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人居观察| 城归何处——保定古城的规划思考

2022-03-11 09:54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作  者| 赵紫荆  华南理工大学

家乡的意义,在于牵挂。知道一切都在,而暗自心安。保定古城对于我,就是北方的一座小城。对于古城规划的追寻,始于我一直以来的思考,想了解更多,更想要守护更多。天地不语,城归何处?却让我对不曾遇见的将来,虽散漫仍有一生抱负。如果,真的有永恒:这古城,便是见证。

01 在乡:烟火日常的回忆

年少时,总是想着去远方,流浪在天地之间。等到真正离开的时候,才会发现,那是只有在离乡之后,才会深刻思念的日常。所谓日常,就是寻常人间的烟火,是你以为一直会这样走下去的生活,也就从不会想起用相机记录的场景。直到某天,突然消失了,你会觉得一切都变了模样。

我经常说,那是家门口的早市,从家里出门左转向后,L形的拐角延伸过去,一路熙熙攘攘直到小河边,再往前走就是姥姥家。家里的一日三餐,都是姥姥从这个早市买回来的,价格便宜、东西新鲜、步行可达,最重要的是可以挑拣还价,日子久了还成为熟客,很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在家时,常听姥姥念叨,转角的这家肉好,尽头的那家是活鱼,要是想吃油条、糖片、豆腐脑,直接下楼就可以买到,现炸出来的口感,溢出满满的幸福感。而且,老年人的唠嗑式谈话,买到的不止是手中的菜,还捎带脚有摊贩背后的故事:这家是从白洋淀里自个儿捞上来的鱼,那家的土豆囤得太多了所以便宜,这家是从远处的那个菜市场搬过来的,那家的摊位是两口子的,一人进货一人卖货……类似的闲言碎语,只需梳理一下,你就可以听出整个小贩的日常。若是某天,不小心起晚了,到了十一点左右,早市就已经按时散场,街道又重新回归了宁静,目力所及就只有摊贩们残留的剩菜叶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家门口的早市,从小就在这里一直存在了很久很久。

世人常说:“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透过岁月的缝隙,一次次的回首与凝望,一字一句的交谈,一餐一饭的静守,都见证了烟火日常的回忆。至于乡愁,还太遥远了一些。毕竟,我们一直在这里。

02 离乡:门外小河的故事

家乡,谁会永远都在?我们总是在长大后,才会开始长久地想念,那些刻进岁月的回忆,此生再难忘记了。回忆,在刹那,也在永恒。永恒,刹那,刹那,永恒,谁又能说得清楚呢?其实,对于岁月,我们只是理解,代替它们诉说其原本的故事。门外小河的故事,也是如此。

那条小河,就是一亩泉河。地势较低,并不直接挨着马路上的早市,顺着一侧的台阶下去,沿河一带是可供散步的园路,两端的尽头连接了两条主要街道。大多时候,我都叫它臭水沟,因为附近工厂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入河道,常年如此这般,水质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有时,也会抽干河道里的水,只余下河底的藻荇交横。事实上,随着60年代满城泉水的断流,门外小河就已经成为了常年排污的一条河道。虽然不愿意看到,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脏乱臭就是我记忆中小河的标签。偶尔,这条小河也会有比较清澈的时候,据说是因为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冲走了河道里的污泥。就这样,小河里的水位随着时间的更替,一年年此起彼落,直到我上大学离开了家,门外小河的故事才出现了转机。

2016年开始,在陆续两三年的时间里,保定市水利局展开了市区黑臭水体治理行动,相继整治了一亩泉河、护城河、府河、清水河、候河等水系。一方面,从源头上控制工厂的污水排放,使得上游支流黑臭水体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对中下游河道进行清淤工作,同时清理河道沿岸垃圾,并设立河长制管辖对应河道。自此,穿城而过的河水愈发清亮,曾经记忆中的古城河道,正从老一辈古城人的梦里,一点点醒来。

