum 作者:李和平

作者| 李和平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城乡规划作为应用性学科,自20 世纪初产生以来就具有很强的实践导向性,这与城乡规划作为实务工作开展的社会实践及其需要密切相关。也正是如此,其关注的重点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需求而不断丰富和变化,从早期主要关注城乡物质空间形态,到1950 年代将物质空间形态与社会经济相结合,再到1990 年代加入生态学、环境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21世纪融入公共管理并逐步导入大智移云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城乡规划学科不断地吸纳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并逐渐成为跨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以学科发展为基础,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知识领域也不断拓展,并形成了以土地及空间利用为核心的庞大知识体系。专业教育中,除要求学生掌握城市与区域发展、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城乡空间规划、城乡专项规划、城乡规划实施等城乡规划专业知识外,还需掌握或了解社会经济、建筑与土木、景观环境、规划技术等相关知识,并具有认知、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正因如此,城乡规划专业是少有的五年制本科专业之一。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规划行业正面临重大转型,这对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模式与路径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城市建设逐渐从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从追求效率向追求效益、从粗放发展向精细维护进行转变,城乡品质的提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

2018 年我国实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以来,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为目标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在建立,空间治理体系的改革逐步推进,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空间和资源管理将成为未来城乡规划领域的重心。城乡规划的内容和重点发生重大调整,从长期保障城市增长的需求转变为生态优先和有效管控。

与此同时,社会对城乡规划人才的需求也表现出多样性特点,学生就业方向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从近年来学生就业去向看,科研设计机构的占比在逐渐下降,政府机关、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其他行业的占比越来越高。之前规划行业和用人单位对规划人才的要求以设计技能为主,现在更多地要求综合的知识和能力,更加强调实用性、适应性、全面性。除了规划设计类人才外,还需要规划策划型人才、规划研究型人才、规划管理类人才等等。同时对学生的基本素养,如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团队精神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规划行业回应经济社会转型时应考虑的问题。

这就要求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和适应性转变,进一步探索特色化的办学模式,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服务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发展。为此,可从以下3个方面探索。

第一,因校制宜,推动办学模式多元化。目前,我国约有230余所院校开设了城乡规划专业,其中60余所院校设有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这些院校既包括综合类、建筑类、理工类院校,也包括师范类、农林类、政法类、民族类、艺术类院校。城乡规划办学应当发挥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在满足学科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建立富有各自学校特色的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多元化社会需求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第二,因势利导,增强专业人才可塑性。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价值伦理是人才培养的三大目标。在现行的专业教育体系中,尽管对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是掌握和了解城乡规划的专业知识仍然是教学的核心,也是评估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准。为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成为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重点,应探索能力提升和价值伦理教育的组织模式,建立灵活、开放的培养体系,以增强学生的可塑性。

第三,因材施教,注重知识结构多样化。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体系庞大,而且还在不断拓展,不可能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多面手,“既要、又要、还要”往往只会适得其反。一方面,基于城乡规划实务中的各类细分领域,可以建构一系列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模块”,提供灵活的知识配套和多样化的知识选择性;另一方面,强化管理学、社会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与社会需求相关的知识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