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2月7日-8日,“2024城市规划·长安论坛”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举行。本次会议重点围绕“新时代、新使命、新活力:规划创新与教育改革”这一主题,并就“区域统筹与协同发展、社区治理与机制创新、旧城更新与文化复兴、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智慧规划与技术赋能”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论坛嘉宾合影
城市规划·长安论坛诞生已有十年,作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要学术活动和中国科协“全国重要学术会议”之一,论坛自举办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已成为国内城乡规划领域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2024城市规划·长安论坛”于2024年12月7日-8日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联合承办,西安建大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和人居环境研究院、黄河流域规划院系联合体、建筑与城市国际联盟联合协办,超万名观众线上收看了会议直播。
当前,城乡规划学科与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与变革,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肩负着更重要的历史使命。本届论坛重点围绕“新时代、新使命、新活力:规划创新与教育改革”这一主题,并就“区域统筹与协同发展、社区治理与机制创新、旧城更新与文化复兴、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智慧规划与技术赋能”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旨在促进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交流,推动学界、业界的互促发展,提升规划教育水平,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
主持人:雷振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雷振东主持开幕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朱晓渭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分别致辞。
朱晓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朱晓渭教授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欢迎大家的到来,并介绍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办学情况和城市规划·长安论坛的历史沿革。作为一所长期致力于我国建筑科技发展和人类美好人居环境建设的高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至今已有129年的办学史和68年的并校史,是我国著名的土木建筑老八校之一,现在是陕西省、教育部和住建部共建高校。城市规划·长安论坛是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指导建设的重要学术平台,诞生至今已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连续举办了十届。
石 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石楠秘书长首先代表学会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回顾了“城市规划·长安论坛”十年的发展历程,指出这一平台历经十年的积累和积淀,在学术创新、教学改革、校际合作、规划实践和平台搭建等方面形成了系列成果,为我国城乡发展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推动了学界业界的相互促进与发展,成为学会最重要的学术品牌,也被中国科协推荐为全国重要的学术会议。
石楠秘书长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健全城市规划体系的要求,当前我国规划学科与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与变革,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需要以创新的思维来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这需要学术创新和教学改革的支撑。
主旨报告(上半场)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侯全华教授主持上半场主旨报告。
侯全华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闫凤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长聘副教授龙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雷振东分别作精彩的主旨报告。
古代—20世纪初中亚建筑与城市
王小东(视频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小东院士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第一次去中亚考察建筑与城市,先后到中亚4次,2006年编著出版了《伊斯兰建筑图典》,其中有中亚伊斯兰建筑文化圈,首次在国内介绍了中亚五个国家67个重要的建筑与城市。
王小东院士介绍了他的著作《古代-20世纪初中亚建筑与城市》。该书编写已经历7年,现已完成初稿。全书共分为12部分,分别是: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4世纪-公元7世纪,公元7-13世纪,公元13-14世纪,公元14-15世纪帖木儿时期,公元16-17世纪的布哈拉汗国,公元16-19世纪的希瓦汗国,公元16-20世纪的浩罕汗国等,16-20世纪中亚东北及北部,公元15-20世纪中亚的居住建筑,建筑装饰。
城市规划的历史方位
石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石楠秘书长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他通过梳理党中央关于“城市规划”的表述及“城市规划”语义的演变,从“职能、职业、学科”三个维度构建了“城市规划”的认识论,他认为这三个维度缺一不可、相互支撑,且新时代“城市规划“趋于整合式、集合式、抽象化的表述。