03 寄乡:保定古城的诗意

常听姥爷提到,在他年轻的时候,若是冬天河道里结了冰,就可以直接从保定府穿着冰鞋溜回老家白洋淀。垂柳岸边,见小河如是。至今,小河的岸边,仍有台阶可直接下到河里。可对我而言,一切都只是听说罢了。

只记得,元宵佳节之时,我曾在小河边看到过万盏孔明灯飞向天际,用作祈福之愿。蓦然回首的一瞬间,正是年少时的心动,此生不换。那一刻,泪水流淌在心底的某个角落,心弦都被重重叩击,是了,这就是我一直期待的东京梦华啊!在上元之夜,将心愿提笔写在灯罩,于河岸缓缓放飞,一盏盏升空在夜幕之上,点点灯火,直至最后消失不见。这是封存了千年的河边岁月,却在此时映于心中。是夜,小河岸边,一切都是如此诗意。少了路灯的干扰,穹庐之下的夜空中,只余一团皎月洒下月白的绝色。月白,又称月下白,以浅月之色,化解了深沉的夜色之重。不是纯白,却是极浅的蓝色。因了夜色,看不清河水的流向。风吹过垂柳,偶有几声虫鸣,小河岸边,万籁俱寂。而这,正是的小河边的古时诗意。

实际上,保定古城是真的很古很古了,金末因战事被毁,荒废十五年,现有城池就是1227年元代张柔重建,引水入城,靴形城池格外特别,自此奠定了保定古城的整体格局。直到如今,沿着护城河走一圈,仍能看出当年保定古城的“靴城”格局。若是从家出发,顺着门外小河的流向,一路东行便可来到老城区的西南角,由此进入保定古城。沿着南端仅存的古城墙一路步行,在下一个转角,就会遇见淮军公所、清河道署、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大慈阁、钟楼等地标性建筑。可谓是,古城之间,与历史不期而遇。所以,这才是归处的意义所在:古城岁月中的诗意栖居。

04 归乡:规划视角的困惑

是记忆,更是思考;是规划,更是使命。对于城市的思考,对于归处的思考,看似闲笔,却影响深远。因为,无论是在哪个年代,生活终归落到细节。都说,此心归处是吾乡。可是,当一切都变了模样,这里,可还是我的家乡吗?

其一,停车场地的演变

在城市当下的发展中,作为传统日常生活空间的菜市场在各种便利店和大小超市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尤其是位于城市中心的马路市场,改建、关停和搬迁已经成为普遍的现实。家门口的这个早市,也就是俗称的“马路市场”,不同之处就在于街道不是主干道,一端道路还在小河沿之上,目测宽度在七到八米左右。再者,两侧居民楼的车辆,因小区出入口不止一个,均可绕开。纵使如此,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却也难逃一劫。一方面,在城市管理者的视角下,马路市场的名声并不好,散场时的一片狼藉,再加上难以管控的混乱,更是成为了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之初,为了积极配合相关重点区域的防控,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的马路市场,就被暂时取缔。此后,空落落的街道再也没有了往昔的繁华,那些人间烟火气的日常,就此再也不见。现如今,这条并非主干路的街道,已然成为了一旁老旧小区首选的马路停车场,一辆辆车水马龙从头到尾、连绵不绝,场面蔚为大观。既是如此,我想问:交通问题,不知规划又能如何?