石楠秘书长表示,在我国进入城市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统领发展的新时代,城市规划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做好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其内涵更加宽泛,已发展为“城市的各种规划”,通过目标导向、价值引领、行为规范,实现更高层面的统筹协调,全面体现执政理念。他认为,城市规划新的时代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规划要为治理现代化服务,重构生产关系;二是实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调整的过程;三是构建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权利为核心的城市治理机制;四是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城市规划的全部过程和决策的各个方面。
城市规划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提出了从制度层面重建规划体系的要求,石楠秘书长提出四点建议:
在构建治理现代化下的城市规划体系方面,回归地方事务,统筹城市发展、保护和治理,实现常态化多规协调;建立党领导下地方人大决策机制,在不违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赋予城市更大的规划自主权。
呼唤治道传统下的好规划,回归城市层面,聚焦城市现实问题;补齐制度与政策短板,在国土空间格局下绣出璀璨的湘绣、苏绣、蜀绣、粤绣;强化设计价值认知——不仅是塑造品质空间的手段,更是认识城市的途径。
多学科协同研究城市的复杂性问题,打破城乡规划学和规划界包打天下的惯性,走出“三维同构”舒适区,确立“复杂问题,有限求解”的思维逻辑;从规划师团队合作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到全党、各部门、各行业、全社会共同协作,做好城市规划建设治理。
推动城乡规划学的价值重构与学科转型,做实二级学科,做强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推动中国的规划学科屹立于世界之林;补齐短板,重塑专业价值观,从终端用户需求,转向“人民”满意度、公共利益优先的基本职业伦理。
最后,石楠秘书长再次强调了他一直倡导的理念,即“信仰规划、崇尚科学、追求艺术、服务人民”。
低碳空间规划的探索与思考
闫凤英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闫凤英教授强调,规划角度出发的结构调整,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空间规划作为具有“锁定效应”及“统筹功能”的环节,会对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吸收具有长期的结构性影响。她表示,规划要素的调整优化,减排路径潜力巨大。结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北京市延庆县低碳总体规划(2011-2020)》等实践案例,她指出,碳排放的计量治理与城镇规划,有各自的逻辑与应用体系,系统脱节问题严重。
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控碳体系的县域城镇规划技术研究》,她详细剖析了空间规划的碳排放约束机制。以规划体系的作用方式为问题情境,建立空间规划碳排放计量、评估、预测和优化体系,建立碳排放核算-空间规划的对接体系,基于机器学习和建成环境要素特征进行碳排放预测,探索建设用地规划方案的低碳优化方法,编制示范县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导则,建立数据驱动的低碳发展智慧决策平台。
她指出,相比于其他国土空间,城市空间具有极高的碳排放强度和更为复杂的结构。城市的碳减排不仅更为重要,也存在着更大的困难。城市碳管控需要对人类碳活动进行及时化、动态化感知。人类碳活动具有相当大的减碳潜力,基于计量的信息反馈是促进碳排放主体减碳的有效手段。进一步,她提出数智融合的城市碳感知,通过城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方法的深度融合,使得以碳计量、碳映射、碳协同为基础的城市低碳规划与治理成为可能。
她分享了天津大学新校区的校园碳活动知识图谱。通过多模态碳活动数据处理,形成多维、结构化的校园碳活动“一张图”;构建校园碳活动知识图谱,并依托知识图谱,设计智能问答系统。最后,展望未来,她期待校园尺度碳活动知识图谱能拓展至城市尺度,实现多个功能区关联分析,另外,保持图谱的动态更新,为空间规划与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人工智能及其对城市科学与实践的支持
龙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长聘副教授
龙瀛教授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个人、城市、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AI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研究,重塑城市空间,支持人们创造未来。他以视觉大模型自动评估藏族建筑数据为例,阐释了AI或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方法促进了城市研究范式的转变。龙瀛教授认为,这些新技术使得研究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他推测未来城市科学家们最重要的是对日常生活深刻的认识,批判性的思考以及对城市空间各种尺度的把握。
龙瀛教授认为,AI等技术也改变了城市本体,表现在人们的工作方式、休闲和消费的空间等的变革。规划核心目标是创造,而AI无论作为软件还是硬件,都支持创造,其赋予了规划师、设计师们创造未来的多种方式。他表示,虽然技术赋能人们改造城市空间是第一位的,但用技术武装人类以适应城市空间也是一种思路。不管技术怎么革新,都会对空间提出更多新要求,都需要规划来支撑。
最后,龙瀛教授总结道,软件和硬件共同构成了城市人工智能的要件,对于研究城市、重塑城市和创造未来城市,都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现在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一方面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变革,另外一方面是中国正在发生的社会和空间的转移,提供给规划师们非常多的场景来应用他们的技术,来改善人们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的满意度。城市科学工作者应抓住时代机遇,共同推进新城市科学的发展,未来可期。
“六位一体”空间理论模型及其试验
雷振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雷振东院长认为,中国社会从“量变”进入“质变”转型期,必须寻求绿色、低碳、集约、高效、开放、共荣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是载体,“资源-人口-产业”系统是主体。主体适应载体而生,随时代需求而变,载体必须适应主体变化而变化,科学预测、布局、表达两者未来时态的空间关系,正是空间规划的本质。
他指出,新生态观、新生产观、新生活观、新资源观、新人口观、新产业观缺一不可,应该一体平衡、耦合协调,载体、主体“六位一体”共同体高质量发展。“综合求解”是规划的本质,任何规划决策都需要站在全局中的互利互惠,即“共同责任、共同利益、共同价值”,任意子系统或局部的合理往往阻碍了系统整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他提出了“六位一体”空间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并介绍了分时态的演进示意。针对“六位一体”生态脆弱区县域空间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他介绍了分系统的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模式和分尺度的基本单元高质量发展模式。
最后,他以“城乡融合式创新城市发展规划:太平镇规划试验”为例进行深入介绍。规划为下一步盘活整个镇域空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形成了新型的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结构,把资源、人口和产业进行了空间的大腾挪。雷院长指出,既要考虑约束,又要考虑发展,并且约束与发展的平衡不是单一的。
学术对话
随后,石楠秘书长主持了主题为“规划创新与教育改革”的学术对话,并与闫凤英、龙瀛、徐刚、侯全华、雷振东等嘉宾展开交流。
学术对话
专家们就城市规划行业变革、教育改革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专家们普遍认为,当前城市规划行业面临的挑战并非孤立现象,而是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问题。这就要求规划行业在技术工具、价值理念上进行创新。专家们表示,规划创新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谨慎应对行业和教育的变革;规划专业和规划学科应重点聚焦能力提升和边界拓展,提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技术的发展将减少师生们在基础数据分析上的精力,提高大家对空间的认知;在规划教育中,应当充分认识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规划专业教学转变,应强调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整合。
主持人石楠最后表示,新的挑战促使人们思考行业应当如何转变。第一,规划专业是关于未来的专业,城市规划是关于城市未来的专业。因此,只要城市和未来存在,这个专业就是“朝阳专业”。第二,当前规划面临的挑战,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城市问题的复杂性,不是一个专业能解决的;山水林田湖草,也不是规划一个学科能支撑的。怎么做好自己的事儿,回归到基本的科学问题,需要大家的共同认知。
主旨报告(下半场)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吴左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副主任田达睿分别主持了下午的主旨报告。
主持人:吴左宾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主持人:田达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副主任
开罗大学工程学院教授Mohsen Aboulnaga、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徐刚、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赫、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李云燕、朱拉隆功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Wimonrart Issarathumnoon、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董晓、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杨辉分别作精彩的主旨报告。
Approaches to Implement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in Urban Planning and Culture Heritage: Potential Integration for Sustainable and Future Cities
Mohsen Aboulnaga 开罗大学工程学院教授
Mohsen Aboulnaga教授阐述了在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中实施创新和技术的方法,对可持续的未来城市进行了展望。报告以埃及金字塔、北京长城、西安城墙等场景化引入开始,主要围绕两大部分。第一,从城市规划原则与指标评估两方面,探索“15分钟城市”的潜力。围绕15分钟城市的形态、设定原则和如何应用这三个方面,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应该如何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以人为本,控制城市形态。第二,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可持续性主题指标,探讨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转型。
求真 务实 前瞻——从企业视角思考规划人才培养