其二,烟火日常的出路

早市取缔之后,虽然在相隔数百米的地方划定了若干个用于替代的菜市场,可是效果大不如前。甚至,有些菜市场,还面临着开不下去的困境。因此,菜市场的存在,并不能代替早市的意义。一方面,菜市场略贵的入场费,就劝退了受益于早市低成本摊位费的一些小商贩,市井小民的生计,难以维系下去。另一方面,以姥姥来讲,老人家的腿脚不利索,并不足以支撑长时间的行走,哪怕只是相隔数百米的菜市场,也无法轻易地到达。而且,曾经熟悉的摊贩被迫离开,多年来建立的关系也就没有了继续交往的空间,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也就无法再在早市上得到满足。最重要的一点,自此之后,我也不能享受到下楼就可买到油条的便利,存在于日常生活的需求,再也无法在街头巷尾找到答案。可是,就规划而言,家门口的早市,其命运真的就该如此吗?我只是疑惑,早市就真的不能在规划的方案中继续存在吗?起码,在家门口的早市,我看不到规划中想要的答案。

其三,古城记忆的传承

与此有关的思考,还有古城记忆的传承。每当冬天来临,保定人最熟悉的声音莫过于从早到晚在胡同里都能听到的“冰—糖—葫—芦”,这些叫卖的声音,早已成为古城人记忆中的日常。冬日里,迎着腊月的寒风,走在熙熙攘攘的小路上,连着江米纸一起吃糖葫芦的样子,大概是属于古城冬天最富有北方特色的一幅场景了。理论上讲,着力根治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顽症”,并没有错。但是,这些老字号的传承,却并非阳春白雪,而是存在于小老百姓的日常,是有关于街头巷尾的记忆。没有了生存之处的小摊贩,高大上的东西又怎么可以算作真正地传承,非要等到无路可去,才能做得到保护吗?这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毕竟,只堵不疏的困境,只会让城市活力大打折扣。少了人间烟火气的日常,只留下冰冷的城市街道,也并非规划所愿。因此,规划是否可以给出回应?

见天地,岁月如是。保定古城的故事,虽然没有给出答案,但会为当下带来思考。我不知道:是否有人也会怀念,古城记忆的小河边,一如冰河入梦。是否有人也会想起,古城记忆的小河边,一如东京入梦。是啊,古城不语,却有岁月代为诉说。还小河一片清澈,还岸边一如日常,还古城一河诗意,已成为了无数古城人共同的心愿。

05 读乡:城归何处的思考

这些年,一个人走过了很多地方,却在最后才发现:今生也更无他愿,得作古城一归人。曾经,我翻遍所有的史籍,只为找到保定古城最难忘的一页。可是,“纸上得来终觉浅”,那些镌刻在保定古城中的日常,才是最令我留恋和不舍的地方。换言之,保定古城所带给我的地方感,正是我想要追寻的意义所在。

对我而言,地方感存在于古城人民的心中,也根植于保定古城的空间意象之下。因为,地方感所体现的是人在情感上对于地方的归属。本质上讲,地方感是一种人地关系,也是一种建构过程。同时,作为一种建构过程,地方感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地方感被不断重构,也被不断赋予新的含义,但其本质始终不变。因此,保定古城的变化,很大程度上诠释了地方感更迭的过程。

保定古城,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也代表着属于普通老百姓的烟火日常。作为重要的城市生活空间,人们对于保定古城具有很强的功能性依赖,就像家门口的早市一样,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纳入到了日常生活的轨迹之中。同时,在古城之中,发生于此间的强烈社会联结也进一步强化了古城人民对保定古城的情感联系,正如冬日里冰糖葫芦的叫卖声一样,由此产生了情感上的依附感。事实上,人们对保定古城的深切认同,也代表着人们对于保定古城的内心归属。由此,保定古城成为了辨别此处与他乡的标尺,也是将地方纳入自我认同的结构之中确认自我地方身份的标志。可是,当城市割裂了记忆,归处何在?人心不再的归属,又何谈地方、何言感受。是啊,关于保定古城的思考,最终也不过是为了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而规划之用,正在于此。

至此,对于规划的抱负,此生所向,也不过是: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愿以规划之诗意,归还城乡之中国。我想,城归何处?一切皆是,为了诗意的栖居。而就家乡而言,此心归处的古城,更值得思考。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专访尹稚:四大城市群不存在极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