徐刚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徐刚副总规划师指出,在新时期,面对经济转型、人口结构变化、城乡关系变化、行业及科技变革,多维人才的需求增加,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他提出面向未来规划的人才需具备六方面能力,如突破传统维度的资源、要素理解能力,数据生产、解析、处理能力,由浅入深的空间平台搭建与维护能力,与城乡空间治理相关的知识体系,新技术、新工具的使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他以清华同衡为例,介绍了企业选、培、用、育、留的人才战略,重点介绍了同衡人才培养工作。徐刚希望通过学校、企业、社会共建,培养出适应时代、行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多维复合型人才。
碳中和背景下规划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张赫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张赫教授重点探讨了在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将科研和实践相融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他表示,碳中和对城乡规划教学改革提出新要求,教育重点转变为“加强研究创新、完善体系标准、强化实施监管、跨学科实践”。他结合天津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构建理论知识教学、纵向科研项目与行业实践类型三位一体的“任务组”,探索将教育体系与双碳目标相融合、课题研究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规划项目与教学实践相融合,以适应发展要求。最后,他以天津市蓟州区空间低碳规划专项研究和高新区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低碳策略专题研究为例,展示了规划实践和教学探索情况。
基于复杂神经网络系统的城市空间形态韧性研究
李云燕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
李云燕副院长认为,灾害发生并不是一个直接过程,而是灾害经过城市空间传导、扩大的过程。而空间视角研究韧性,关注的对象是城市空间。他基于空间韧性研究要解决如何系统科学测度城市空间形态的韧性大小、如何客观认识城市空间形态韧性的内涵和机理、如何科学合理地通过规划设计提升城市空间形态韧性三个关键科学问题,从物质空间韧性测度、单一灾害空间的韧性测度、宏中微观尺度空间的韧性测度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城市空间形态韧性研究,提出整合空间功能系统与空间形态系统与脆弱性情景及基于卷积网络神经系统的单一灾害识别等解决问题的建议。
(Re)interpreting Urban Heritage in Asia through the Landscape Approach: A Case of Bangkok Old Town
Wimonrart Issarathumnoon 朱拉隆功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Wimonrart Issarathumnoon副教授结合曼谷老城案例,通过景观方法重新诠释了亚洲城市遗产。报告指出,历史城市景观方法(HUL)通过时间、空间双重维度的叠加,链接了过去和现在,使人们既保留文化底色和文化认同,又能适应当代需求。以曼谷老城案例整体展示了如何通过重视建筑、社会、环境等相关元素来增强保护工作。未来,需要克服政策和法律等方面的局限性,以确保所有形式的城市遗产都能得到识别和保存。最后,她表示,希望不断改进和应用这一方法,为亚洲城市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发挥更多力量。
既有城区通学型潮汐式拥堵规划调控缓解模式探索
董晓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董晓副教授基于大量的调研和数据,分析了通学拥堵的根源并提出了治理模式。她在分析交通拥堵与中小学数量的关系、接送特征、拥堵等级、拥堵特征等基础上,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提出规划缓堵策略。在中小学停车配建方面,提出了中小学机动车位和非机动车位配件标准;在中小学服务范围划分方面,指出服务范围的确定应考虑路径距离及覆盖范围的影响;在中小学校内外空间缓堵模式方面,根据校园空间布局特征、建筑周边空间等提出了20 余种缓堵模式。董晓还通过软件VISSIM 对建筑空间基本缓堵模式进行缓堵效果评价,结果显示,缓堵均效果良好。
从规划到规则:旧城更新控制方法研究
杨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杨辉副院长首先谈了对旧城更新的规划控制方法认识,认为要创新详细规划管控方式,探索要素管控“规则”,发挥详细规划的“空间治理”作用。以“如何为城市更新提供一种有秩序的选择性”这一问题为引导,提出规则式控制思路,即需求导向、主体响应、产权适应、要素梳理到规则制定,核心就是从用途、指标、风貌来建立相应的规则。他以福建省东山县铜山古城更新为例,详细介绍了旧城更新的规划控制方法的应用。杨辉认为,旧城更新不仅需要保护,更需要集体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规划解决的是部分确定性,而规则解决的是有秩序的选择性,这样才能共同支撑多姿多彩的发展。
12月8日上午,来自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区域统筹与协同发展、社区治理与机制创新、旧城更新与文化复兴、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智慧规划与技术赋能5个议题展开平行论坛,同时,青衿论坛为博士研究生等青年学子搭设交流展示平台,并邀请行业专家和高校教师作为交流嘉宾。
12月8日下午,长安论坛圆桌会议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主楼召开。会议由侯全华主持,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罗小龙作题为《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调查、实践与思考》的特邀报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陈晓东作题为《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特点的基本认知与东南大学的改革探索》的特邀报告,重庆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院长李云燕作题为《学科引领下的高校建筑类研究生全面育人培养模式研究》的特邀报告,黄河流域规划院系联合体各成员单位教师代表、陕西省城乡规划专业共同体院校代表围绕规划创新与教育改革等话题展开学术对话。
*本文根据现场报告整理,未经专家审阅;图片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提供。